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常人的漠然

常人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对他们而言,可能天天听说有人死亡。因此,他们都知道“人总是要死的”道理,正如在学习三段论时常讲的一个例子“人总是要死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要死的”一样,人会死,地球人都知道,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旁人的死,尽管也会引起我们的悲悯与同情,但往往很快就过去了,实际上觉得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别人会死,我自己还活着,死亡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这种对待死亡的漠然态度,使我们与死亡本身隔开了一段距离,从而让死亡被我们实际地忘掉,以至于不会有死亡的恐惧感。

一般来讲,常人对死亡的漠然态度有两种典型的类型:一种是平常心型,一种是殉身亡命型。

平常心型是常人对待死亡的基本态度。它最典型的表现是平常过日子。实际上,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即常人,都是平常过日子,其基本日程就是为人世间的事务所缠绕,忙于日常事务,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为生计、为事业操劳、算计,从而无暇关心自己的生死,也忘却了死亡,回避了痛苦。这种看似琐碎、杂乱又平淡无奇的日常事务的生活习惯与做法,其实是应付死亡恐惧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解脱死亡恐惧的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沉浸于世俗生活,也就是向大多数普通人学习,投身于大众生活,像他们那样安排生活,关心事物。如大家谈婚论嫁、娶妻生子,你也谈婚论嫁、娶妻生子。大家谈时局、谈论家事、国事、天下事,你也参与其中。如此等等,融入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众人之中,成其合格的一员。这样,就很容易地忘记了死亡,不为死亡而烦恼。这是一种看似寻常也许是最为奇崛的方式:我因忙碌而淡忘了死亡,死神也忘记了我,以至我与死神两相忘。这种蕴藏于普通大众生活中的平常心,其实就是一颗明智之心,也正是哲学家张载所说的“存,吾顺事。殁,吾宁矣”,是一种高妙的人生观、生死观。

普通的世俗生活着眼于当下,按照相对稳定的生活习惯安排自己的生活。活着就想活着的事,干活着该干的事,死时任其死去,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不必强求。如此平心静气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死亡,其实达到了禅宗所讲的“平常心”境界。当然,佛门讲“平常心即道”自有其佛教内容,但以这种心态立于现实生活,它能帮助我们把一切的烦恼与焦虑都消弭在习惯的自然状态中,使我们与之打交道的任何事物既相互接触,又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能从容不迫地对待像死亡这样被某些文学家、哲学家说得十分玄乎的东西。总之,做一个拥有平常心的普通人,完成当下亟须完成的事,一件一件地、合乎习惯地去做,生活在习惯状态中。这样,活着就忘记了死亡,死亡到来之时,失去知觉也就不再感到恐惧了,这就是淡漠死亡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

常人对死亡漠视的极端表现方式就是殉身亡命型。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沉湎于当下的日常事务而忘记了死亡。但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某种人们认为无比重要的东西,人们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细究起来,普通人也分为两种,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虽然也爱身外之物,但毕竟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更重要一些。但也有少数的人却是广义的“亡命徒”,他们把生命之外的某种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不惜一切代价终生追求,必要时甚至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种殉身追物式之所以也是一种死亡的解脱方式,是因为一个人亡命地求取他所要的东西时,他比一般人更加忘记了死的存在。当然,他不怕死不是因为他活得不耐烦了寻求以死解脱,而是因为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或倾注到他所追求的东西之上。实际上,人们可以对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殉身亡命地追求,如功名、利禄、爱情、真理等等。

心如净莲

在以身相殉的事情中,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殉情了。元好问有诗为证:“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世间男女的爱情浓烈、浪漫、理想、完美而神圣,但现实的生活往往平实、平静,加上世事难料,命运多舛,所以,容易导致爱情的失败,浓郁的、激烈的爱情很快趋于平淡甚至残缺、残酷。失败的爱情使情侣们多半以悲剧收场。世上有多少情侣们或劳燕分飞,或痛不欲生,或以身殉情啊。

文学艺术家们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国外,广为人知的有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魂断蓝桥》《人鬼情未了》等等。国内,为普通老百姓广为传颂的爱情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像仙女思凡、下凡、《梁山伯与祝英台》《聊斋志异》之人鬼恋情,《孔雀东南飞》等等,这都是些凄美的爱情故事,具有深刻的悲剧美。其中,《孔雀东南飞》就是源于汉乐府诗《焦仲卿妻》。它讲述的是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和其妻子刘兰芝的爱情悲剧。焦仲卿乃庐江府一小官,为人孝顺。其妻刘兰芝美丽、贤良,嫁与焦仲卿后,二人伉俪情深。不幸的是,刘兰芝得不到婆婆的欢心,受尽其折磨。最后,焦母竟逼其儿子休妻。回到娘家,刘兰芝的日子也不好过。虽有母亲的疼爱,但出嫁的女儿被休回娘家,终归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其兄长总想把她再嫁出去。被逼无奈,刘兰芝只得假装嫁给太守之子。私下刘与焦二人约好,刘兰芝再回焦家。但由于焦母的极力反对,二人未能如愿。知道此生无望、此生难聚,两人相约黄泉相伴。于是,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二人双双殉情,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凄美爱情故事。

孔雀东南飞

最为人类所称颂的殉身莫过于殉道了。历史上,为了真理而不惜自己的生命,向来被认为是最高尚的行为。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理想、为了事业、为了民族和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公而忘私,奋不顾身。他们把道义看得高于一切,生为道义而生,死为道义而死,为了心中的理想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

自古以来,中国产生过数不胜数、为世人所称道的殉道之士。古代,为了道义,伯夷、叔齐宁可饿死在首阳山上。为保气节,鲍焦抱树而死。为着认定的真理,申徒狄背着石头跳河。因为忠君,介子推割腿献肉。为守对恋人的承诺与信义,尾生抱着桥梁不走终致被大水淹死。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自由的光明道路上,更是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士仁人。我们不会忘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在列强环伺与步步进逼的侵略之下,社会腐败,山河破碎,战乱不断,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民族危亡!国家危亡!为救亡图存,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了真理和正义,多少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书写革命情怀: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这是夏明翰烈士的慷慨陈词。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这是方志敏烈士的深情吟唱。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的绝笔。

我们不会忘记,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又一次次失败,最终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的开天辟地。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历程。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党和人民经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伟大跨越,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开启了新纪元。 M383Jd17q/ezKuhi911q+f/MmggLrYClFqPI8a4OIxG0O5zkatjjSJ33nTlwaH7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