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______、_____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

【答案】 工作单位;大众传媒

二、选择题

1 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下列哪个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答案】 C

【解析】 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2 准确地来说,社会化的类型可以有下列哪几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A.基本社会化

B.文化社会化

C.人格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E.发展社会化

【答案】 ADE

【解析】 社会化包括五种类型: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这五种类型中,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基本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比如再社会化。

3 社会化的生命周期有(  )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A.婴儿期

B.儿童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答案】 BCDE

【解析】 社会化过程既是连续的,又具有阶段性特征。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标准来看,人的社会化过程可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差别,社会化也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

三、概念题

1 社会化(宁夏大学2017年研;南京师大2017年研;上海师大2017年研;安徽师大2017年研;中央民大2016年研)

答: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包括五种类型:①基本社会化;②预期社会化;③发展社会化;④逆向社会化;⑤再社会化。

2 反向社会化(南京理工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逆向社会化(中央财大2014年研)

(2)文化反哺(川大2013年研)

答: 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文化反哺,是指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文化规范和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3 政治社会化(河北大学2016年研;中央财大2011年研)

答: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1958年,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首次提出了“政治社会化”的概念。现在,政治社会化已经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对政治系统进而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4 人格(川大2014年研)

答: 人格是指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它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5 同辈群体(中央财大2018年研)

答: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当儿童逐渐长大,发现自己的一些兴趣和爱好在家庭和学校中不能得到满足时,便开始寻找同龄伙伴。

6 个性(中央财大2018年研)

答: 个性,又称人格,它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存在于个体之中的那些决定他对其环境做出适应的精神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其本质特征在于,个性是一个开放系统,能够自由地同周围环境创造性地交换物质和能量,并具有某种自我平衡状态和内部不断增长的组织化趋势。个性是人们行为的基础,也是个体行为差异的基础,个性对个体行为具有某种导向作用,因而可以被用来预测个体的行为。

四、简答题

1 请简述社会化的主要类型。(北科大2014年研)

相关试题:

(1)预期社会化(概念题,吉大2019年研)

(2)社会化有哪些基本类型?(宁夏大学2018年研)

(3)简述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的区别。(中央财大2017年研)

(4)简述社会化的五种类型。(华中农大2015年研)

答: 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

(1)基本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基本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它是相对于基本社会化而言的。

(4)逆向社会化,即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5)再社会化,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表现为:

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

2 什么是再社会化?(人大2008年研)

相关试题:再社会化(概念题,山东大学2017年研)

答: 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1)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

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

(2)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

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3 简述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的区别。(中央财大2017年研)

答: (1)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的含义

①发展社会化是相对于基本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

②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2)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的区别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

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例如老年人学习计算机新科技,是为了完善、提高自身生存能力,适应现代生活,这是发展社会化;而改造罪犯是为了让其抛弃原有的错误的价值观念,习得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这是再社会化。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

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发展社会化着重于学习新知识,完善提高自身能力,而再社会化着重于改造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变更思想行为。

4 社会化的主要理论及其观点是什么?(华中农大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生命历程理论。(安徽师大2018年研)

(2)试论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论述题,河北大学2018年研;广西民大2018年研)

答: 社会化的主要理论包括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生命历程”理论。

(1)“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①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②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③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角色扮演”理论

该理论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随着一个人从只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客我”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

(3)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

①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本我受本能驱使,遵循快乐原则。

②自我是从本我中分离出来的服从现实的一部分,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③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4)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岁~1岁);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岁~3岁);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岁~5岁);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岁~11岁);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5)生命历程理论

①基本思想: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②基本分析范式: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

③研究的基本主题: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

④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有以下四个要点:

a.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生命会面临不同的社会景观。

b.生命的相关性。任何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生命的相关性,要求考察不同生命历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c.生命的时间安排。生命的时间安排,是指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结果的期望。

d.人的能动性。上面三点着重指出的是影响个体生命历程的外部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生命历程完全取决于外部环境。事实上,个体的能动性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也有很大作用,因此也是生命历程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方面。

5 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南航2018年研;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代差(概念题,南京师大2018年研)

(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南航2014年研)

答: 社会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矛盾和冲突。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无效的文化传递

无效的文化传递是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无效文化传递的一个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青少年犯罪便是无效文化传递的典型表现。反社会人格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进行校正。

②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是指一些社会化的过程使个体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户籍制度长期存在,使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的机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种不利于农村青年社会化的机制。

(3)代差

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因此,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

①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正是通过这样的“变异”和扬弃,社会文化才得以向前发展。

②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不能笼统地说老年人保守或说青年人激进,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一个人出生之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生活上不能自理,无论衣食住行,都要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吃饭、穿衣、走路,这些与人的基本需要密切相关的技能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一般需要几年时间,这与个体生物机能的发展相关,也与人的智力发展相关。衣食住行技能并不是简单的动作,而是一种文化,在这些活动中包含了人们赋予的某种意义。

(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不但是一个消费者,也应是一个生产者。人不但要通过生产自食其力,而且要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人就必须学会谋生的技能,即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不同时代人类通过劳动获取财富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农业社会,人们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在自然条件制约下的农业耕作;在工业社会,机械化生产乃至自动化生产成为主导的生产方式。这些谋生手段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这是人的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行为规范是一定群体和社会的成员其行为所要遵守的准则,它是人们进行群体活动的伴生物,并作为一种潜在结构指导着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和社会的性质不同,活动的领域和情境不同,指导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也不同。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行为规范都由当事人创造而产生。对于后来人来说,社会行为规范是先于他们而存在的,他们必须学习和遵从这些规范才能有效地参与群体生活。

(4)明确生活目标

对于群体和社会来说,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向其灌输主导的价值观,并指点其生活目标。任何群体和社会都对其成员寄予较高期望,这种期望主要表现为对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即期望后来者成为群体所期望的人,这些集中表现为对人的生活目标即基本的生活目标的指点。

(5)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一定群体和社会中有特定权利和义务,并按照特定行为规范活动的人。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化就是要培养社会角色,即将个体培养成群体和社会认为合格的角色。实际上,群体和社会关于生活技能、谋生手段、社会规范和生活目标的教导都是培养社会角色的组成部分。

7 同辈群体对社会化影响的特殊性。(复旦2016年研)

答: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当儿童逐渐长大,发现自己的一些兴趣和爱好在家庭和学校中不能得到满足时,便开始寻找同龄伙伴。同辈群体对社会化影响的特殊性在于:

(1)同辈群体的平等性与自发性

在同龄群体中,儿童会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这种活动可以使儿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提高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2)同辈群体对社会化的双面影响

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在由年轻人组成的同龄群体中,往往有着独特的亚文化,包括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服饰发型、隐语、符号等。这些都构成了对个体社会化发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3)较强的内聚力

由于同辈群体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因而同辈群体的成员之间容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的,常常在彼此相互依赖和随意的冲突中实现彼此的沟通,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群体成员虽然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感情接近、观点相同为基础的青少年同辈群体往往具有统一的群体意志和较强的内聚力。

8 社会学关于人的社会化的经典研究。(南航2017年研)

答: “人的社会化”理论反映了社会学对早期现代社会的深入研究和独特回应。社会学关于人的社会化的经典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涂尔干认为研究的起点是要考察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

(2)齐美尔着重对社会交往如何使个人属性转变为社会现象,并发展出共同体生活做了大量的探讨。

(3)韦伯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文化趋势,以及这一过程中社会与个人不断增长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给予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

(4)库利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以及初级群体的特殊作用做出了奠基性的研究。

(5)米德分析了自我观念在社会互动中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强调了符号互动能力在人的自我发展和角色社会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6)帕森斯致力于解答“社会系统如何实现自身整合”,他的聚焦点始终没有离开过“个体的可整合性”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个体的可整合性是社会系统均衡与稳定的关键,而个人的社会化对于这一点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化理论中有关人的个性发展、文化传递、角色承担以及“生命历程”等的视角和范式,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了当时个体的集体化和组织化趋势。

五、论述题

1 各种社会化主体的作用及其特点。(人大2009年研)

相关试题:

(1)同辈群体(概念题,中财2018年研)

(2)同辈群体对社会化影响的特殊性。(复旦2016年研)

答: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这些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化主体的作用及特点如下:

(1)家庭

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社会化的结果将对个人的一生产生影响。

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地发展,他能否理解爱,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这种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条件。

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

(2)学校

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之一,其特点主要有:

①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

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这种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3)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同龄群体中,儿童会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内容:

①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这种活动可以使儿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由于在同龄群体中个体可以摆脱像家庭或学校环境中的那些社会权威的约束,因此他们可以自由地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讨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个体某些朦胧的感受在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中发生共鸣,而形成较为明晰的群体亚文化意识。

(4)工作单位

①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学会扮演职业角色等。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心理特性。

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人们会在工作单位中发现许多书本上没有或与书本不相符合的文化因素,这些新的因素甚至会冲击和威胁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必然促使个人开始一轮新的社会化活动,调整和发展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达到真正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目的。

(5)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信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2 结合社会化的有关理论和概念,对你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及其特点做一个讨论。(北大2019年研)

答: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人的社会化主要指人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在这一阶段社会化及其特点主要包括:

(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一个人出生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生活上不能自理,其衣食住行都要依靠别人的帮助,因而其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会,而是与个体生物机能和人的智力发展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能并不只是简单的动作,同时也包含了某种文化意义。

(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不仅是一个消费者,还应该是一个生产者,他应当向家庭成员中的非生产者提供消费资源,以及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不同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人们学习谋生手段的内容、过程和方法是不同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自幼跟随长者,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谋生技能;在工业社会中,人们需要通过正规的学徒、通过学校的学习和职业培训获得谋生技能。

(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行为规范又称社会规范,它是一定群体和社会中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是为了保障群体生活的有序进行,人们长期摸索形成的与特定群体活动相适应的规定与共识。行为规范是人们进行群体活动的伴生物,并作为一种潜在结构指导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在群体生活和人的社会活动中,行为规范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是人类群体的社会性的证明,它是人们融入群体与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

(4)明确生活目标

对于群体和社会来说,对其成员进行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向其灌输主导的价值观,并指点其生活目标。无论从群体成员的成长还是从群体发展的角度看,群体都对其成员寄予某种期望,这种期望主要表现为对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即期望后来者成为群体所期望的人,这些集中表现为对人的生活目标即基本的生活目标的指点。群体对后来者生活目标的指点受到群体目标、群体中权威者对自我人生历程的反思及社会价值系统等的影响。

(5)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某种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期望的体系;也指一定群体和社会中有特定权利和义务,并按照特定行为规范活动的人。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化就是要培养社会角色,即将个人培养成群体和社会认为合格的角色,当人们参与一种社会生活,进入一种具体的社会和社会关系时,就占有了一个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也就要扮演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角色。

说明:本题为开放题,本答案只提供理论视角,更具体的答案应根据答题者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进行整理。 7/DflaohnFZNx5QRrME0s15QlGzkd17jBwAqeK/nrRGt2IfZs3zO81ow3Qlz0JM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