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论“撒旦的犹太教堂”

彼得·德里奥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一位教授,我尤其欣赏他针对中世纪的伪造文书进行的研究。最近,他在《快报》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到我在上期专栏里所写的那篇关于“撒旦的犹太教堂”的文章中,曾把上述表达方式归结为十九世纪反动作家的发明,或顶多是一些中世纪的教会领袖著作研究学者所使用的术语,而他则认为这种说法来源于圣约翰《启示录》的第二章第九节。他说得没错,实际上,当我还在写上一篇文章时,所有的报纸都明确提到了《启示录》。只是由于当时有人提到《锡安长老会纪要》中也使用了该说法,我才就此事发表我的观点。另外,我当时认为(现在也这样认为)在主教先生面前,把该术语归结为一种旧有的教士阶层的说法,要比归结为一句《圣经·新约》中的引文显得更加礼貌些。

然而德里奥教授认为由于圣约翰在写《启示录》时使用的是希腊文,因此“犹太教堂”一词在当时仅仅指“秘密集会”之意。他说:“不管你愿不愿意,黑手党只有在进行集会典礼时才能被定义为黑手党。”我想,如果把这句引文直接呈现给主教先生,他恐怕是不会高兴的。圣约翰所写的文字(按照皮耶罗·罗萨诺 的解释)含义其实如下:“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也知道那些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旦身边的一群乌合之众。”罗萨诺解释说那些自称是犹太人的人其实是希伯来人,因为圣约翰认为真正的以色列人都是基督徒。因此,《启示录》应该在反对犹太教论战的背景下阅读。

圣约翰本人也是希伯来人,因此,他自然有权批判他曾经的同教者 ——因为他们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大致说来,他认为《旧约》在《新约》中才能获得生命,而这个假设也构成了整个基督教的基石。不管你是否愿意,如果你是基督徒就应该相信这一点。曾热切期盼各种信仰融合的尼古拉·古萨 曾向希伯来人提出建议,如果他们肯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作为补偿,基督教会将会对所有基督教徒实行割礼。这当然是在希望各种信仰融合的圣火照耀下的一些美好而热情的想法。如果抛开一些生态问题(如何处置那成百万上千万的包皮)不去考虑的话,古萨先生的想法倒是非常令人敬佩,至少是为促进两种同根而生的宗教信仰的融合而作出的尝试。

尽管圣约翰用词的意图相当单纯,我们还是看到那场关于耶稣是否是救世主的争执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演变成了种族偏见和迫害行为(我似乎还记得)。自从那些伪《启示录》预言敌基督将从犹太人中诞生时(作者为某个署名“伊波里托”的人),这种情况就已经开始了。而纳粹分子所宣扬的排犹主义雏形也正是从这些关于千禧年之说的文章中逐渐演化而来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词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imbecille” [1] 一词的原意是指“衰弱的,没有权力的”(尽管德沃托 曾对这条词源学的解释表示怀疑),但丁和切科·达斯科利 也曾按这个意思使用过该词。但如果今天有人胆敢用这个词训斥一位身份很高但行走不便的老先生,那就很有可能遭到起诉了。这是由于当埃斯基罗尔 医生把这个词作为精神病学术语时,就让该词带有了明显的贬义(该说法摘自科特拉佐·佐里出版社出版的《词源学字典》)。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sinagoga” [2] 一词上。该词的词源学本义是指集会之场所,喻义是秘密集会,但该词很快就演变成了一种文学性的表达方式,特指犹太教教堂,并转喻为犹太教之类的含义。后来,由于大众排犹主义的影响,还有“混乱,嘈杂”等含义(参见《意大利语词汇》《德沃托—奥里词典》《津加雷利词典》等辞书)。

既然“犹太教堂”一词的含义曾经历如此之多的变迁,那么在十九世纪那些反动作家的言论中,这个词还会不可避免地带有更多的贬义。我认为,把“撒旦的犹太教堂”这一说法的含义,按照历史时期从古至今追根溯源地考察一遍是有道理的。词汇所代表的含义是由历史赋予的。否则,我们就不能把米兰大教堂称为“哥特式”教堂了,因为“哥特”的原意只能指“哥特人”。

如果在这个术语中,“sinagoga”一词指的是“蔓足纲囊胸目的甲壳动物”(我刚刚才从字典中查到这个含义),那么这些希伯来人倒是可以安然了。可这一切又跟黑手党有什么相干呢?

一九九二年

[1] 意大利文,当代字典对该词的解释为: 低能的 愚笨的 呆傻的

[2] 意大利文,当代字典对该词的解释为: 犹太教堂 nzlzTOvbaKHn1rHidEdTSMaRY3DmRw8+7e6zVyeqkdlmdEQrdgqQDK5rUjZfhs5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