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绰的遗产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民族矛盾和民族融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民族关系处理不好,往往会导致国家衰亡,比如曾经强盛一时的前秦和北魏,尖锐的民族矛盾是他们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北方王朝,无不在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怎样解决民族矛盾,这也是摆在所有多民族王朝统治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宇文泰为这道长期困扰历代统治者难题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苏绰在提出“六条诏书”之后,又提出了十二条新制,最后又扩充为二十四条。苏绰的改革,是以发展经济为重心,这也是当时西魏最急迫的。

然而,光是把钱袋子充实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没钱肯定不行,但光有钱也是不行的。就像后来的宋朝,国家和民众都富得流油,还不是经常被契丹、女真、蒙古攻打吗?

宇文泰深切知道,乱世的唯一生存之道,就是要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因此,西魏王朝接下来的改革重心必须做出调整,必须由经济建设转向军事改革。当然,经济建设也不能丢,必须二者必并举,缺一不可。

当时的西魏军队,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兵源不足;二是,战斗力弱。如果追根溯源的话,造成这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民族矛盾。

公元543年,东西魏在邙山发生大战,这就是邙山之战。这场战役,西魏大败,兵力损失严重,让兵源本就不充裕的西魏军队陷入无兵可用的地步。

事实上,西魏早期的军队,以鲜卑人为主,同时还有匈奴、敕勒、羌胡等民族,汉人很少,即便有也是胡化的汉人。这样光靠胡人打仗,兵员自然是越打越少,而关中本就是汉人的地盘,根本没有足够的胡人兵员。

于是,西魏军事改革就这样提上了日程。

负责改革的人选依然是苏绰,然而,苏绰这次却辜负了宇文泰。

苏绰自从受命改制以来,就没日没夜地疯狂工作,最终积劳成疾,患上了气疾,也就是肺痨一类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于这次的军队改革,苏绰正准备继续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仅仅是拟定了改革纲要,就撒手人寰了。

苏绰遗体出殡的时候,宇文泰扶棺痛哭,悲恸欲绝,以酒洒地。由于苏绰一生为官清廉,宇文泰为了尊重苏绰,归葬家乡时便只安排了“布车一乘”,最后又亲自为苏绰撰写祭文,以示哀悼。

人世间有一种默契,叫作惺惺相惜,苏绰和宇文泰这对君臣,便是如此。

苏绰虽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改革大计依然要进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苏绰的一番心血。于是,改革的重任最终交到了苏绰的助手手中,此人将接替苏绰继续推行改革,此人名叫卢辩。

卢辩,出身于范阳卢氏,太学博士,是个地地道道的儒生,儒学积淀非常深厚。宇文泰选择他是有道理的,因为宇文泰和苏绰共同拟订的第一个改革方案,就是要恢复周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汉化改革。

前面说过,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最终让北魏王朝自掘坟墓。但其实,汉化并没有那么可怕,汉化也并非错误。从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历史来看,汉化其实是历史的主流和趋势,推行汉化是顺应历史大势的,也是解决社会民族矛盾的最佳方案。

只不过,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于激进,用句不太文雅的话来说,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因此,汉化是一柄双刃剑,玩得好可以走向强盛,玩过头了就会自取灭亡。

这套周礼改革方案,究竟是谁贡献最多,从目前留下的历史文献中已经很难判断了,但是绝对不会超出宇文泰、苏绰、卢辩这三人,而且必定有苏绰的名字,我们姑且就当是三人合力的智慧结晶吧。

苏绰是一位有非凡政治才华的人物,他也是一位被低估了的政治家,他的能力绝对不低于后来“房谋杜断”(唐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然而,苏绰的政治才华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知道。人们都知道诸葛亮以及他的“隆中对”,可是又有几人知道苏绰以及苏绰的“六条诏书”呢?苏绰的政治才华长期以来被历史淹没,实在令人惋惜。 Yn8c/DkPrs8cBN9+cIq/+PRb52y+l5obmqacSSD5aLWwgxa0TPKfnwAvwzj/Nc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