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人指导我读书

我年轻时曾由衷地希望有个能人来指导我读书,因为我把大量时间浪费在那些无用的书上,而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就叹息不已。好在我后来得到了一些指导,那是我在海德堡时和我同住的一个年轻人给予我的。他叫布朗——是的,没错。

那时他二十六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就成了一名律师。他有点钱,在那个物价还未上涨的年代,足以过得舒舒服服,但他却觉得做律师枯燥乏味,决定搞文学,还到海德堡来学德语。我认识他有四十年之久,直到他去世。在前二十年间,他所想的就是以写作自娱自乐;在后二十年间,他所想的则是祈求上帝仁慈,再让他以写作自娱自乐。他写了许多诗,但他既无想象力,又无激情,耳朵也有问题 。他曾花好几年时间翻译柏拉图的对话录,且不说柏拉图的对话录大多数已经有人译过,我还怀疑他是否真的译出过一篇对话录。

他不仅缺乏意志力,多愁善感,而且还有点虚荣。他个子矮小,但脸长得很英俊,身材也很匀称,还长着一头鬈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神情忧郁,若有所思。看上去,他完全是人们想象中的诗人的那副模样。而当他懒懒散散地过了几十年,变成一个瘦弱、秃顶的老头后,他的那副模样又会使你把他当作一个常年蛰居书斋的大学教授。他神情淡漠,就像一个洞悉宇宙奥秘、深知人生虚无的哲学家,对一切都抱着怀疑和鄙视的态度。他逐渐花光自己的积蓄后,宁可接受别人的施舍也不愿去工作,所以他常常会发现,要勉强维持生计都很困难。好在他从未丧失过自信心,这使得他能够顺从地忍受生活的穷困潦倒,漠然地面对自己的一事无成。

我想,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可恶的骗子,而他的一生其实就是一场自我欺骗。但在他临死之际——如果他知道自己要死的话,而实际上他并不知道——我相信,他一定认为自己并未虚度此生。

确实,他很有魅力,不妒忌他人,虽然有点自私、不太关心他人,但也不是不近人情。尤其是,他具有真正的文学鉴赏力。我和他在海德堡的小山上一起散步时,他曾和我谈起过书与读书。他和我谈意大利、谈希腊,其实他并不了解这两个国家,但他却激发了我年轻的想象力,我于是开始学习意大利语。我以宗教皈依者的热忱接受他对我所说的一切。就是他要我仰慕的几本书后来表明并不值得仰慕,我也不想责备他。他刚来时发现我正在读从公共图书馆借来的《汤姆·琼斯》,就对我说,这书当然不坏,但最好还是读一读《十字路口的戴安娜》 。他当时是个柏拉图主义者,但他还是把他的一本雪莱 译的《会饮篇》 送给了我。他和我谈勒南 、谈纽曼主教 、谈马修·阿诺德 ,但他竟认为阿诺德有点庸俗。他和我谈论斯温伯恩 的《诗歌与歌谣》,谈论奥马尔·海亚姆 。他熟记很多四行诗 ,在散步时背诵给我听。我顿时被两种情绪割裂,一边是由诗句中伊壁鸠鲁式的快乐主义带来的热情,一边是由他背诵时的语调引起的困窘,因为他的语调就像助理牧师在昏暗的教堂地下室里念经一般令人昏昏欲睡。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你想做个有文化的英国人而不是一个英国市侩的话,你确实应该仰慕瓦尔特·佩特 和乔治·梅瑞狄斯。为此崇高目标,我非常愿意照他所说的去做。虽然这看上去好像不可思议,但我还是咯咯地笑着读完了《夏巴特的修面》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趣。随后,我就一本接一本地读乔治·梅瑞狄斯的小说。我觉得它们都很精彩,但没有我预想的那么精彩。我对它们的仰慕之心并非出于自然,我仰慕它们,是因为一个有教养的年轻人应该有所仰慕。我陶醉在这样的情绪中,也就不愿倾听内心的呼声,挑它们的毛病了。现在我知道,这些小说里有大量浮夸的言辞。但奇怪的是,当我重读这些小说时,我就会想起初读它们时的情形。对今天的我而言,它们仍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明媚的早晨、正在觉醒的才智,还有甜美的青春梦。所以,当我合上梅瑞狄斯的一本小说譬如《埃文·哈林顿》时,即便我内心认定它是那样虚假而令人气恼,那样势利而令人厌恶,那样冗长而令人难受;即便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读他的小说了,我还是会自我否定,最后还会承认,这是一本极好的小说。

另一方面,我在同样兴奋的情绪中读瓦尔特·佩特的书,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觉得,读他的书并没有使我产生愉快的联想,因而他的书并没有那些他自己不敢声称的所谓超凡之处。我倒发现他的书和阿尔马-塔德马 的画一样枯燥乏味。至于他的散文,有人竟然会敬佩,那也很奇怪。其实,他的散文写得既不流畅,又没有什么艺术感,而是像某个手艺一般的工匠在火车站餐厅墙壁上所做的镶嵌细工装饰。他那种蔑视日常生活、自命清高的绅士派头——简而言之,那种学究作风——使我感到厌恶。艺术应该以热情和力量来获得欣赏,不能因为害怕有人在公共休息室里吹毛求疵,就变成那种不冷不热、不死不活的所谓优雅。不过,瓦尔特·佩特是个彬彬有礼的人——我也就不再强烈谴责他了。我不喜欢他,不是因为他这个人,而是因为他代表了文学界的一种可憎的普遍现象:那就是自以为有文化而自视甚高。

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性格的影响。如果文化不能使人品格高尚,不能使人力量倍增,那就一无用处。文化的目的在于人生,不在于美,而在于善。不过,就如我们所知,文化也常常使人自以为是、自鸣得意。有谁没见过某学者在纠正他人的一处小小的引文错误时的那种洋洋得意?有谁没见过某鉴赏家听到不同意见时的那种鄙夷神情?读一千本书并不比耕一千亩地更有价值,评论一幅画并不比修一辆汽车更有意义。每个行业都有专门知识,股票经纪人有专门知识,技工也有。知识分子有一个愚蠢的偏见,就是以为只有他们的知识才是知识。其实,真、善、美并不专属于有钱、上名校的人,也不专属于整天泡图书馆或经常出入博物馆的人。就是艺术家,也没有理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如果艺术家认为自己的知识比别人的知识更重要,那只能说明他浅薄;如果他不能平等而愉悦地对待他人,那只能说明他愚蠢。 +StHVDo8/3JZ3c45/IkkgC7UDnJb8//2OJ5BHP+BN2dGvqAyuO/0/igbO4DqSd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