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感觉何时为幻觉

围绕本章标题的是一个更宏大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到底要谈些什么?幻觉看似真实,其实不真实,那么说感觉是“真”是“假”到底是什么意思?感觉就是感觉。你感觉到的,就是你的感觉——真实的感觉,并非想象的感觉。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针对这种观点,有些事情要先说清楚。其实,佛教哲学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感觉即感觉。如果我们接受感觉的起落,认为它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认为它有别的深意才去孜孜追求,结果往往会更好。学习这样做是正念冥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从中得到满足的受众可以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

不过,说它有效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具有智识合理性。这仅仅是因为,你看淡某些个人感觉而感到快乐,并不意味着你对世界的理解更真实了。或许这种看淡个人感觉的状态就像麻醉一样:屏蔽了现实世界对你的感觉提供的反馈,使你的痛感变得迟钝。或许使你陷入梦境的是冥想,而不是正常意识。

如果你想知道冥想到底能不能帮你接近真相,探寻这个问题应该会有所帮助:冥想使我们摆脱的那些感觉是否会带我们偏离真相?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方法,来解答这个艰深的问题:我们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是“假”的,还是“真”的?还是有些是“假”的,有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真”的?

想要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回溯到生物体的进化过程。回到很久以前,回到“感觉”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遗憾的是,谁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时候,甚至连大概的时间段都难以推测。是哺乳动物出现的时候吗?爬行动物出现的时候?黏糊糊的一团漂在海上的时候?细菌之类的单细胞生物出现的时候?

难有定论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感觉”有一个怪异的特性:永远也不可能完全确认除你之外的其他人或其他事物到底有没有感觉。“感觉”的定义中有一点就说明了,它是私密的,不显于外的。举个例子,我也不敢说我家的狗弗雷泽到底有没有感觉。或许摇尾巴仅仅是摇尾巴而已!

但是,恰如我认为我不会是唯一具备感觉的人,我所归属的物种也不会是唯一具备感觉的物种。我注意到,我们的近亲黑猩猩痛得打滚的时候,是真的因为痛才打滚的。如果从黑猩猩开始,循着行为复杂性的阶梯向下看,到狼、蜥蜴,甚至水母,还有细菌,我也无法找到一个确定的位置,认定从这里开始往后更简单的生物就没有感觉。

总之,不管感觉最初在何时出现,行为科学家对于“好感觉和坏感觉的最初作用”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使生物体接近对其有益的事物,躲避对其有害的事物。比如,养分可以保证生物体的生存,所以自然选择偏爱的基因就会使生物体产生某种感觉,引导它们去追寻含有养分的东西,也就是食物。你或许对这类感觉很熟悉。相反,对危害生物体或导致生物体死亡的东西则最好躲开,所以自然选择就给了生物体厌恶的感觉,让它们倾向于躲避这类东西。接近和躲避是最基本的行为决定,感觉则像自然选择的工具,用于引导生物体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决定。

毕竟,普通动物还没有聪明到可以思考:“嗯,那种物质富含碳水化合物,能给我能量,所以我要养成习惯,摄取、消化它。”事实上,普通动物甚至没有聪明到去思考:“食物对我好,所以要吃。”感觉的出现,替代了所有此类思考。寒冷冬夜里,温暖的营火对我们有吸引力,这意味着,对我们而言,温暖比严寒更好。直接接触火焰会痛,意味着暖过了头。此类感觉和其他感觉的作用就是向生物体转达哪些对它们好、哪些对它们不好。正如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二十五年后的1884年,生物学家乔治·罗曼斯George Romanes)所说:“快感和痛感一定是伴随着对生物体有益或有害的过程而进化出来的主观产物,进化而来的目的或根源在于驱使生物体追寻一种,躲避另一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种辨别感觉真假的方法。生物体的感觉旨在针对我们所处环境中的事物所作的评价进行编码。此类评价通常关乎这些事物对于产生感觉的生物体的存亡是好还是坏(有些时候关乎这些事物对于生物体的近亲,特别是后代是好还是坏,因为近亲之间有很多共同基因)。 因此,如果编码的这些评价是准确的,我们就可以说感觉是“真实的”——吸引生物体的东西确实对生物体来说是好的,或者,鼓励生物体躲避的东西确实是对生物体不好的。如果感觉引导生物体走入歧途,生物体跟随感觉会走向对其不利的事物,那么就可以说这种感觉是“假的”,或者说是“幻觉”。

上述并非从生物学角度判定“真”和“假”的唯一方法,但也是方法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种方法有多管用。 +jbh2tU/IaVYbVa1Uxdp6hS4DVZuG1SWsSl2ISnxPTF/5k6HU7Xj5bhCdlhx2vb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