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这句话具有片面性。
将有管理职务和权力但没有学过教育管理学的人称为非专家型管理者;将学过教育管理学的且居于教育管理职务上的人称作专家型管理者。
(1)专家型管理者办教育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利于教育行政首长的专业化;②有利于对教育事业进科学管理;③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
但他的缺点在于:容易将注意力局限于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忽视教育与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导致教育行政决策的片面性,出现就教育分析教育的情况。
(2)非专家型管理者办学的优点是:①有利于密切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②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创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同时他的缺点在于:容易出现不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乱决策、瞎指挥的问题;由于非专家参与教育行政往往代表一定的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之争,从而影响教育决策和教育政策的科学性。
因此,如题所示的这句话具有片面性,无论是专家型教育管理者还是非专家型教育管理者都有不能办好教育的可能,也都有办好教育的可能,并不是没有学过教育管理学的人只要有管理职务和权力就可以办好教育,学过教育管理学的人未必能办好教育。
答: 教育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与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成败。在当今进行的学校教育改革中,教育管理改革已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五个问题:
(1)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
思想是工作前进和取得成功的“软生产力”。当前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取得突破和进展,重要原因就是其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仍沿袭重复过去对管理的认识观念。实际上,人们对于“管理是什么”的认识,不仅在教学管理领域,而且在整个学校管理及宏观的教育管理,甚至社会其他领域的管理中,仍是滞后的。我认为,对于“管理是什么”这个命题,新的正确认识应是“管理就是发展”。“管理就是发展”理当成为管理者新的管理指导思想,并以之不断去探索、改革、创新。
(2)形式主义严重
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在做表面工作,玩花拳绣腿,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为了推进课堂教学,学校组织了大量的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等。一些学校的这些课给人留下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配合得天衣无缝。其“完美”程度,让人惊叹,也让人心存疑虑,还让人产生莫名的失落感。其实,这些课的表演色彩太浓。这些课失去了一种真实,那种苦乐共存、瑕瑜互见、教学相长的真实。
(3)管理手段与方式方法落后
学校的教学管理手段仍主要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为主。教学管理的方式,强调整齐划一,提出并遵循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辅导、统一检测为内容的“五统一”教学管理模式。这种大一统的教学管理,在提倡并尊重创新与个性的今天,已愈显不足。
(4)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对于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缺乏一种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以至于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规章制度朝令夕改等现象。学校教学工作乃至其他工作出现无序与不协调的局势,重要原因就是教学管理与学校管理者缺少方向感,缺乏管理目标。
(5)教学管理维持性色彩浓厚,改革创新性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注重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维持性管理,注重继承、平稳、常规。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进行维持性管理,教学工作就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易走入死胡同。教学管理工作缺少探索、创新,易造成教学工作死板、教学氛围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