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愿景旅程:
五个我与五种使命

新冠肺炎猖獗之时,微信朋友圈有人感慨:人生在世,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立地为人,有三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千秋史册,有三不饶:误国之臣,祸军之将,害民之贼。读圣贤书,有三不避:为民请命,为国赴难,临危受命。

不同思维层级的“我”,会有不同的势能和跃迁力。从人生旅程到使命愿景、从世俗到精神、从小我向超我的改变,按照人生价值的高低,从低到高,对应人的生存发展,排列有“我”的五个思维层次:废我、小我、中我、大我、超我,分别对应赖活、工作、事业、使命、奉献。

废我,求赖活,作死的活法,不承担任何责任,拒绝任何压力;为逃避责任和压力可以去死,不愿有担当地活;及时行乐,无底线的自由,以本能和欲望而生存,行尸走肉,是活着的死人,搞不清楚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小我,能工作,就是为了自我长期生存或者养家糊口而日夜劳作。无论愿意不愿意,无论喜欢不喜欢,每天都要劳作换钱。不清楚对世界而言,自我独特的价值何在。

中我,有事业,经历不同的行业与工作后,发现了自己兴趣或者喜欢的、能投射自我人生价值的、有人生意义的工作;这个工作带来收入、给予生活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同时带来些许成就感,进而有源自内心的、自我实现者的快乐。

大我,担使命,作为一个人、人类中的一员,在地球上、在生命终结之前有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或者重大任务。使命和使命感,是每个人真正人生快乐的源泉。如从没有觉得活得很有价值,这揭示从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超我,愿奉献,坚守使命,为了人类、民族的利益,随时准备,并作出贡献。那些自我加冕的真正使者,才能体验到作为一个人的真正意义:遵从永恒的大道,在人间弘扬实践真理!

就“使命愿景”而言,其又可以划分成五个层次:

无信:不信使命,拒绝或没有使命,随波逐流;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

信条:信条使命,即以所相信的条约规定,实现团队、群体的整体或者某个单一目标。如公司、企业、社团等。

信念:信念使命,即以哲学、主义、理论作为信念,实现一个地区、国家、民族整体或者某一目标。

信仰:信仰使命,实现世界、全人类之整体或者某一目标。

真理:真理使命,以实现人生生命意义、超脱生死、终极永恒目标。

世俗的使命就是“仁”,超凡脱俗的使命就是“道”。

“仁”是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核心概念,既简单,又很难被人们深刻理解。

在古代,颐指气使的头领或者高高在上的帝王,在以第二人称使唤下人或者奴才时,常称呼“尔”等;而在一般情况,人们相互平等的简单直白表达,则为“你”;而在对前辈和上级表示尊敬时,称呼“您”。“尔”比“你”少一个“人”字旁,而“你”比“您”则少一个“心”。由此可见仓颉造字之精确和玄妙!

而“仁”,所要表达的不是“你”或“我”或“他”,而是包含并超越“你”“我”“他”,是表达人与人的关爱,“仁”在字面上是两个人组成的一个最小的单元,其含义既不是简单无我的存在,也不是简单无你、无他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我的、包括我以外的人和我的共同存在。这个存在可以是两人的“仁”、三人的乃至万人的“仁”、亿人的“仁”,民族的“仁”、国家的“仁”、人类的“仁”。人和,就是为仁;我和我的祖国,就是仁。所谓仁,就是我和我以外,人是社会的动物,因为单独的我难以存在。使命就是被赋予或者自我赋予的一生“成仁”的追求和责任。

使命可大可小,可高可低,但幸福的人生必须有使命,幸福不应是获取,而应是给予,和给予后获得的馈赠。使命担当的层次中,要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做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人生的目标不在流芳百世、惊天动地、经天纬地,而在于感人至深、惠及众生、不虚此生。

如果放眼极目,你的周围也都是土丘,你的使命目标仅仅是一个土丘,那么你的终点最多也只能是土丘。所以,要对世界有所奉献、贡献,得有大格局、低身段,不是小聪明、小伎俩。得以身边的优秀者、大师们为坐标、为榜样,以宽广的心胸、厚重的积淀、求实创造的能力去超越他们。老子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才是后学者应有的气度和风范。而小处入手,就是告诫,要集中精力、聚焦资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大”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无数的“小”汇聚而成。因此,坚持从小处做起,杜绝“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是关系到人们能否最终“成其大”的关键。

使命不在于层次高低,而在于有否使命担当以及使命本身的善恶丑美。使命不仅仅能体现在伟人、圣贤身上,不仅仅在研究者、创造者身上,也在千万普通劳动者的身上。使命在普通劳动者的进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鲁班技艺精湛,庖丁“游刃有余”,工艺匠人的特质,能经历大时间跨度的高质量保证考验,如耐心、缓慢、坚持、少量,靠的是使命感。将手艺看成是使命、信仰承载工具的虔诚工匠,就会成为大师。工艺巨匠的精神就是用脑聚精会神,用手精妙绝伦。日本在此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他们对待职业和劳动恭敬诚恳,对待工艺规范严格端正,视待手中产品超凡如神。有人说:“工艺之美,是秩序之美……丑陋的工艺是丑陋社会的反映。”

只有“上帝”才能造物、造人,因此造物,就是“缔造”“帝造”,能造物者就是缔造者,就是“上帝”。工匠靠出神入化赋予产品以精神、以感情、以超越而获得人生尊严,并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一个顶尖工匠背后,是技艺和态度的双重修炼。好的作品、产品的背后总有信仰、使命等精神因素的存在,如感情、道德甚至宗教的存在。光光是看重钱财、欲壑难填的渴望是不可能产生大师级工匠的。身怀绝技的技术工匠,善于以无法模拟的精湛技艺与独特手工技术,把各类产品做到精细专深,在认知大就是美的同时,也认知小就是美。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生命短暂,不能空手走过,必须对使命倾注深情。以便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会为因你而改变而感动的人和事而自豪。

使命使人忘却生死,精神永驻。2019年古迪纳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97岁,他说:我才90多岁,我要到102岁再退休,我还有时间继续做,我要在离世前解决目前这个难题。赵慕鹤75岁当背包客,93岁当义工,98岁考上硕士,坚持练习书法100年,105岁还在考博士。可见,人需要透过外在,反观内心,强大自我。

使命是能使普通人无惧生死、作出巨大奉献的惊人力量源泉。艾琳娜·森德勒只是个普通的波兰华沙的护士,冒着生命危险偷偷从纳粹隔离区运出而保住2500多个犹太孩子的生命,通过伪造证件和天主教会的帮助,隐藏这些孩子,结果被纳粹判处死刑然侥幸逃脱。二战后五十四年间她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从不声张自己的奉献,从未讲起救人的故事,直到被人偶然发现,而获得迟到的荣誉。在走完98岁一生之际,她留下了临终的话:“我从未将自己看成英雄,那些被救出的犹太孩子,已经证明了我在世上的价值,但这并不是值得赞扬的理由。相反,我总是受到良心谴责,我做得并不够,也许我可以救更多的人,这一遗憾将伴随我终生。”其经历诠释了老子的箴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3gbvlgTOzdGEIok5ETzwiLFkQlovLHc5B1vSHPTwAc2Oab3IA28PShiW4DodH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