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数来,可能因是彻底翻新,加之希望涵盖进来的项目极是琐细庞杂缘故,明明不到100 m 2 的小小住宅,耗时却是惊人地漫长:从2012年底开始发动,足足花了一整年,直到2013年12月才正式完工迁回入住。
也因此,这长长时间,于是成为彻底检视思索自己的既有生活方式、对家的看法和追求,以至对未来的憧憬和愿望的一次绝佳机会,所得所获良多。
比方过程中,有件事一直颇让我再三玩味:那是,我们的“起居室”。
“Living room”——家中最主要的活动与相聚空间——嗯,究竟该称这里为“客厅”,还是“起居室”呢?和设计团队的沟通过程中,两个词语我们始终不断轮流称用,奇妙的是,却一点不曾有人混淆,全都下意识知晓所指为何。
让我对此越来越有感发。实际上,大致而言,习惯称“客厅”确实比“起居室”要普及得多。但一般状况里,几乎大部分的人家,最常使用这地方的往往都还是家人,而非客人。
只不过在这样的思维下,进行设计与家具陈设配置之际,有时便难免不自觉地“反客为主”,以接待客人,而非自己的真正生活状况为第一优先考虑。
连我自己早年也曾不知不觉落入这个窠臼,于是依照寻常惯例,弄来了个四平八稳偌大客厅。
然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却是渐渐清楚发现,客人当然不可能天天来,反而是自己在这空间里的需求和用度并没有被妥帖照顾完整。
所以相较起来,我越来越倾向“起居室”这个称呼,功能和意义都更符合实际。
所以这回,既已确定是常日相聚休憩作息之所,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尽量排除待客考虑,完全以自个儿的自在安适为上。
由于颇爱席地而坐,家里茶几向来都选低矮的款式。这回为使小小空间不生压迫感,更特意定做成只20 cm高,好用好看。
结果,起居室反而成为我们整个家里,从尺度到陈设均最小巧简单的地方。
毕竟小宅面积有限,家中人口少,自然一点不需大,两人够坐够用够相对聊天把盏对酌就好。唯一坚持是,座椅沙发紧依窗畔,能与舒服天光与风景为伴。
多出来的空间和预算,则让给我们更珍爱更重视的厨房、书房,甚至餐厅和浴室。
到头来,果然挤压得只剩小小方寸面积,导致正常长度沙发全放不下,只好转而定做。因应我们的种种细琐麻烦要求,静敏设计师别出心裁因地制宜设计了一张两向两用沙发:一面朝起居室、一面朝餐厅,可以背靠背两面入座、两面赏景,这边儿看电视烤壁炉,另边儿和餐桌上的人把酒聊天……自成另番不同趣味。
因而又有了新的体悟:所谓“Living room”,有谁规定必然需得有特定的所在和形式?每个人对居家对生活的喜好、习惯、愿想都不同,谁说厨房里、书房里、餐桌上不能相聚休憩作息?只要安排得当、合意合心合情,每个空间都可以是陶然徜徉乐在此中之所。
当然,还是不免有人问我,要真有客人来该怎么办?
——认真想想,细数过去年光,每每客人来访,其实极少待在客厅,反而最常是大伙儿围着餐桌喝茶喝咖啡聊天吃东西,欢洽开心。因此在我家,餐厅向来才是我们真正的“客厅”。
更有趣是,迁入新家一年多来,访客们最留恋所在,渐渐竟然也不再是餐桌畔了!反是一伙人团团围靠着我那大大的厨房中岛就这么聊开来,自个儿添酒倒茶煮咖啡抓点心吃,甚至一时技痒干脆反客为主卷起袖子当炉露一手,说笑玩闹乐不可支,怎么相请都不肯移步一旁沙发或餐椅坐下……
让我更有所感:欢聚此事,从来不见得需有固定的场域、固定的形式,随性随心随一己之真正所需所求所望而走,开心就好,自在就好。
别出心裁的两向两用沙发:一面朝电视、一面朝餐桌,可以背靠背两面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