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轨迹

《百科词典》收集了很多知识,做得如此之好,于是在1746年,另一个出版商委托一个年轻人编写一本辞书,这个年轻人就是约翰逊(Samuel Johnson)。7年前他才来到伦敦,那时候身无分文;后来成了写文章的快手,生活悠哉游哉,还加入了神聊闲侃、指点江山的喋喋阶级(chattering class)(据说这个词就是他创造的) 。约翰逊接到辞书编纂的任务后,便以钱伯斯词典为范本,此后9年,他饱览英国文学作品,编写出第一部现代词典,在必要的地方都加上精确的释义和引语来说明词义(有一个词条最著名:“燕麦:一种谷物,在英格兰通常用来喂马,而在苏格兰可供人食用。”)。另外,他还第一次规范了单词拼写。在文学俱乐部(约翰逊很郁闷,经常借酒消愁、聊天解忧),一块喝酒的酒友中有一个叫谢里丹(Richard Sheridan),是个剧作家,还是个精明的政治人士,一旦需要就当了自由党人。1799年,谢里丹参加了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发起的如火如荼的废奴运动。威伯福斯是个虔诚的福音派基督徒,不苟言笑,甚是无趣(他把自己吸食鸦片、早年嗜赌的烂事藏得很深,从不外泄)。

英国议会里面,威伯福斯属于比较老成持重的议员。他创立了一个名为“反无良与恶德协会”。他想让议会通过废除奴隶制法案,但是努力多年也没有成功。直到1797年,他在“废除”一词前边加了个“逐步”,议会里的事情才变得顺溜起来。终于,在1807年,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制法案。1805年的时候,威伯福斯已经是个名人,凡是到英国的外国人都想见见他。有一位来英国参观的美国人,名叫西利曼(Benjamin Silliman),刚刚在耶鲁大学上一年级,学化学的。他到英国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拜访几位英国科学伟人——戴维(Humphrey Davy)、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道尔顿(Dalton)等,二是考察英国的运河,运河在当时是一项新的科技奇迹。此前在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说服他放弃法律学,改学化学。他先离开耶鲁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拿了个文凭,然后回耶鲁教了50年化学。从英国这次巡访回来没多久,西利曼又开设了地质理论课,地质理论是他欧洲之行的一大收获。1807年美国康涅狄格州落下一颗陨星,这就是著名的魏斯顿大陨石(great Weston Meteor)。西利曼对这块石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上了报刊的头版。他分析陨石物质成分是这样做的:先取若干陨石碎块,经高温熔化后再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块陨石不是地球上的东西。他熔化陨石的时候使用了黑尔(Robert Hare)发明的氢氧吹管。他们俩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那会儿认识的。

黑尔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业余化学家。他只有耶鲁大学医学专业的名誉学位,后来落脚到威廉·玛丽学院担任自然科学教授,后又兼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教授。黑尔发明了很多器具,包括测量气体密度、比重和爆炸气体的装置,还发明了一件特别的东西,名曰“通灵镜”(据说既能防止通灵作假,还能和死人交流)。他发明的氢氧吹管不经意帮助造了个英语新词,这主要得益于一个叫德拉蒙德(Thomas Drummond)的军队工程师使用了吹管。1819年,德拉蒙德应聘到英国地形测量局(National Ordnance Survey of Britain)工作。他发现英国的天气不行(太灰暗),不容易找到在远距离的三角测量点的方位,于是,就利用黑尔的氢氧吹管,朝一块石灰上喷火,石灰后面放置一块凹面镜;石灰遇高热发出白炽光,凹面镜可以把“石灰”发的光亮投向一个方向。德拉蒙德首次在北爱尔兰的测量现场使用了这个装置,结果是:在昏暗的天气里,人站在100千米之外的地方,还能看见那耀眼的光芒。后来,剧院里用这种光来制造灯光效果,照亮舞台的前半部分,那个地方是为主角准备的[于是便有了in the limelight(在聚光灯下、引人瞩目)这个说法]。1825年,德拉蒙德首次为政府当局演示了他的发明,大获成功。这个发明装在灯塔上,显然能让船只在很远处就看清楚灯塔的光束,船只因此可以远离礁石,驶向要去的地方。

当时,有一位海军舰长观看了德拉蒙德的演示,他叫霍尔(Basil Hall),在科学上也很在行。他在巡访远东后返回的途中,停靠在大西洋中部的圣赫勒拿岛,见到了被放逐的拿破仑(拿破仑立有规矩:来访者一律不见;因为认识霍尔的父亲,所以才破例见了他)。这件事让霍尔出了名。1820年,霍尔奉命驻守普拉特河,在海军准将托马斯·马斯特曼·哈代(Thomas Masterman Hardy)麾下供职。那时候,南美洲革命不断,哈代处事十分小心,一面摇着英国旗,一面当和事佬。据说哈代有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他跟着英国的民族英雄、海军统帅纳尔逊当兵当了13年;纳尔逊在打特拉法尔加战役时就在哈代任舰长的“胜利”号战舰上,他挨那致命一枪的时候,哈代刚好就在他旁边。不过,这段经历有些可疑。

要说非同寻常,哈代确实有一点:他是小说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远房亲戚。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常被英国广播公司拿来改编为电视剧。托马斯·哈代生活在19世纪晚期英国的幽远静谧乡村里,他以怀旧笔调创作了许多描写已经消失的村镇生活,叙述了这些古朴的小地方所遭遇的社会经济问题、男女问题[如《远离尘嚣》(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德伯家的苔丝》(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等作品]。哈代起步比较慢,但是到他文学生涯的中期,他已经跻身于一流小说家的行列。他的头三部小说都写砸了[包括《绿荫下》( Under the Green Wood Tree )],让出版商廷斯利(William Tinsley)很丧气,没多久廷斯利就不做出版商了。那时候,大部分小说是在杂志上连载发表的,廷斯利办的杂志除了连载大名鼎鼎的梅瑞狄斯(George Meredith)和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的作品,也连载一些无名小卒的作品,譬如年轻律师W·S·吉尔伯特(W.S.Gilbert)的作品。吉尔伯特刚开始写文学作品不久。1861年,他这边为《笨拙》( Punch )杂志的专栏写文章,那边发表了一本格调轻松愉快的《巴伯歌谣》( Bab Ballads )。他从1866年开始创作剧本,但作品反响平平,很快被人遗忘。1875年,吉尔伯特创作了音乐剧《审判》( Trial by Jury ),从此时来运转,一改多年沉寂。音乐剧由吉尔伯特作词,沙利文(Arthur Sullivan)谱曲。对他俩而言,该剧的成功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来得正是时候,因为沙利文搞严肃音乐的情况和吉尔伯特搞严肃歌剧的情况差不多,都是憋了多年没出硕果。此后,吉尔伯特和沙利文合作编写的系列音乐剧火得不得了,两人声名大振,还封了爵。音乐剧主要是讽刺社会流弊(涉及妇女权力、军队、美学运动、法律等)。两人二度合作创作的《皇家海军围裙号》( HMS Pinafore )在美国受追捧的程度(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几近疯狂”。音乐剧《日本天皇》( The Mikado )(1885)更是创下了史无前例的5000场演出纪录。

沙利文除了和吉尔伯特合作之外,还和另一个词作家韦瑟利(Fred Weatherly)合作。韦瑟利是位极为多产的词作者,创作的歌词多达3000余首,包括旷世经典《皮卡迪的玫瑰》(Roses of Picardy)和《丹尼少年》(Danny Boy),还有一些一般人叫不上名字的歌曲,像《月光下的褐色眼睛》(Brown Eyes under the Moon)。韦瑟利一开始是当刑法律师的。跟他合作过的、最能让他赚钱的音乐人不少,其中一个叫史蒂文·亚当斯(Steven Adams),是个杀人犯,但是没有受到惩处。1892年,韦瑟利和亚当斯继《南希·李》(Nancy Lee)(卖了10 000张拷贝)之后,又写出了《圣城》(The Holy City)。亚当斯的真名叫迈克尔·梅布利克(Michael Maybrick)。1889年,在他音乐生涯的巅峰时期,他的哥哥詹姆斯·梅布利克(James Maybrick)非常蹊跷地死在家里。有人在詹姆斯家发现了含有大量毒物的东西,还在水里找到一张涂着砒霜的捕蝇纸。詹姆斯年轻的美国妻子弗洛伦斯(Florence)和别人有染,她被指控用砒霜毒死丈夫。有一阵儿,控方的讼词说,通奸者很可能也是杀人者。其实,詹姆斯也有奸情,他和一个情妇保持了30年不正当关系,还生了几个私生子;他还服用砒霜成瘾——那时候,人们把砒霜当作壮阳药,而詹姆斯家里的砒霜是他自己用的。这些情况在案件审理时却一点没提到。审判时,迈克尔·梅布利克提供的证据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弗洛伦斯被认为有罪,判处绞刑。好在公众对判决提出强烈抗议,刑罚先被改判为无期徒刑,后来又改判为15年徒刑。从今天掌握的情况看,梅布利克可能在陷害他的嫂子,他想拿她的风流韵事拿捏她,好让梅布利克家拿到她那份遗产。

负责对这起投毒杀人案的诉讼进行调查的是毒物学家托马斯·史蒂文森(Thomas Stevenson),他是伦敦盖伊医院的著名法医,专门研究投毒案。在审判的前一年,他雇用了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当助手,小伙子叫高兰·霍普金斯(Gowland Hopkins),雇用他是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后来,霍普金斯着手研究尿酸,然后(大家可能想到了)他又研究蝴蝶的翅膀和放屁虫,再后来,他重点研究饮食对尿液里的尿酸排出量的影响。在做这项研究的过程中,霍普金斯第一个发现,给幼鼠定时喂食,如果食物里没有牛奶,幼鼠的体重就会减轻。经过深入研究,霍普金斯确信,除了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盐分之外,一定还有维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其他“未知”物质。他把这些物质称为“辅助食物因子”,并于1912年公布了这项研究成果。

第二轨迹完 qwqKxDce1+BLhWKCR42XW+FCnHw2EMhTALULE0TSR1jz5OWNM3kzJrAg/9dGvD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