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缘起
家的模样,生活的模样

只要人在家中,
我总是不断地、
如泉涌般时时感觉到幸福。

这一年多来,只要人在家中,我总是不断地、如泉涌般时时感觉到幸福。

虽然一向善感的我,老实说从小到大原就很容易被各种围绕身边的小物小事触动,但我很确定,即使日复一日重复如常,这幸福感如此真切与频繁,和以前大不一样。

每日晨起,掀开被窝两足下地,即使没有准准踩中床畔的拖鞋也一样暖乎乎,不再冰得让人瞬间耳聪目明睡意全消。出得房门,登时便见整大片开开阔阔明亮明媚窗景与天光迎面而来,且即使来到中岛炉台前煮一锅奶茶,这窗这光依然分分秒秒就在眼前相伴。

工作时,周遭环境桌面一片干净宽朗,突然想查阅什么书籍数据起身转身唾手可得,用不着再三回想这本书那份报告究竟是搁在这边柜还是那边箱。累了,起身来到厨房角落利落冲杯茶,即使烧水浸茶当口还是得把握时间,不断来回电脑前照看,然而满室徐徐氤氲飘散的茶香仍旧令人陶然。

黄昏,惊觉身畔闪动的光线转了方向,忙忙起身奔向起居室大窗畔椅榻上,好险,没错过今天的夕阳。一如以往,光芒万丈自大直桥旁落下后,天空转为幽蓝,城市里的灯火徐徐一盏一盏点亮,与天际益发浓艳的一抹犹存晚霞相辉映——这是冬季里偶尔上演、可遇不可求的最美一刻,我管它叫“奇幻时光”。

晚上,照例忙过了时间才终于奋力将眼前工作大致完结,一面收尾一面寻思晚餐该煮些什么,然后同样又是书房厨房两头张望奔跑,三数种炉具齐开,忙中但可算有条理有效率迅速张罗出两菜一汤一饭。接着,摆好餐桌、打开电视、一旁酒柜里选一款合搭的酒,小酌、吃饭、视线在屏幕与窗外交错穿梭、聊些有的没的家常话,把一整日的疲累慢慢卸下。

收好碗盘、擦了桌子、锅具道具工具各自归位,在洗碗机的哗哗声响里,窝在沙发上翻翻书、上上网小憩一下;抬头,宛如约好似的,弯弯月牙就在此际从窗儿一角眯着眼探头与我对望。

然后,在地暖和暖风机充分加温过的浴室里刻意放慢速度舒舒服服淋个浴泡个澡或脚,起身裹上烤得热烘烘的浴巾,突然回想起即使热水开到灼烫仍止不住簌簌发抖的旧日景况,忍不住摇头失笑。

回到电脑前,再把剩余工作检点一次、关机,另一半已经自顾自开了壁炉,赶紧倒一杯泥煤气息优雅的单一麦芽威士忌、抓几枚巧克力跟上,酒香里火光中相对默默喝得醺然,就该是就寝时候到了……

这是我,此刻生活的模样。

我们终于拥有了可以容纳这理想生活模样的家。

这是一次庞大而漫长的全面改造翻新计划:自2012年11月正式启动,从设计到施工,历经重重反复思索、考虑、沟通、讨论,以及过程中的不断自我观照、诘问、内省、砥砺、盘点、重整,直至2013年12月初才落成入住。仿佛一次归零、修行而后新生,意义非凡。

旧居新貌新生活,虽说工作依然忙碌、日常步调依然无比紧凑,但现在的我,比过往更宅更恋家更懒怠出门,越来越不肯外食,情愿家里吃更轻松合味,即使忙到破纪录近半年无暇旅行,却只有小憾,全不觉焦躁,明明最畏惧最厌恨视若寇雠的冬天竟渐渐甘之如饴甚至有了期待。

——是的。一直以来,我始终相信的是:“空间,是生活的容器。”当这容器能够确实呼应、合乎我们的作息方式、需求与愿望,生活便能真正安定安顿、舒坦舒适;同时,认真专注徜徉其中,有滋有味、自在自得。

而今,经过长达一年的翻修,以及入住至今超过一年的实际感受体验,我又再度确切印证了这一点。

这一切,是怎么发端的呢?

追昔忆往,此中故事缘起,似是比我所理解的还要更远早更久长……也许应该从小学六年级,我的第一回出国旅行开始说起。

那趟,和外婆和妈妈一起前往探访当时住在美国加州的舅舅。虽说和一般亲子出游相差无几,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海洋世界、金门大桥等等名胜全都顺道游历一番;然而说来有趣是,不知为何,这些景点我竟然大多记忆模糊,深深着迷难忘的反而是,当时舅舅的家。

其实许多当下看来都一点不稀奇了,然对首度踏出国门的我却是无比震撼新鲜:宽宽朗朗可容得一家人欢聚共享的开放式厨房、只不过多了一道拉门便能彻底干湿分离的浴室、独立室内的洗衣晾衣房、专属家人不为客用的起居间……尤其前三者,一扫既往印象中的阴暗暗湿答答屈居一角,成为令人流连不去之所,日常盥沐与厨事家事都变得愉悦可亲起来。

让我顿然惊觉,只要陈设上格局上一点微小的改变,生活的形貌与节奏便天差地别。我想,那就是我对空间、对设计、对家的兴趣和热情的萌芽吧!即使年岁还小还懵懂,却隐隐然看见了通往美好生活的门隙里的微光,自此有了往那光走去的愿念和向往。

那之后,我邂逅了《红楼梦》,这部对我影响至深的中国古典小说,彻底启蒙了我对文字、文学、艺术、饮食、哲学,还有建筑、园林、器物等各方面的美与乐与复杂的领会与探索。

以此为出发,我找了不少相关书籍来看,特别是建筑,扣合上我正当初开的好奇,更是分外兴味盎然,自东方以至西方的史类与风格概述的书都纳入阅读行列。

北上念大学后,因接触与涉猎范畴更精更广,恋慕之深,原本志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一度认定终将走上红学考据之路的我竟而决定转向,一毕业便立即往当时颇心仪的空间设计杂志求职,并幸运录取。

之后,将近五年时间尽情浸淫涵泳此中,得以亲身眼见领略探究钻研一件又一件形态理念面貌风致俱皆多样不同的作品,与各方知名设计者与专业者请教深谈,从中一步步建构我自己对美、对设计、对空间以及生活的审美认知、观点、立场与信仰。

虽说后来因职业生涯转换,饮食与旅行取代设计成为我的工作重心,反而令这探究之路更加宽朗。

特别是旅行,对住居课题分外关注的我,就这么自然而然开始追逐各国各地各种类型旅馆,经过一夜又一夜的落脚,在数不清的房间、浴室、床上醒来、行走坐卧、睡去,宛若一次次剧烈的多面向生活实习和操演,视野与眼界更上层楼。

当然,还有这多少年风尘仆仆旅途中看见了咀嚼了的无数异国异地生活形式和风光。

我将自此得到的养分一一投注于平日生活中,年年岁岁月月日日不断实践、演练、淬炼、融会贯通,获益乐趣皆无穷。

——而这漫漫追寻探索之路,长达数十年逐步累积凝聚琢磨,可以说直至今刻,才算是一次真正阶段性轮廓清晰、完成展现。

其实早从多年前起就已开始动念,是时候该重新整修了。

屋龄近二十年的这小宅,长年居住下来,除了管线、设备等不堪岁月摧折而产生的老旧损坏问题外,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早已改变。

这段时间里,我从原本在杂志社任职的上班族,转而成为在家工作者、饮食写作与研究者,96 m 2 小小面积与既有格局下,特别书房、厨房,无论空间、功能和收纳都严重不足。这更与越来越成熟成形的起居模式以及看待家看待设计的理解和想望明显格格不入。

只不过,虽这意念一年比一年强烈,然而每再深想,绝非等闲的预算压力且先按下不表,迁出再迁回、搬来搬去的劳顿,在外赁居暂住的勉强适应,以及过程里想得到想不到的各类项目细节的庞芜繁杂……对工作和活动永远都在满溢满载状态的我们而言,不啻一大疲惫艰辛难关。

为此甚至一度考虑,是否干脆放弃此地另觅稍微再大一点的住所另外装修,不但解决空间不足困境,还是省力省时少磨折之道。然而,一来根本舍不下这千金难换无敌景观,二来房市里才只试探一下便被简直数倍飙涨的天高房价大吓一跳……

就这么畏怯战栗着反反复复左右为难犹豫好久,直至2012年秋,方才痛下决心不再拖延,破釜沉舟奋勇振作起而行,正式开启我们的造家大计。

此桩设计重任该交付谁,也颇费了番周章物色找寻。虽说出乎过往工作背景,与不少知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都相识熟稔,其中也颇有多位确信相知互信与默契均足够者;但几经比较思量,我们找上了素昧平生的李静敏。

静敏的作品,从第一次翻开他的书《找到家的好感觉》便觉倾心:我喜欢他对空间的破题与处理,天光、窗景与生活、格局动线间呈现出流畅而紧密的联结和交映关系;也喜欢他的色彩与材质运用,天然原色原质素材交织铺陈成简约凝练净雅氛围。

和我的向来追求正相一致。

11月,静敏初次来到我家,和我以及另一半聊了谈了好多好多,包括我的生活现况、动线、需求——从大方向到最细微细琐的枝节,对未来居家的愿想、渴望、憧憬——从最务实最功能性到最任性最越分的狂想;以及,我们的遗憾局限——不到100 m 2 的空间与有限度的花费下,和居家大梦间究竟有没有平衡点……

然后,一切就从这里开始了。 q3ztCGJuBMZKg81H0cspJi8tRUDLS9V5CjQKETUrSW2g7QLI7mfFwvP4RfIYwS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