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10000小时定律:生于1955年的乔布斯和比尔·盖茨

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

天才创始人

1971年,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新计算机中心成立了。 该中心坐落在贝尔大街,它是一座全新建筑,有着米黄色的砖砌成的墙体,临街的一侧嵌着茶色玻璃窗。当时,大学里的那些巨大的电脑主机被集中放置在一个白色房间中,计算机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道:“那个房间看上去有点儿像《2001太空漫游》最后一幕中的建筑。”在房间的一隅放置着几十台键控打孔机——这是那个年代电脑终端的必备硬件。在1971年,这些仪器代表着世界最尖端的科技水平。密歇根大学的计算机系世界闻名,在这里学习过计算机的学生都曾频繁出入那间白色的主机房。当年,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个10多岁的、呆头呆脑的男孩儿,他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计算机科学家比尔·乔伊

乔伊就读密歇根大学的时候正值新计算机中心成立之时,那年他16岁,又高又瘦,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乔伊高中毕业于底特律北法明顿中学,同学们认为他是书呆子,所以送他一个雅称:“最用功的学生”——意思是他从不跟女生约会。刚进大学的时候,乔伊曾梦想将来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或是数学家;但是,就在他大一那一学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无意中发现了这座计算机中心——就在那个时候,他迷上了计算机。

从那时起,计算机中心就成为乔伊生活的全部。他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学习编程,即便是暑假期间,他也在一位计算机教授那里找到了一个兼职的机会——这样他整个暑假就都能编程了。1975年,乔伊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在这里,他更是痴迷于计算机软件编程不能自拔。博士入学面试的时候,他在匆忙之中准备了一份结构复杂的演讲,当时的情形正如他的一位崇拜者后来所写的:“那些面试官完全被如此精彩的演讲震撼了。一位考官后来这样回忆说:‘简直就是基督舌战长老。’”

后来,乔伊加入了改造UNIX系统的项目团队。UNIX系统原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首创的,用于大型电脑主机的软件系统。经由乔伊团队改编的这个版本非常优秀,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数以百万计的服务器系统软件,依然是他们的那个UNIX版本。“当你的苹果电脑处于这个有趣的模式时,你依然能看到这些代码。”乔伊说,“那都是我25年前编写的,至今也没什么变化。”还有,如果你好奇当初是谁编写了那么多软件,从而使现今网上冲浪成为时代潮流,我现在可以告诉你,这个人也是比尔·乔伊。

从伯克利分校毕业以后,乔伊与人合伙在硅谷创立了Sun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Sun公司是我们这个时代电脑科技变革的主要推手之一。公司成立后,乔伊着手重写另一种计算机语言——Java,这种语言使他的事业更加如日中天。在硅谷圈内,乔伊享有和微软的比尔·盖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行视他为“互联网领域的爱迪生”。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戴维·杰勒恩特说:“比尔·乔伊是对现代计算机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之一。”

类似比尔·乔伊这样的天才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到过许多次了,内容其实都差不多。计算机行业是一个以纯知识精英为主导的行业。计算机编程的世界不存在传统的校友关系网,你并不能依靠金钱或者人际关系取得领先地位。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充分开放的新兴行业,人们只根据成就和天分评价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这里的成功人士都是最棒的,而乔伊无疑正是这些最优秀的人中的一个。

如果没有前文谈到的冰球队和足球队的例子,我们很容易接受以上这种对成功的解释:他们的成功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能力,机遇和其他完全随机的优势也在帮助特定领域的“异类”走向成功之巅。

有没有可能在这里也找到与前文提到的特殊机遇相似的运作模式呢?让我们回到比尔·乔伊的故事中仔细找找看。

10000小时有多久?

在将近一代人的时间里,心理学界都在不断争论一个大概很多普通人以为早已被解决的问题:到底是否存在与生俱来的天赋。很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并不是每一个生于1月的球员最后都能进入职业球队,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少数生来就有天赋的人。可以说,成功是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但问题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们发现,天赋的作用其实很小,而后天努力的作用其实很大。

天才论中最著名的案例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K.Anders Ericsson)和他的两名同事在顶尖水平的柏林音乐学院展开的一项研究。 在该学院一些教授的配合下,他们将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分为3组。第1组由最优秀的明星学生组成,他们个个都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的潜质;第2组则由那些仅被认为不错的学生组成;第3组由那些将来不太可能成为职业演奏家,只可能在公立学校当音乐教师的学生组成。这3组学生都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从首次接触小提琴至今,你练琴一共练了多少小时?

3组学生都是在大约5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小提琴的。在最初的几年中,所有学生的练琴时间都大致相当——每周两三个小时。但当他们到了8岁时,不同组别的学生的练琴时间就开始产生差别了。第1组学生的练习时间开始明显多于其他两组:9岁时每周的练琴时间为6小时,12岁时每周8小时,14岁时每周16小时。这样一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练琴时间不断增加,到了20岁上下(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很自觉了,能够为了变得更加优秀而主动练习),他们每周的练琴时间是30小时。实际上,到了20岁,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在练琴上已经投入了10000小时了。作为对照,第2组学生到20岁时的练琴时间累计为8000小时,而“未来的音乐教师们”的练琴时间累计只有4000小时多一点儿。

埃里克森带领团队又着手研究业余组与职业组的区别,相同的情况出现了。业余组中的人在儿童时期每周的练琴时间从未超过3小时,到了20岁,练琴时间累计只有2000小时;而职业组的练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了20岁,那些未来的演奏大师的练琴时间已经超过10000小时。

埃里克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研究结果表明,一旦一位演奏者进入顶级音乐学校,唯一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刻苦练习。成功的要素在这个阶段变得简单明了。还有一点是,那些顶级演奏家,他们练琴不只是比其他人更加努力,而是比其他人努力十倍,甚至百倍。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地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事实上,研究者就练习时长给出了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小时。

“研究发现,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10000小时的训练。”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列维京(Daniel Levitin)写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滑冰运动员、钢琴家、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10000小时这个神奇的数字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从等量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中的训练时长少于这个数字。人的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这一准则甚至适用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奇才”,比如莫扎特这位6岁就开始作曲的音乐神童。心理学家迈克尔·豪(Michael Howe)在他的著作《解读天才》( Genius Explained )中写道

莫扎特在真正成为职业作曲家之前,他早期的作品并不出色。他的那些作品很可能大多出自他父亲之手,只是后来得到不断修改罢了。莫扎特童年时期的多数作品,如7首钢琴与管弦乐协奏曲,大部分是在其他作曲家的帮助下完成的。完全出自莫扎特之手,并被奉为他的第一部经典作品的,是第九号钢琴协奏曲(No.9,K.271),然而,这部作品是他在21岁时创作的。那时候莫扎特作曲已有10个年头了。

而音乐批评家哈罗德·C.勋伯格(Harold C.Schonberg)在谈到莫扎特时有更为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莫扎特实际上是“大器晚成”,因为他经历了整整20年的作曲生涯,才创作出了最伟大的作品。

成为国际象棋大师也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国际象棋大师鲍比·菲舍尔问鼎冠军宝座用的时间稍微少一些:他花了9年时间)。 10年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个人大约可以投入10000小时对某一特定项目进行长期刻苦的训练。10000小时是取得伟大成就的神奇数字。

现在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捷克和加拿大国家队“年龄分组日”现象了。之前,你可能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花名册上没有一个队员生于9月1日以后。你本以为,肯定有为数不少的运动天才出生于下半年,他们凭着自己的天赋最终也可以进入顶级队伍,不论他们生于一年中的哪一天。

但是,对于埃里克森这些反对将天赋放在成功因素首位的人来说,这一现象一点儿都不奇怪。出生日期相对比同龄人晚的天才们在8岁的时候没有被选入全明星队,原因是他们太小了,因此他们得不到强化训练。得不到强化训练,他们就很难达到10000小时的训练时间,从而无法在职业青年队选拔的时候入围。没有10000小时的训练作为基础,他们根本不能掌握进入顶级球队所需的足够技能。即便是莫扎特——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如果没有10000小时的训练也无法实现事业上的腾飞。练习并不是为了让你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好,而是为了帮助你越做越好。

此外,10000小时的确是一大段时间,人们在很年轻的时候的确很难依靠自己完成如此大量的时间投入。你需要获得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你不能太贫穷,因为如果你必须依靠兼职维持生计的话,你根本没法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事实上,人们要想获得如此大量的练习时间,就必须依靠参加某些特定形式的训练课程(比如冰球队中的全明星队),或者获得某些特定机遇得以进行训练。

安娜堡计算机中心的日日夜夜

现在让我们回到比尔·乔伊的故事。1971年,16岁的乔伊还是一个个头很高的懵懂少年。他的数学特别好,他应该是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或滑铁卢大学高才生的苗子。“当比尔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开始对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感兴趣了。”比尔的父亲威廉说,“我们能回答的就回答他,回答不了的,就给他书让他自己查。”到参加美国大学本科标准入学考试(SAT)的时候,比尔在数学测试中拿了满分。“那些考试并不特别难。”比尔坦率地说,“考试中我总能剩下时间检查两遍。”

他的确才高八斗,但只有这一点肯定不够。他的长足进步始于他偶然在贝尔大街发现的形状奇特的计算机中心大楼。

比尔学习计算机编程的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电脑的尺寸跟房间大小相当。一台电脑(其运算能力和内存容量可能还不敌现在的一台微波炉)动辄上百万美元——这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元价值水平。电脑那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罕见,即便你能找到一台,你也必须想办法获得使用权,如此,你就得花高价租用电脑的使用时段。

而且,那个时候计算机编程本身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早期计算机编程必须使用键盘打孔机。程序代码必须用打孔机打在打孔卡上。一个复杂一点儿的程序可能需要几百乃至上千张卡,每张卡上面都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孔。程序员编好程序后就带着打好的卡来到机房,交给电脑操作员。那个时候电脑只能单线程运行,操作员会给你排个号,而你要等多长时间取决于前边有多少程序员在排队,通常等代码运行结果需要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要一整天的时间。其间,你的程序如果有一点儿错误——哪怕是排版错误,你都必须拿回那些打孔卡,找到错误,然后重新走一遍流程。

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人想成为程序专家都很困难,对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如果你在机房待一个小时,而实际上只能用其中的几分钟时间来“编程”,那要怎样才能做足10000小时的训练呢?“在打孔卡上编程,训练的并不是你的编程能力,”一位早年的计算机专家总结说,“而是你的校对能力和耐性。”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找到了提高计算机效率的解决方案。此时电脑性能已经大大提高了,能够同时接受多个任务指令;专家们优化了操作程序,主机可以同时处理上百个终端任务,人们实现了计算机分时共享。这就意味着程序员们不用再跑到机房把打孔卡交给操作员,只需要构建数十个终端就可以了;所有终端都会通过电话线与机房主机相连,程序员们实现了联机协同工作。

以下是历史文献中对电脑实现分时系统意义的总结:

这不仅仅是一项变革,这简直就是电脑新时代的开端。不用操作员,不用卡片,不用等待。电脑主机共享意味着,你可以坐在自己的电传打字机前键入命令,并且马上就能看到结果。主机共享又是交互式的:主机会要求程序员做出响应,等待其输入指令,并在其休息的时候继续工作,一直到算出最终结果为止。所有这些都是“实时”操作的。

密歇根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批实现电脑分时系统的高等学府。1967年,使用了分时系统的原型机上线运行。到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系已经实现100人同时在线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没有几个地方的计算机水平能与密歇根大学相比。”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系创始人之一迈克·亚历山大(Mike Alexander)说,“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或者达特茅斯学院可能能与它相提并论,除此以外,我想不出别的地方了。”

这对于1971年进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比尔·乔伊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并不是因为想学计算机才进入密歇根大学的,他高中时代从未接触过电脑,只对数学和工程学感兴趣。但当他大学一年级第一次接触电脑并爱上编程以后,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幸运地置身于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只要想编程就有电脑可供使用的大学之中。

“你知道用打孔卡编程和分时编程的差别有多大吗?”乔伊说,“它们的区别就好像通过写信来下象棋和即时下棋的区别。”编程不再使人备受挫折,编程变成了一种享受。

“我住在学校北区,计算机中心也在北区。”乔伊继续说道,“我在那里度过了多长时间?啊,那简直无法计算。计算机中心24小时开放。我经常会通宵留在那里,清晨才回宿舍。那些年,我花在计算机中心的时间要比花在课堂上的时间多。我经常在于计算机中心上机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忘了上课。当然,我忘了还要续时登记的时候比这更多。”

“那时候,学校会发给每个学生一个使用账号,你要上机就得充钱,所以你的上机时间是有限的。一旦你进入机房,你就得盘算好你运行程序需要多长时间。他们一般会给你一小时,这一小时就是你的全部上机时间了。不过,还是有同学发现了窍门——如果在‘上机时间’栏里填进等长度的错别字,他们就没法限制你的上机时间了。”他笑着回忆道,“这是程序上的一个漏洞。这样一来,只要你填个错别字,你就能一直待在机房上机了。”

现在,让我们理一理比尔·乔伊的机遇链吧。他有幸考入作为计算机学科领跑者的密歇根大学;有幸第一批使用分时系统,而不是键盘打孔机;又恰巧密歇根大学的机房管理系统有漏洞,他得以想学多长时间就学多长时间;因为计算机中心24小时开放,他又得以夜以继日地学习;他获得了充分的时间练习编程,所以当改造UNIX系统项目开始的时候,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项目组。比尔·乔伊的确聪明绝顶,他也热爱学习,这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但是,在他成为专家以前,他首先依靠运气获得了成为专家的机会。

“在密歇根大学的时候,我每天编程8~10小时。”他继续说道,“到了伯克利,我更是没日没夜地编程。在我的住处就有一个电脑终端,我常常看看老电影,编一些程序,到晚上两三点才睡觉。我经常趴在键盘上就睡着了。”他做了一个趴在键盘上睡觉的姿势,“你知道键盘要是一直被摁住,机器就会发出‘哔’‘哔’‘哔’的声音吗?一般这样的情况发生3次,我就知道我该去睡觉了。我刚到伯克利的时候,有些东西还做不到得心应手,然而到了第二年,我就觉得自己做那些事情已经很熟练了。这也是为什么我那时编的程序,直到3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过时。”他停顿了一下,在心里做了一道算术题——这花不了比尔·乔伊多长时间。他1971年进入密歇根大学,从大学二年级起正式学习编程,加上每年的暑假,再加上到伯克利后第一年的日日夜夜。他最后说道:“所以,大概……10000小时吧。对的,没错。”

甲壳虫乐队的汉堡之行

10000小时定律适用于所有成功案例吗?我们如果对所有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话,能否找到类似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系或是冰球全明星队提供的这些成就天才的特定训练机会呢?

让我们再找两个例子来验证一下这一定律。为了更具代表性,我举的例子都是大众名人:甲壳虫乐队——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以及比尔·盖茨——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甲壳虫乐队拥有4位成员:约翰·列侬(John Lennon)、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他们于1964年2月来到美国,掀起了针对美国音乐界的所谓“英国入侵”的风暴,他们接连打破唱片销量纪录,改变了现代流行音乐的风貌。

我们所关心的关于甲壳虫乐队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他们来到美国之前,乐队组建多长时间了?列侬和麦卡特尼在1957年第一次合作,也就是他们来美国的7年之前[顺便插一句,这个时间距公认的他们最伟大作品——《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和《甲壳虫乐队》(又被称作“白色专辑”)——的发行正好10年]。如果你进一步研究他们的这段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他们有着和顶级冰球球员、比尔·乔伊以及世界级小提琴家极其相似的地方。在1960年,甲壳虫还是一支高中摇滚乐队,他们获得了一个到德国汉堡演出的机会。

“那时的汉堡还没有摇滚乐队,只有脱衣舞夜总会。”甲壳虫乐队传记《叫喊!甲壳虫乐队的真实故事》( Shout! The True Story of the Beatles )的作者菲利普·诺曼(Philip Norman)说 ,“当时有位酒吧老板叫布鲁诺,他打算邀请摇滚乐队在这里的每个酒吧跑场演出。布鲁诺以前经营过马戏团,他认为按马戏团的那一套,这种表演应该是不间断地演出,观众熙熙攘攘、涌进涌出,乐队要拼命演奏以吸引观众注意。在美国的红灯区,这种表演叫轮场脱衣秀。”

“那时,许多在汉堡演出的乐队都是从利物浦来的。”诺曼继续说道,“这其实源于一个意外。一开始,布鲁诺到伦敦发掘乐队,他在伦敦苏豪区结识了一位来自利物浦的商人。这位商人来到伦敦也纯属意外,他当时正准备给布鲁诺推荐几支乐队,联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最终,甲壳虫乐队不仅跟布鲁诺建立了联系,也跟其他酒吧老板建立了联系,之后甲壳虫乐队就常来这里,因为这里有喝不完的酒,还有见不完的姑娘。”

汉堡这个地方对于甲壳虫乐队来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赚的钱多吗?不是的。这里酒吧的音响效果特别好?也不是。还是说汉堡的观众独具慧眼,知道甲壳虫未来会成功?这就更不可能了。汉堡对甲壳虫乐队的真正意义在于:汉堡“逼迫”甲壳虫乐队超量演出。

以下是甲壳虫乐队解散后,列侬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谈到的当年在汉堡脱衣舞酒吧“英迪拉”的演出经历

在那里,我们的演出水平提高了,我们更自信了。我们陷于通宵演出的日子不能自拔。作为外国人,我们不得不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而且常常是超负荷运转。

在利物浦,我们每次的演出时间通常只有1小时,所以我们必须拿出自己最拿手的曲目,而且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首。到了汉堡,我们每天必须演足8小时,所以我们必须寻求新的演出技巧,不然人们早就听腻了。

8小时?

一度担任甲壳虫乐队鼓手的皮特·贝斯特(Pete Best)说:“当时,我们的演出消息一经发布,酒吧老板就开始热情地招揽顾客。我们一周出场7个晚上。一开始我们会不间断地演到夜里12点半,也就是酒吧的关门时间。后来我们表演得越来越好,酒吧里的人就一直听到凌晨两点。”

一周7天?

从1960年到1962年,甲壳虫先后5次到访汉堡。他们第1次一共表演了106晚,每晚至少5小时;第2次表演了92场;第3次表演了48场,演出时间合计172小时;最后两次汉堡之行在1962年11月和12月,他们一共表演了90小时。就这样,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一共演出了270晚。到1964年甲壳虫最终成名之前,他们实际现场演出共计已有1200场。这的确不同寻常!现在的大多数流行乐队在他们整个演艺生涯中的演出也不会超过1200场,正是在汉堡的超量训练才使甲壳虫乐队脱颖而出的。

“去汉堡之前,他们的舞台演出乏善可陈,但是他们回来以后就变得非常出色了。”诺曼继续说道,“他们练就的不仅仅是超量演出时身体的耐力,他们还学会了演唱各种各样的歌曲——从摇滚到爵士,以及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种类。他们之前在舞台上并没有什么风格可言,但是他们回来以后,就好像突然间脱胎换骨了。汉堡之行造就了他们。”

1968年的电脑

现在,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比尔·盖茨的成长历程。他的经历跟甲壳虫的经历一样被大众津津乐道。数学天才爱上了电脑编程,从哈佛大学辍学,与朋友开了一家小型电脑公司,取名微软。在天才头脑和雄心壮志的共同作用下,微软以惊人的速度成为软件世界的中流砥柱。这是有关比尔·盖茨经历的通俗版本,现在让我们挖掘得更深入一些吧。

盖茨的父亲是西雅图的知名律师,母亲是富有的银行家的千金。儿时的比尔身心早熟,对学校生活不屑一顾。七年级时,他从公立学校转入西雅图湖滨学校——一家专为富家子弟开办的私立中学。盖茨转学的第二年,学校创建了一个电脑俱乐部。

“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每年都会进行义卖,义卖的钱怎么用,这常让人大伤脑筋。”盖茨回忆道,“这笔钱有时候会用于资助夏令营,让市区贫民的孩子来学校参观,有时则会被当作奖金奖励教学出色的教师。那一年,他们花了3000美元买来电脑终端,并配备了专门的机房。后来,机房成了我们的天下。有电脑用真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

那是在1968年,这样的经历当然令人惊喜,因为那个时候许多大学还没有电脑。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学校买的这台电脑的型号。学校并没有买一台实验室用的读卡计算机供学生使用(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一般是用这种电脑来学习编程的),学校买的是一台ASR-33电传打字机。这台机器的终端与西雅图计算机中心直接相连,并与主机电脑分时共享。“一直到1965年人们才发明了分时系统。”盖茨继续说道,“我中学时代的老师竟然如此有远见。”1971年,仍是大一新生的比尔·乔伊非常幸运地开始通过分时系统学习编程,而在1968年,才上八年级的比尔·盖茨就已经通过分时系统学习电脑编程了。

从那时起,盖茨的生活就基本转移到机房了。他和同学开始自学如何使用这台古怪的机器。当时ASR打字机连接的主机电脑的上机时间十分昂贵,即便对于资金雄厚的湖滨学校也是如此。没过多久,家长会的3000美元基金就用完了。家长们追加了经费,但这些钱很快又用完了。就在这时,华盛顿大学的一帮程序员成立了一家名叫“电脑中心”(以下简称C-Cubed)的公司,专为当地企业提供主机上机时间租用服务。恰好,公司创始人之一莫妮克·罗娜(Monique Rona)的儿子比盖茨大一岁,也在湖滨学校读书。当时罗娜正盘算着,能不能利用儿子学校的电脑,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测试一些公司的程序,作为交换,罗娜可以免费为学校提供一些上机时间。罗娜和学校一拍即合。从那时起,盖茨每天放学后就坐公交车到C-Cubed公司,在那里他可以一直编程到晚上。

可惜C-Cubed公司后来倒闭了,于是盖茨和同学就只能流连在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中心门外。不久,他们就联系到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以下简称ISI公司)。ISI公司雇用这些学生编写企业薪资管理软件,给学生的报酬是免费上机。这样,在1971年的7个月内,盖茨和同学在ISI公司主机房待了1575小时,即平均为每周7天,每天8小时。

“那段时间对我的影响有两方面。”盖茨在谈到他高中的早期生活时说,“我编程的能力的确提高了很多。我都是晚上到那里,周末也全天学习。那时我每周的工作时间几乎不低于二三十个小时。但后来,我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却陷入了另一桩麻烦事中:我们因为偷上机密码,并且把主机搞崩溃了,被公司开除了。我因此整个夏天都没法使用电脑。那个时候我十五六岁。后来,保罗在华盛顿大学找到一台可以免费使用的电脑。学校的医学中心和物理实验室一般都配有电脑,这些电脑本来是全天24小时均应被学校占用的,但我们发现,凌晨3点到早上6点,电脑其实是空闲的。”盖茨笑道:“所以我总是一到就寝时间便偷偷溜出家门。华盛顿大学就在我家附近,我步行就能到达,有时也会乘公交车去。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对华盛顿大学的捐助总是十分大方,因为这所学校给了我太多的上机时间。”(多年以后,盖茨的母亲曾说:“我们那个时候总是纳闷儿,为什么他早上起床总是那么费劲。”)

ISI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巴德·彭布罗克(Bud Pembroke)当时与一家科技企业TRW公司有业务联系。当时,TRW公司与华盛顿州南部的博纳维尔电厂签订了合同,为电厂提供管理系统软件。TRW公司因此急需招聘一批熟悉电站运作专业软件的程序员。在计算机行业发展早期,要找这样有专门经验的程序员非常困难。但是彭布罗克知道该找谁——正是那些在ISI公司主机房上机超过数千小时的湖滨学校的中学生。那年盖茨已经读到高中的最后一年了,不知道他当时使了什么手段让老师批准他打着到博纳维尔电厂实习的幌子在那里待了整整一个春季。这段时间,他在一位名叫约翰·诺顿的人的指导下编写程序代码。盖茨后来说,那个人在编程方面教给他的东西比任何人都多。

从八年级到中学毕业的5年,是比尔·盖茨的“汉堡之旅”。无论以哪种标准来看,到目前为止,他获得的机遇甚至比比尔·乔伊的更多、更不可思议。

机遇之一,是盖茨转入湖滨学校。1968年世界上还有哪所高中像湖滨学校那样拥有具备分时系统的计算机终端?机遇之二,是学校的家长会基金足够支付学校的电脑费用。机遇之三,是学校经费用完以后,一位同学家长开的公司(C-Cubed)正巧需要利用周末测试程序代码,并愿意以为学生提供免费的上机时间作为交换。机遇之四,盖茨恰巧找到ISI公司,该公司恰巧需要人员编写薪资管理软件。机遇之五,盖茨的家正好在华盛顿大学的步行范围内。机遇之六,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恰好每天凌晨3点到早上6点无人使用。机遇之七,TRW公司正巧与巴德·彭布罗克有业务往来。机遇之八,优秀的程序员彭布罗克在需要解决特定问题的时候想到了这两名中学生。机遇之九,湖滨学校竟然同意学生去外地,花一个春天的时间编写电脑程序。

所有这些机遇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点?答案是这些机遇都给了比尔·盖茨更多的练习时间。当盖茨大学二年级从哈佛大学辍学自己开公司的时候,他已经不间断地学习了7年编程了。全世界有多少不到20岁的少年有盖茨这样的经历?“全世界不可能有超过50个人像我这样。”比尔·盖茨自己说,“我为C-Cubed公司工作过,编写过薪资管理程序,然后又为TRW公司工作——所有这一切最后成就了我。我认为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对软件开发有着比同龄人更深刻的认识。我获得的这一切都是这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运气的累积。”

时势造成功

现在将冰球明星、比尔·乔伊、甲壳虫乐队和比尔·盖茨的故事串联起来,我们便能拼出通向成功的更加完整的路径了。乔伊、盖茨和甲壳虫乐队成员无疑都天赋过人。列侬和麦卡特尼的音乐才能给音乐界带来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繁荣;而比尔·乔伊,请不要忘记,他匆忙之中准备的演讲也震撼了担任面试官的教授。他们个个都才华横溢。

但是,使他们如此出色的不是他们非凡的才能,而是他们非凡的机遇。对甲壳虫乐队来说,非凡的机遇就是应邀去了汉堡。如果没有在汉堡的历练,甲壳虫也许会走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我非常幸运。”比尔·盖茨在我们采访一开始时就这样说。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是电脑天才或非凡的企业家,他这样说只是代表他心里十分清楚,是1968年就读湖滨学校这一决定为他带来了非凡的机遇。

到目前为止,本书列举的所有“异类”都是某种独特机遇的受惠者。这些机遇对于软件业亿万富翁、摇滚巨星和体育明星来说并非偶然,而是一种规律。

为了完成我对天才背后非凡机遇作用的说明,我最后再举一例。我们再做一次类似前一章冰球队员出生日期调查的数据分析,只不过这一次我列出的不是出生月份,而是出生年份。以下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富有的75人的名单,其中的财富值用美元计算。你会发现,表格里有历史上的一些国王、王后和法老,也有当代的亿万富翁,包括沃伦·巴菲特和卡洛斯·斯利姆

表2-1 人类有史以来最富有的75人

续表

续表

你知道这里面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吗?表2-1中有14个最富有的美国人竟都出生在19世纪中期的9年间。想想吧,历史学家从古代埃及艳后和法老开始,系统性地搜索出世界每一个角落有史可据的拥有巨额财富的人,而其中20%的人竟然出自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代人当中。

下面列出的就是那14个美国人。

1.约翰·D.洛克菲勒,1839年

2.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

28.弗雷德里克·惠好,1834年

33.杰伊·古尔德,1836年

34.马歇尔·菲尔德,1834年

35.乔治·F.贝克,1840年

36.海蒂·格林,1834年

44.詹姆斯·G.费尔,1831年

54.亨利·H.罗杰斯,1840年

57.J.P.摩根,1837年

58.奥利弗·H.佩恩,1839年

62.乔治·普尔曼,1831年

64.皮特·A.B.怀德纳,1834年

65.菲利普·丹弗斯·阿穆尔,1832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只要你稍加思索,答案便显而易见了。从1860年到1880年,美国经济正步入其历史上的转型期。此时铁路事业方兴未艾,华尔街金融业崭露头角,工业大生产的序曲正在奏响。旧时代的经济信条被打破,新时代的规则正在形成。表2-1说明,当美国经济转型时代到来的时候,你的年龄与你能否成功关系重大。

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40年代晚期,你就错过机遇了:你太年轻,以致无法把握住时代的大好机遇;而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20年代,你的年龄就太大了:你的思维还处在南北战争之前的模式。而恰恰是那短短9年间出生的人,才有幸洞察未来的潜力何在。表2-1中的所有人无疑都具有远见卓识,而生在那个时代则成为他们最特殊的机遇。这与出生在1月、2月和3月的冰球、足球运动员所获得的特殊优势是一样的。

现在,让我们对比尔·乔伊和比尔·盖茨做一下类似的深度分析吧。

如果你跟硅谷的过来人讨论电脑科技,他们一定会告诉你,1975年1月是个人电脑时代的起点。那年《大众电子》( Popular Electronics )有一期封面介绍的是当时最先进的“阿尔泰8800”电脑。“阿尔泰”电脑每台价格为397美元,它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装配需求。当时的封面标题就是《技术突破!世界第一台可与商用电脑媲美的微型电脑》。

《大众电子》是那个时代电脑软件爱好者的《圣经》。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好消息。那时,电脑还是一种庞大的、必须放置在像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系大楼那样的建筑里的昂贵仪器。多少年来,电脑爱好者们一直盼望着足够小、足够便宜,适合普通人使用的个人电脑的出现。现在,这种电脑终于诞生了。

如果说1975年1月是个人电脑时代的黎明,那么谁将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去享受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所包含的法则与洛克菲勒和卡内基时代蕴藏的法则是一样的。

“如果在1975年,你的年龄就太大了,你可能已经从学校毕业,有可能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以下简称IBM)这样的大公司找到了工作。一旦你开始在IBM这类公司工作,你就很难向新世界迈进了。”微软原技术总监内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说,“你已经成为这家大型电脑公司的一部分,参与了大型电脑的生产过程,你会想,我为什么要跟这些小打小闹的电脑爱好者为伍?对于这些人来说,个人电脑的出现只不过是多了一个行当,并不意味着什么革命。他们只把视野局限在自己的行业内。他们收入很高,生活不错。然而也正因如此,他们失去了成为亿万富翁并深刻影响世界的机会。”

在1975年,如果你的年龄更大些,早已离开校园走向社会,那么你的意识还属于上一个时代。你已经买了房子,结了婚,正在抚养襁褓中的孩子。你绝对不可能放弃一份好工作和养老保险,不切实际地花397美元去买什么个人电脑。所以让我们把所有生于1952年以前的人排除在外。

同理,如果你年纪太小也是不行的。假如1975年你还在上高中,即便你想尽早进入电脑这一行,估计可能性也比较小。所以我们也把1958年以后出生的人排除在外。1975年最理想的年龄应该是20岁到21岁(换个说法就是,年龄足够大,大到可以赶上电脑革命,但又不至于太老,老到错过时机),换到出生年份就是1954年或1955年。

我们可以轻易验证这种理论。比尔·盖茨是何时出生的?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

这简直是最佳年龄。盖茨正像冰球队里1月1日出生的球员那般。盖茨在中学最好的朋友保罗·艾伦,也是和盖茨在机房并肩作战,在ISI和C-Cubed公司共度通宵,最终和盖茨共同创建微软公司的人,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保罗·艾伦:1953年1月21日

而微软财富榜第3位,自2000年以来掌舵微软的软件业的资深执行主管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他又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史蒂夫·鲍尔默:1956年3月24日

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另一位与盖茨齐名的风云人物:史蒂夫·乔布斯。他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与盖茨不同,乔布斯没有富裕的家庭环境,也没有乔伊那样在密歇根大学深造的机会。但是,我们从他的经历中一样可以发现促使他成功的“汉堡之旅”。乔布斯在旧金山以南的山景城长大,那里正是硅谷的核心地带。他的邻居中有大量惠普(Hew Lett-Packard)公司的工程师,而惠普是现今世界知名的电子品牌。乔布斯常去山景城的跳蚤市场,那里到处是熙来攘往的电脑发烧友和卖配件的维修铺。乔布斯正是在这样的商业气氛中成长,并最终驾驭这一市场的。

下文摘自一本关于乔布斯的传记《意外铸就富翁》( Accidental Millionaire ),为我们描述了他年轻时的一段独特经历

乔布斯参加了惠普工程师们组织的一个夜谈节目。这个节目旨在为大众介绍最新的电子科技信息。在这期间,乔布斯尝试从惠普工程师的经验中去粗取精,加入奇思妙想,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品位。有一次他甚至把电话打到惠普创始人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那里,说他想要一些电脑配件。最后他不仅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还争取到一份暑假零工:到电脑装配车间装配电脑。他被这一切迷住了,从此他开始构思自己的电脑模样……

等等,比尔·休利特给了乔布斯一些多余的电脑配件?这岂不是与13岁的比尔·盖茨获得可无限制使用分时终端的机会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就好像你从小对时装感兴趣,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的邻居恰巧又是乔治·阿玛尼 。话说回来,乔布斯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

另一位软件业的革命先行者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开创了以开发网络产品著称的Novell公司,该公司亦是硅谷软件公司中的翘楚。2001年,施密特成为谷歌公司CEO(首席执行官)。那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埃里克·施密特:1955年4月27日

当然,我并不是说硅谷所有的传奇人物都是在1955年出生的,有些也不是,这就像不是每个美国工商业巨头都出生在19世纪30年代中期一样。但是这其中的确存在非常明显的模式,而普通人却对此视若无睹,人们只相信成功完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有关成功人士的历史都说明,事情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历史恰恰说明,那些获得特殊机遇眷顾的人总能努力工作,并胜任使命;与机遇相伴的人总能取得非同寻常的成就。他们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自己努力的成果,更是独特的成长环境促成的结果。

请不要忘记比尔·乔伊的故事。如果他的年龄再大一点儿,他学习编程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键盘打孔机的琐碎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很可能就研究科学去了,这样一来,比尔·乔伊还能是现在的比尔·乔伊吗?他可能会成为一名生物学家而不是计算机天才。又假设他的年龄小一点儿,错过了后来为互联网编写代码的时机,比尔·乔伊也不会是现在的计算机天才比尔·乔伊。那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

比尔·乔伊:1954年11月8日

继在伯克利的足量学习以后,乔伊成为硅谷历史最悠久也最重要的软件公司——Sun公司的4个创始人之一。如果你依然认为机缘巧合的出生日期代表不了什么,那么请看以下Sun公司另外3位创始人的出生日期:

斯科特·麦克尼利:1954年11月13日

维诺德·科斯拉:1955年1月28日

安迪·贝托尔斯海姆:1955年9月30日 YJtLpeF8dGgvPqUYOcOcE8XJBTzVIYQWgBs+su6tIrdGc72iYVbhisbyO6PVk4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