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甘地的故事

洁癖、丢弃私欲、为善,这样的心境是很令人崇敬的。可是,哪怕只是洁癖这一点,有时稍稍行之过度便会呈现出与病态性强迫症状相差无几的“异常心理”。

印度独立运动之父——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他的洁癖是出了名的,并且他还推崇禁欲。他的洁癖也许是与生俱来的,而他之所以会推崇禁欲这一尤为严酷的行动,与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不幸之事有关。甘地在很年轻的时候便已结婚,有一晚,当他看到病榻上的父亲病情稍微稳定时,便离开父亲回到了自己的卧室,放肆地与妻子缠绵起来。然而,就在他离开父亲后不久,用人便跑来说他父亲生命垂危。在父亲临死之际,自己竟然沉溺于肉欲当中,这让甘地感到了强烈的负罪感。

“一切都完了!我只有紧搓双手。我觉得愧痛交加。我跑到父亲的房里。我知道如果我当时不为肉欲所蒙蔽,我就能够在他的最后一刻分担他的痛苦。”(《甘地自传》)

在那之后,甘地的孩子在出生后三四天便夭折了,这更增强了甘地内心的罪恶感。甘地觉得,这是自己所犯罪恶的报应。

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创伤及罪恶感,甘地越发追求禁欲的生活。他在年轻时就已经有此征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种追求变得越来越强烈,首先表现在素食主义及抛弃一切虚伪物质的洁癖性格上,这两点也成为他日后不断陷入纷争的根源。后来甘地成为律师,从来不轻易妥协的性格也让他不断卷入各种纷争之中,他逐渐成为反对不正义斗争的领袖人物。而另一方面,他越发严厉地抛弃各种私利私欲,生活也越发简单朴素。

比如说,一开始,他不去洗衣店而是自己亲手洗衣服,就连衬衫的领子也亲力亲为。他认为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洗衣的费用,而且不用麻烦别人,依赖他人。当然,作为洗衣门外汉,甘地洗出来的衣服并不怎么干净,有时还会闹不少笑话,但他毫不介意。他也不让别人给他理发,而是自己用理发推子理发。理出来的样子从镜子里看勉强可以,可是后面却推得深一块浅一块,但是甘地从来不在意这些。他不让用人打扫卫生间,而是自己亲自动手。在当时,律师的地位是很高的,但甘地的行为却有悖于常人。

他从南非返回印度的时候,他的支持者给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送别会,并赠予他很多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作为饯别礼物。为了南非的印度人,他从欣喜若狂的妻子手中强行拿出一半的宝物作为信托财产留了下来。

甘地逐渐不依赖任何人,所有的事情都亲自动手。他开始亲手做面包,就连做面包用的小麦粉,他也不去买而是自己制造。他买下一片农场,开始了顺其心意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不仅他沉溺于这样的生活,就连他的家人也被卷了进来。甘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贫苦人家的孩子在同样的环境中成长,所以他不但不提供特殊教育给孩子,甚至连基本的读书写字的机会都很少提供。但他自己却受过高等教育,曾在英国留学。不得不说,甘地确实是一位自我放纵及蛮横的父亲,强行要求自己的孩子遵循他所崇尚的信念。

最后甘地开始了完全禁欲的生活。他禁止自己喝茶,甚至不吃豆类和盐,即便对素食主义者来说豆类是极其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最后他连谷物都不吃了,只吃水果(自己农场里价格低廉的水果),而且开始定期绝食。

甘地为了维持生存只摄取极少量的营养,这导致他身上没剩一点赘肉,完全是一副皮包骨头的模样。这与仅以少量食物来支撑自己持续工作的厌食症患者又是多么相似。

只是,甘地绝食最主要的理由是绝食对控制他的情欲非常有效。甘地对父亲的死所抱有的罪恶感一直折磨着他的内心。这种强迫自己艰苦修行的能量,也成为甘地成就伟大事业的原动力。 MVN6cpsDc/0LYABHqC/u8PfKc+XYW9dETzOgcFYRvOmTxskTAnDa9MIbhQMv7O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