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原始人的不死信仰

在人类的早期阶段,死亡问题总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原始思维中,原始人往往凭借古老的“灵魂”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宗教、神话的形式拒斥死亡。原始死亡观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对死亡顽强的反抗和坚定的否定。实际上,“对原始人的思维来说,要想象自然死亡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原始宗教神话关心的,与其说是死亡,毋宁说是不死,神话就是关于不死的信仰。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神话可以被解释为就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其蕴涵的“对生命的不可毁灭性的统一性的感情是如此强烈如此不可动摇,以致到了否定和蔑视死亡这个事实的地步”

以原始宗教神话形式表现出来的原始死亡观的基本观点可集中概括为:

第一,否定死亡的必然性。

可以想象的是,原始人肯定会经常碰到人的死亡现象,但那时的人们并没有人固有一死的必然性的认识。相反,在他们看来,死亡只是一种很偶然的现象,死亡没有必然性。

原始时期,许多神话故事都以某种方式回答了死亡的起源问题。这些死亡起源的神话实际上大都反映出原始人的死亡偶然性的观念。在有关死亡的神话中,许多原始部落认为,人原本是不死的,死亡不是不可避免的。人的死亡的发生都是由于某个特殊的事件,是一种偶发性事故导致的。比如,有的是恶魔所致;有的是由于手持不死赠品的使者传错了神的旨意所致;有的是使者中途的耽误而延误了时间所致;还有的是人类祖先的愚蠢选择所致;更有的是人类祖先的犯罪而致。

在澳大利亚、中亚、西伯利亚及北美,很多死亡神话把死亡与恶魔联系起来。在这些神话中,死亡是由创世主的敌人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古代社会大多数神话把死亡看成是一件很荒唐的事,如最早的祖先一次愚蠢的选择导致了人类的死亡。例如,在非洲流传的一个故事讲:上帝派变色龙给人的祖先送信,说他们将长生不老。又让蜥蜴送信,说他们必定会死。而变色龙沿途耽误了时间,让蜥蜴抢了先,蜥蜴把口信传达完后,死亡便来到了人间。

一则印度尼西亚的神话说,创世之初,天与地很近,创世主用一根绳子把他给人类的礼物吊起来。一天,他吊起一块石头,但人祖不想要它而要别的,上帝就收回石头。不久,又吊下一根香蕉,人祖就非常高兴地接收了。这时,祖先听到了从天上传来的声音:“因为你选择了香蕉,所以,你们的生命会如香蕉一样,会死去。如果你们选择了石头,你们的生命会像石头一样,永恒不朽。”

《圣经》的“创世神话”也可看作是一种原始的死亡解释。蛇因为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智慧树或善恶树),被上帝罚为用肚子行走,终生吃土,而亚当和夏娃从土而出(用泥土捏造),又归于尘土。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创世神话:人本来可以不死,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受蛇的诱惑,不背叛上帝,即不吃善恶之果;二是即使吃了善恶之果,变得与上帝一样知善恶,但如果他们同时又吃了生命之树的果子,他们也会像上帝一样长生不老。不幸的是,人虽然像上帝一样有智慧,却难免一死。

伊甸园

第二,否定生命的终极性。

总体上讲,在原始人那里,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绝对终结,他们对人的不可毁灭性抱有非常坚定的信念,这可从几个方面来印证:

其一,相信“死人活着”。就“死亡”一词来说,原始人对它的使用就极为讲究,要么用在敌人身上,要么在否定的意义上使用,但从来不正面用在自己的部落上。在具有典型意义的古埃及金字塔经文中,就找不出“死亡”的符号。经文中从头到尾起支配作用的符号传达的是对死亡的执着的、坚定的否定和反抗。可以说,金字塔经文“是人类最早的最大反抗的记录——反抗那一切都一去不复返的巨大的黑暗和寂静。‘死亡’这个词在金字塔经文中从未出现过,除非是用在否定的意义上或用在一个敌人身上。我们一遍又一遍听到的是这种不屈不挠的信念:死人活着。”

埃及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原始人都相信,人死后,总有一部分永远保留下去,或以另外的形式继续存在,如以幽灵、游魂的形式活着,或者再生。默多克、布留尔、卡西尔等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都表明,原始人几乎都相信人死后依然以幽灵的形式继续活着,或混在活人的社会中,或活在另一个世界上。大量的人种学材料也已证明,原始人有许多与游魂打交道的方式。比如说,对于亲近的死者,生者总是尽他们的全部力量使灵魂留在自己的身边:死者常常就被埋在作为它永久住所的宅第内,这样,死者的精灵成了看门神,而这个家庭的生命财产就依赖于它们的帮助和恩惠。因此,亲人们在去世时常常被恳求不要离去。中国的祖宗崇拜就认定:“死者与家族联结的纽带并未中断,而且死者继续行使着他们的权威并保护着家族。他们是中国人的自然保护神,是保证中国人驱魔避邪、吉祥如意的灶君……正是祖宗崇拜使家族成员从死者那里得到庇护从而财源盛隆。因此生者的财产实际上是死者的财产;固然这些财产都是留存在生者这里的,然而父权的和家长制权威的规矩就意味着,祖先乃是一个孩子所拥有的一切东西的物主……因此,我们不能不把对双亲和祖先的崇拜看成是中国人宗教和社会生活的核心。” 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祖宗崇拜最好不过地确证了死者不死的观念,难怪卡西尔把中国人的祖先崇拜看作是标准的祖先崇拜,是研究人类祖先崇拜的范本。相反,对于那些死去的坏人,溺死、吊死或其他方式暴死者,其幽灵往往会变成恶鬼、厉鬼,四处徘徊并加害于人。为了防止死者的魂灵重返他的故居或者是重返人间,生者总是千方百计使灵魂远离自己。如在古印度、缅甸、印度群岛等地,当女人怀孕或分娩中死去时,人们相信她的幽灵会变作恶鬼,这个鬼会返回来折磨她的丈夫和家庭。为了阻止这类事情发生,较温和的做法是在死者死去的地方钉上钉子,严厉的做法则是在死者的眼睛或头上钉上钉子。还有的甚至在死者眼睛中撒上胡椒、辣椒或是在死者上路时,在路上设置路障,在其灵柩后抹灰等等。总之,以各种方式弄残死者的尸体或迷住死者的眼睛,使恶鬼不能走路,使亡魂忘记回家的路。

其二,相信死而复活。由于相信人死后继续以另外的形式存在,所以,原始人认为,“死人”同活人一样有感觉能力。如死人会以别的某种方式与活人交流沟通,他依然具有人的意识、欲望和渴求,在一定的条件下,他还可复活、再生。古代埃及人关于“永生”的神话、“死神”神话与信仰最为典型地体现了原始人的这种观念。在古埃及神话中,死神即奥西里斯(也译奥赛里斯)的神话是众多神话中最重要的神话之一。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叫奥西里斯的英雄,其父是地神,其母是天神。他原是农业、植物生长与丰产的保护神。他有一个弟弟塞特居心不良,要阴谋害死他夺取他的王位。有一天,塞特举办晚宴,邀请奥西里斯参加。中途,塞特拿出一只漂亮的大箱子,让赴宴者躺进去,说谁躺着最合适,这个箱子就送给谁。在场的人一一去试,但都不合适。轮到奥西里斯,当他刚一躺下,塞特与其同谋者就立即关上箱子,并把箱子扔进了尼罗河。奥西里斯遇害后,他的妻子也是其妹妹伊西斯找回了他的尸体。塞特知道后,又将奥西里斯的尸体剁成14块,扔到不同的地方。他的妻子历尽艰辛又从各处找回了丈夫的尸体,埋藏起来。后来,奥西里斯的遗腹子荷拉斯长大成人,为报父仇,他打败了塞特,还和母亲一道将奥西里斯的尸块拼凑起来,做成木乃伊。在神的帮助下,奥西里斯复活了。但是,奥西里斯不是复活在人间,而是复活成了冥世的国王,审判死人并保护人间。由此,在古代埃及人那里,死神奥西里斯不仅是仁善之神,而且还是主宰永生与复活大权的大神,是最受古埃及人崇仰的大神之一。

埃及神话中的死神奥西里斯

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公元前1333——公

图坦卡蒙法老纯金棺椁

古代埃及人相信人死而复生,除了笃信死神外,还在于他们认为人的身体中本来就包含有各种永生的成分,这些就是不死的灵魂。这些成分共分五种:一种灵魂叫“巴”,永远活着的意思,其形象是一只人头鸟。据说,人死之后的祭祀仪式,就是帮助转化为“巴”,离开躯壳,升入天界。第二个灵魂叫“卡”,它是每个人出生时就寄居于体内的神秘的偶体,是人的监护神。“卡”与人同形同貌同在,但人将死之时,“卡”会先到“来世”去。埃及人坟墓中放入大量的随葬品就是供“卡”使用的。第三种灵魂称为“伊卜”,就是心脏,是情感的中心,也被认为是每人的良心,具有辨别善恶的能力。第四种灵魂是“阿赫”,是人死后才能得到的一种神性和超自然能力。第五种灵魂称作“喀哈特”,就是人的躯体。躯体尽管会腐烂,但是,经过涂抹香油等适当的方式持久保存,它与“巴”、“卡”一起,死后也获永生,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埃及人盛行木乃伊葬的根本原因。

尽管世界各民族有着极大的差异性,但有关死亡与复活的模式却极为相似。实际上,对不死性的否定和对生命永恒性的追求是所有原始复活神话的核心思想。“死而复生”这一个古老的神话母题,广泛地存在于巴比伦、叙利亚、弗里吉亚、埃及等东方民族以及爱琴海沿岸和海上诸岛的民族之中。除了古埃及的复活神话外,中国的刑天神话与精卫神话、古希腊的阿托斯与帕耳塞福涅神话、印第安人的熊人神话、巴比伦苏美尔的伊南娜神话等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同一主题:生命是永恒的,死亡是暂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原始人以原始宗教神话的方式否定了死亡,拒斥了死亡,战胜了死亡。

其三,相信万物有灵。万物有灵是原始人主要的观念和最基本的信仰。“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之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 原始人凭直观的感受和梦境的影响,把梦中见到的自己、他人或死人看作另一个存在,即灵魂的存在。这样,他自己的存在被认为是双重性的:在同一时刻里,他是作为一个有生命、有意识的个人而实际存在着;同时,自己又作为一个可以离开身体的、单独的灵魂存在。进而,把这种朦胧的意识推广到一切客体上,认为电闪雷鸣、飞禽走兽、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都有灵魂,由此自然事物和自然力量都被人格化了,这就是万物有灵论。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产生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灵物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就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神话。

冥王称量心脏

其四,否认死亡的彻底断灭。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志学等众多学科研究表明,随葬是古代原始社会普遍盛行的风俗习惯。其渊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伴随着墓葬的出现而产生的。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了墓形大小和随葬品多寡的差别,厚葬之风逐渐形成。按照这种习俗,人死以后,他生前所使用的东西以及他死后需用的东西,要么焚烧,要么放进坟墓里。这样做的目的是相信他在另一个世界需要它们,可以享用这些东西。

随葬又称殉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或活人随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大体上说,史前时代的随葬品依功能基本上可以分为生活用具、装饰品、生产工具、礼仪性用品等几大类。生活用具有陶、石、骨、木等器具。装饰品主要包括骨珠、牙饰、陶环及发笄等,这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墓葬,到新石器时代各文化中均较为流行,生产工具有骨、石、角、蚌、陶器等等,其中最多的是石器,有斧、锛、铲、镰、凿、刀、锥、锉、针、匕、矛、镞、磨盘、磨棒等等。礼仪性用品是与身份、等级、地位相关的用品,例如象征神权、王权、兵权的玉钺(或斧)、玉琮、玉璧等物都属此类。除此之外,新石器中、晚时期墓葬中,还广泛发现有猪、羊、狗等家畜动物随葬的现象。一般来说,因时代、地域和文化等的不同,随葬品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也是考古学断代、文化类别、地域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

玉珠饰

玉璧

玉龙

玉花鸟纹梳

在以活人陪葬的丧葬习俗中,陪葬的往往是死者生前的妻妾、侍仆,也有用俑、财物、器具等作代替品随葬。《墨子·节葬下》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据考证,早在龙山文化时期(约五千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人殉现象。而殉葬制度盛行是殷商时期。考古发现,商朝男女贵族墓葬中都有大量的人殉。殷、周君王死后,其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悉数埋到坟墓中。从已经发掘的古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殷墟侯家庄商王大墓中就有164具殉葬者的骸骨。在河南安阳发掘的奴隶主墓葬中,小的墓葬有几个、几十个人殉葬,大的墓中多达二三百人殉葬。这些人中有武士奴隶、驾车奴隶、养狗奴隶等等。他们或被杀死后殉葬或被活埋殉葬。活人殉葬是奴隶社会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

殉葬

殉葬坑

其五,相信灵魂不死。灵魂观念是原始人最主要、最普遍的观念。据词源学和词义学的考证,在古希腊文中,“灵魂”称为“Psyche”或“Noos”。Psyche原指肺或呼吸、气息,后变为灵魂、精神或神灵。Noos即后来的Nous,意为有意识的心灵。英文的“心灵”(Mind)就是从“灵魂”(Soul)演变而来。这一演变过程是从线形文字乙碑到梭伦改革完成的。其实,古代各民族都有灵魂的观念。我们称之为“灵魂”的,古罗马人叫“普纽玛”,印第安阿尔衮琴部落人称为“奥塔赫朱克”,阿比彭人称作“洛阿卡尔”,祖鲁人则叫“吞吉”。

在灵魂观念的信仰体系中,灵魂被设想成类似于空气或气息一样的东西,它寄居在人的躯体之中,又可逸出身体之外,游荡在空气中,或寄存于树木、山野或各种动物的身上。虽然原始人知道活人和其尸体的明显区别,但他们执着地相信,“死人活着”,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转换。

这种灵魂信仰从根本上将统一的人二重化:一个是看得见的、活生生的、肉体实在的人,另一个是看不见的、无形无象的心灵或灵魂的人,这也就是相信两个实体世界的存在:可见的、可触的实体世界与不可见的、不可触的、“精神的”世界。可以想象的是,原始人的思维是不可能去自觉地把握后一个世界体系,他们只能凭着直观、想象、猜测、类比、隐喻去比附这后一个世界的神秘。为了进一步认识并描述这一神秘世界,原始人举行了克里普克和普特南所说的“命名式”,即给所谓的灵魂世界安名立姓,于是产生了“心”“心灵”“灵魂”等各种各样的心理词语。

在中国的原始民间信仰中,灵魂往往与神灵或鬼魂联系在一起。鬼源于魂魄的观念,魂魄象征天地之气,魂属于阳,来自天,主精神;魄属于阴,来于地,主形体。魂魄相合则生,相离则死。人死时,魂归于天,成神,魄归于地变鬼。可以说,神是高级的鬼,鬼是低级的神。鬼没有神那么高超的威力,也不是任何人死后都能成神。但人无例外地都会变成鬼。人死变鬼,从阳世转入阴间,在阴间受苦或者享福,这是从远古以来,甚至到今天,中国民间流行的基本信仰。他们不相信死亡是人的生命的终结,不相信人最终会沦为虚无。他们有意无意地相信,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人死后就转入这一世界,是由人向鬼的转化。从现在大量考古发掘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厚葬的传统,即把大量贵重的实物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品、金银财宝,乃至动物、活人,尽其所能埋到地下去,这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也是他们相信死人在地底下也可以享用这些东西。

对于远古的人类来说,灵魂不死的观念是灵魂崇拜的核心,而这一观念绝不是一种安慰,而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例如,在希腊人那里就是这样。当然,原始人不可能真正地认识到究竟有没有灵魂的存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如何,更不可能从哲学的高度来说明灵魂的性质和本质。但灵魂观念的产生,却是早期人类一种关于梦、灵魂与肉体、生与死及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解释,是人类认识史上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一历史阶段将被超越,人的死亡终被发现。 Q03kX8FzExq3XQ2EFludFgelf0usj9DdGGzuHasihiD7y5pTA8czLJOqwI0FP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