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都北京西城区广安门火车站附近,一个方圆大约8.2平方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就是一千多年以前大唐帝国的幽州城。
当年发动叛乱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在这里起兵造的反。安禄山、史思明父子相继失败之后,这里变成了大唐强藩卢龙镇的总部所在地,依然是个时时出事的新闻热点地区。比如,本年度的六月(高骈在成都大开杀戒的同月),卢龙镇发生重大人事变动,首领换人了。
所谓藩镇,有时也被称作方镇,最早出现在玄宗年间。当时为防御周边族群,在大唐的北方和西南边境设置了著名的天宝十镇。那时藩镇数量并不太多,区域仅限于相对落后的边疆地区,独立性也仍然有限。谁知在安史之乱开始后,大唐中央军连战连败,不久就丢失了洛阳、长安两京,玄宗皇帝在仓皇出逃途中,被迫饮鸩止渴,在中原内地“分命节帅以扼要冲”,并且大规模放权,下诏准许各地节镇自募军队,自调兵食,自署官吏。从此以后,藩镇变成了军政一体、独立性很强的“特区”,并且越来越多,遂渐遍布全国,致使“特区”不特。最后,唐王朝的中央直辖区只剩下两京附近的一隅之地。
藩镇的首领一般是节度使,如卢龙镇就是如此,有些藩镇级别不够,首领又称防御使或观察使等,有时还会出现另外一个名称“留后”,这不是正式官名,而是代理节度使或代理防御使的意思,表示自发上台,尚未得到中央承认的非正式首领。
如今新上任的,就是一位未经中央任命的“留后”,大名李茂勋(本书还会出现一个李茂勋,大家可以称这位为“李茂勋一号”)。不过不要被这个汉人味十足的名字给骗了,其实就在三十年前,他还是回鹘阿布思部落的一个小头目,肯定不姓李,甚至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他的原名。后来回鹘的乌介可汗被当时的卢龙节度使张仲武打败,这个小头目没同他的多数族人那样西迁,而是投降了张仲武,变成卢龙军将领。积累一些功劳后,他受赐如今的姓名。
卢龙的前任节度使名叫张公素,因为上任之后,表现暴戾,致使支持率下降,而不支持率骤升。与此同时,卢龙老将,李茂勋的上级领导,纳降军使陈贡言的人气度正高,被士卒视为新节度使的理想人选。
于是,心怀叵测的李茂勋认为机会难得,暗杀了陈贡言,然后打着他的旗号,率军直扑幽州。张公素出战,因为军心不附,被李茂勋打败,连幽州也不敢回,便弃军逃往长安。等叛军进了城,幽州人才知道来的不是陈贡言,不过这也没什么,大家将错就错,李“留后”顺利上任。
按照大唐帝国在高宗永徽年间制定的《唐律疏仪》,里面有十项罪行被认为是极其严重、不可赦免的,即所谓的“十罪不赦”。
其中第一条为“谋反”,“谓谋危社稷”,意指策划、实施推翻现有政权。
第九条为“不义”,“谓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见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及闻夫丧,匿不举哀,若作乐,释服从吉及改嫁”,简而言之,下级官员杀害上级领导,就是不义。
总之,按大唐律法,李茂勋的行为已经同时触犯了两条“十恶”大罪,可以这么说,性质非常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怎么严惩都不过分!
但是,在长安方面得知卢龙镇发生的这次“谋反”加“不义”的恶性事件后,大唐朝廷却显得极为淡定,表现完全不像是自己国内发生的事。
不久,朝廷发下的旌节送到了幽州,李茂勋只干了两个月的留后,就转正为节度使,非法的“反对派”没遭遇任何麻烦,就变成了中央承认、合法注册的“执政当局”。
没天理是吧?没王法是吧?不过,你如果了解到,这时距离大唐朝廷上一次“尊重卢龙人民的选择”,让张公素张留后转正为张节帅,才过去三年零三个月,就不会大惊小怪了。就是嘛,李茂勋固然不是个东西,也不见得会比张公素更不是东西,就算他真比张公素更不是东西,朝廷又能如何?
大唐帝国早已患上了一种被称为“藩镇割据”的不治之症。其病状,很像日剧《一公升眼泪》中,女主角池内亚也所患的脊髓小脑萎缩症,即大脑慢慢失去对身体各部分的控制,最初只是手脚不灵便,渐至半身不遂,最后连说话的能力都丧失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治疗得当,顶多是症状偶有改善,不可能被真正治愈。不过,在天下大乱的导火线被黄巢正式点燃之前,这个进程并不算快,在乾符二年时,朝廷对大多数藩镇仍有相当的控制力,像卢龙这种差不多相当于外国的藩镇仍属少数。
总的来看,朋友们可以将大唐的藩镇近似看成东周时的诸侯国,在黄巢起义以前,大家的冲突基本上点到为止,这是大唐的“春秋时代”。到黄巢起义以后,彼此之间开始了真正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进入大唐的“战国时代”。因为在未来的数十年间,它们将成为神州大地上的真正主角,所以在下觉得,虽然可能略显枯燥,但在讲述未来的故事之前,最好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几个最重要的“大唐诸侯国”。
先介绍一下几位老牌明星吧。
魏博镇,老资格的割据者——“河朔三镇”之一,由安史叛将田承嗣建立,堪称天下至乱之源,曾多次领头和大唐中央政府对着干。总部魏州(今河北大名),辖区包括魏、博、相、澶、卫、贝六州,大致相当于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北部一部分。地方富庶,人口较多,民风强悍,军力不俗,在诸藩中属于强镇,本年节度使为韩简。
成德镇,“河朔三镇”之一,由安史叛将李宝臣建立。总部镇州(今河北镇定),辖区包括镇、赵、深、冀四州,大致相当于今河北中南部。成德原为强镇,但自从易、定二州分离为义武镇,沧州分给义昌镇之后,实力大衰,变成三镇中的软柿子,在天下诸藩里边算中等。可能正因为实力不够强,它在三镇中对朝廷最为友善,内部也相对最稳定,本年节度使为王景崇。
卢龙镇,也称作幽州镇,“河朔三镇”之一,由安史叛将李怀仙建立。总部幽州,辖区包括幽、檀、蓟、妫、涿、莫、瀛、平、营、顺、儒、新、武,共十三州,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北部、京津地区以及辽宁西部。在三镇中领土最大,超过了魏博镇与成德镇之和,但富庶度稍差,是当时最强的藩镇之一,本年节度使先为张公素,后为李茂勋。
明星也是会过气的,所以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身处聚光灯中心的藩镇并不是它们,而是下面两个。
宣武镇,总部设在汴州(今河南开封),辖区包括汴、宋、亳、颍四个州,大致相当于今河南东部一部分和安徽北部一部分,本年节度使由宰相王铎兼任。宣武镇因地扼大运河与黄河的交汇之地,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是江南财帛输往关中的重要中转站,对朝廷意义重大,但所相邻的四面藩镇都不算弱,且四面无险可守,是所谓的“四战之地”,在当时诸藩镇中基础实力只能算中上。在乾符二年时,还很难看出它将在今后约两百年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河东镇,总部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又称晋阳,辖区包括太原府与朔、岚、汾、代、忻、仪、石、沁,共一府八州,大致相当于今天山西中部与北部的大部分,地方广大,兵力强劲,为诸藩镇中的强藩。这里曾是大唐帝国的龙兴之地,不知是否真的因为有王气所聚,它在未来的年岁里,又一次次成为新王朝的培育基地。河东镇本年节度使为萧邺,将来的各种风云变幻,与他毫无关系。
一幕剧情错综复杂的大戏,不是仅靠几个主角就能演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要配角也值得一提。
忠武镇,总部许州(今河南许昌),辖区包括许、陈、蔡三个州,大致相当于今河南东南部,本年节度使为杜审权。在影响了五代时期的藩镇中,忠武镇是个有点独特的地方,它辖区不大,约为大唐的百分之一(此时大唐的州、府总数在三百个左右),也从未成为强镇。但这里曾是三国时曹魏王朝龙兴之地,可谓卧虎藏龙。将从这里走出的风云人物,数量颇为众多,今后将一一认识。
淮南镇,总部扬州(今江苏扬州),辖区包括扬、楚、滁、和、庐、舒、光、安、沔、泗十州,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的中部以及河南一小块,是大唐最大且最富的藩镇之一,本年节度使为刘邺。几百年前,曹操与刘备在许都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头一个便说:“淮南袁术,兵精粮足,可谓英雄?”以袁公路的草包程度,就因为占有了淮南,便得到了一个“英雄”候选人的名额,可知这块地方,在东汉末年已经很发达了。到了唐朝,淮南发展更为迅速,扬州已成为富庶的代名词,得到它便意味着拥有雄踞一方,甚至逐鹿天下的资本。
西川镇,总部成都府,辖区包括成都府与戎、眉、茂、彭、雅、蜀、嘉、汉、黎、简、邛,共一府十一州,相当于今四川中部,是“剑南三川”(指西川、东川、山南西道)中最大、最强的藩镇,本年节度使前面已介绍过——声名赫赫的高骈高大帅。自古以来,素以山川险固著称的巴蜀,便是军阀割据于乱世的最佳选择,而要控制巴蜀,必先控制西川,对即将到来的五代时期,自然也不例外。
凤翔镇,总部凤翔府,辖区很小,只包括凤翔府和陇州,共一府一州,相当于今陕西西部一小块,本年节度使由宰相令狐绹兼任。论基础条件,凤翔镇可谓又小又穷,但由于它紧靠长安,加上一些复杂的历史因素,凤翔节度使常常成为关中诸镇的领袖,其影响力一般都会越过凤翔府,成为左右朝廷政局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好了,我们已经拜访了在875年时,大唐这座外表依然巍峨的“帝国大厦”,看过它的地基,认识了它的业主(僖宗李儇)和物业公司代表(田令孜),以及几位大厦维护人员(杨知至、卢携、高骈、李茂勋),还简单参观了其中几个房间(藩镇)。想来已经清楚,此时的大唐帝国,已经不再是那个曾让中国人无比自豪的大唐,不再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大唐,它在不久的将来轰然倒塌,并不是出人意料的事!
序幕已经拉开,就让正剧上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