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回乡之路

不管人是如何死去,也不管濒死经验是什么,人在结束地上生活之后,行将入土,也就是从阳世到阴间,从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的远行,也就是踏上回乡之路。此时,作为生者,就应当承担起送死者上路的义务。

送死者上路或为死者送行的一整套仪式,被称作丧礼,也称丧葬仪式,是作为死者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而离开人世的仪礼标志。世界上各民族都十分注重对死者的送行。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别,送行的仪式即丧葬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全世界对丧葬仪式的讲究,恐怕再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是那么谨慎、细致、复杂了。所以,费尔巴哈把中国人称为世界上最为死者操心的民族。

丧礼,古人又称为“凶礼”,与“吉”、“嘉”、“宾”、“军”等一起构成我国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来看,因为民族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各民族的丧礼又有很大的差异。根据《周礼》《礼记》《仪礼》《太平御览》等典籍的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儒家就建立起了一整套丧葬礼仪。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日臻完善。从汉民族而言,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汉民族的丧礼主要包括丧仪和墓葬两大部分。

丧仪程序包括以下的步骤:

属纩:纩是一种棉絮。属纩是上古时期,当人临死之时,用丝絮放于临死者鼻孔以检验是否断气的一种习惯做法。

招魂:人死之后,其亲属要拿着死者生前穿的衣服登上屋顶,向着北方连呼三声死者的名字,将死者的亡灵招回到死者的身上,这一做法古人称为“复魂”。《楚辞》中的《招魂》《国殇》实际上就是楚人超度死者亡魂之作,这足以说明,招魂习俗在楚国早已流行。宋代以后,出现了以帛为死者招魂的风俗。对那些死后不见尸首者,习惯用衣冠招魂而葬,这就是所谓的“衣冠冢”,是招魂习俗的一种变形形式。

哭丧:这是生者特别是与死者亲近的人以哭的形式表达对死者哀思以及与死者灵魂告别的一种礼俗。依与死者亲疏关系的不同,哭丧的程度也不同。越是至亲,悲痛越大,哭得也越厉害。有的因为失去亲人而痛彻心扉地哭,有的是因对逝者的同情而哭,还有的是因为失去同类而悲悯、哀伤地哭,等等。这些哀哭都是发自内心的悲痛,也是真实情感的表达,都是有感而哭。实际上,自始至终,哭丧仪式贯穿于整个丧仪的全过程。出殡之时,哭丧仪式往往是最受重视的。这时,死者的亲人,如后人哀哭的程度,往往是衡量与死者亲与不亲或孝与不孝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又产生了职业哭丧者,也就是专门以哭为生的人,这种人男女都有,但往往以女性居多。职业哭丧者实际上是替哭,是受丧家约请来代替死者家属哭丧的,这一做法在现实社会中屡见不鲜。

殓:人死后招魂不醒,就要举办丧事。先是为死者净身整容,也叫沐浴,然后穿上寿衣。殓又分小殓和大殓。小殓就是给尸体裹上衣衾,即穿寿衣,这是在死后的次日早晨进行。小殓后就是大殓,即入棺,也称“入室”“入殓”。入殓前,还要请阴阳先生或道士推算入殓时辰。按死者的生肖和死亡的月份干支,依阴阳五行之法,来推算犯冲的生肖和忌讳事项。死者入棺时,凡是生肖犯冲的族人、亲戚,都须远避,否则就会对丧家不利。入殓的时间,有死后三天、七天不等。因死者的社会地位和家势的显赫与贫寒的不同而不同。寻常之人只用衣衾裹尸的小殓,而达官显贵是用丝绸裹尸的大殓。越是富贵,裹用丝绸的层数越多,有的多达十数层。入殓时,往往在死者的口中放入“饭含”。刘向云:“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周代的丧葬礼仪明文规定,天子含珠,诸侯含玉,大夫以璧,士以贝,庶人含饭,此后历代丧葬,也大多依此而定。

殡:古时候,为了选择吉日、吉地,或因后辈亲人外出未归,或因家穷儿幼,就形成了停棺待葬的风俗。这一习俗是在死者入殓后,将死者的棺材停放在为其搭建的灵棚中,供家属守灵,亲友前来吊祭。停灵期间,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整个丧礼中,死者的亲友要穿孝服,也叫披麻戴孝,也就是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或不锁边的布鞋。据《左传》《论语》《后汉书》《唐书》等有关的记载,殡的习俗从春秋战国绵延到唐代,不过,当时这种习俗主要都是盛行于王室和贵族中间,平民百姓,偶有此风,但并不流行。据蒲松龄《聊斋志异》之《叶生》篇的描述,停棺待葬习俗一直流传到清代。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余风。

出殡:这是将棺材运往已选好的葬地的过程。出殡有多种说法,先秦时称“送死”,清代叫“发引”,近世的民间叫“送终”,俗称送葬,都是灵柩出门之意。按照古礼,送葬必须“白衣执绋”,即穿上白色孝服,拉着套柩车的绳子(绋)。古代帝王死后出殡最为讲究,大富之家也常讲究排场,以炫耀门第高贵。《红楼梦》中就有许多丧仪的描述,如宁国府出殡,为了显示排场和风光,各色执事的陈设就摆了三四里远,贵公子、太太、小姐的大小坐轿不下百余乘,极尽人间之奢侈挥霍。随着社会的进步,移风易俗,出殡就逐渐简化为送殡人行列两侧拉一根麻绳或带子,作象征性的引棺,今天的挽联、哀乐、花圈等则更加简化,其仪式繁简也因贫富有别。

棺材

慈禧出殡图

下葬:是把棺材运到事先选好的墓地埋葬。墓地一般是由“堪舆”即风水先生占卜选定。出殡时由孝子执“引魂幡”领行,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直到墓地,下葬仪式须由风水师协助完成。

守孝:按儒家传统,死者埋葬后,要穿孝服守孝。守孝期间,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如免除娱乐、禁饮酒食肉、禁夫妻同房等等。居丧期限和丧服因地位、等级、亲亲关系的不同而各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丧服分五种,即所谓的“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种。斩衰是由最粗的生麻布做成的衰服,服期为三年。齐衰以粗麻布做成,缉边,服期从三个月到三年不等。大功、小功、缌麻分别用熟麻布、较细的熟麻布、最细的熟麻布做成。封建社会,只有儿子对父亲,臣为君,未嫁之女对父亲,重孙对祖父,妻妾对夫才服斩衰重孝。儿子、未嫁女为母、继母服孝三年,已嫁女为父亲、孙为祖父母只服孝一年,重孙为曾祖父母服孝五个月的为齐衰。大功服期是九个月,堂兄弟姐妹或已嫁女为母亲兄弟等服此孝。小功服期只有五个月,只在宗族的三代人中间使用,如本宗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兄弟之妻,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缌麻服期为三个月,适用于宗族四代以外,或外姓为中表兄弟、岳父母等。丧服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在死者死后,通过丧葬仪式重新强化和整理家族或宗族之间的关系和秩序。孔子认为,丧服之礼的制定,上而模仿天时的运转,下而效法地文的变化,中而依据人类的情感,使人类借以维护群体的生活,使其和睦团结。今天,居丧仪式因社会节奏的加快,守孝之风已渐式微,并为佩黑纱、戴白花、开追悼会等形式所取代。

扫墓:死者亲友在特定的节日期间修理、打扫墓地的活动。为了祈求死者灵魂的护佑,必须每年定期祭奠。因民族、种族、地区及文化传统与习俗不同,祭期大不一样。在我国,主要的祭期有中元、除夕、寒食、春分及忌日等。而广大民间则通常是在清明节举行祭祀。扫墓时,一般都要给坟墓打扫、添土、烧纸钱、放鞭炮、叩拜。至今,这种活动已逐渐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祭祀祖先、缅怀革命先烈的传统风俗了。

墓葬也叫葬仪,形式繁多,主要包括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塔葬、防腐葬、崖葬、树葬等。

土葬:又称埋葬,一般是把死者尸体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入地里。土葬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葬仪形式,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种族最为常见的墓葬方式。人们普遍相信:人死入土,入土为安。入土为安就是让死者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回到老家,所以,让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中国自古就流行土葬,历史上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

《礼记》讲“众生必死,死必归土”,这与古老的鬼魂观念密切相关。自旧石器时代直到现在,几千年、上万年来,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要为其随葬各种物品,目的就是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些。中国的土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大石墓、石棺葬、瓮棺葬、洞室墓砖、石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

清明扫墓

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极为简单,不立坟墓,也没有礼仪和祭祀。但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统治阶级及其礼教思想的需要,丧葬方式日益繁杂,再加上灵魂观念的影响日深,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隆丧厚葬的土葬礼仪。

我国的回族实行土葬、速葬、薄葬。在当代作家霍达的代表作《穆斯林的葬礼》中,作者就细致形象地描写了回族下葬的场面。我国相声界的一代宗师马三立先生的葬礼,按照其生前的遗愿,就是在天津举行的一个朴素的穆斯林葬礼。按照穆斯林的习惯,葬礼选在了下午两点举行,向马三立老人做最后告别的是在天津红桥区的一座清真寺内。距今已有400年历史的清真寺中的大阿訇带领穆斯林举行殡礼。参加殡礼者,都要洗大小净,穿着干净整洁的服装。

其基本仪式为阿訇为其念“讨白”(阿拉伯语,即忏悔词)。让死者躺在床上,头朝北,面朝西,阿訇跪其身旁,向真主祈祷,求真主宽恕其生前所犯的罪过。此后,阿訇和亲人迅速地整理亡人遗体。脱去衣服、鞋袜,给亡人暝眼、合口、舒展肢体、盖上干净的白布。在清真寺,请阿訇“着水”,即埋体净身,用蘸着温水的干净白布擦拭亡人的口鼻,来替代漱口净鼻。将身体每个部位都洗干净后,把亡人移到三丈六尺的白布上,先卷左后卷右,层层包裹,然后将腰和头足部用白布带分别系紧。随后,清真寺的大阿訇带领穆斯林举行殡礼。下葬时,将亡人遗体安放在穴洞中,头朝北,面向西侧卧,用土坯封住洞口。葬礼就结束了。

土葬

火葬:火葬是另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就是人死后用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装进骨灰瓮中,再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考古证实,火葬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在先秦至汉代,火葬就流行于义渠、氐羌、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区。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僧侣死后火葬之风影响到佛教信徒,并进一步扩大到民间。一般来说,在印度教、佛教盛行的国家和地区,盛行火葬,而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自20世纪以来,基于环保、节约、移风易俗等理念,火葬更是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今天,火葬与土葬一样,也是一种最为普遍的葬仪形式。

在我国古代,受佛教的影响,“荼毗火葬法”在宋代大为流行。如具有颇高艺术造诣的宋徽宗赵佶,被俘八年后病死在五国城越里吉(今黑龙江依兰县境),按照当地习俗实施火葬。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第二十五回中武大郎和五十一回中沧州知府的小儿子死后均在棺材内火葬。清初,满族的风俗也为火葬。努尔哈赤去世后火化,称为“宝宫”的骨灰坛葬在福陵,入关后的初期,顺治帝、其爱妃董鄂氏以及孝惠章皇后也是火葬。

火葬

我国少数民族中羌族流行火葬。出殡当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敲羊皮鼓驱鬼,大户人家格外隆重,长子手举引魂鹤走在前面,雇有十六抬大轿,用龙形丝绸棺套罩住棺材,龙头上系有长三十米的两条白色丝绸,众孝子拽住丝绸,跟在后面徐徐而行,旁系亲戚手持花圈跟在后面,最后是邻居和朋友。一切按亲疏远近排序。路经的各家各户都要在家门口点上一堆麦草,并用白石灰把房子圈起来,以防止鬼魂进屋。到达火坟场后,在端公的指挥下,众人将棺木放在柴堆上,用斧头在棺材两头劈两小孔,端公念“超度经”并点火,此时,晚辈纷纷痛哭。火化完毕后,由长子捡起骨灰,放在红布内,再由族内辈分最高的男性老人把骨灰放进火坟并烧掉红布,然后众人返回。

水葬:水葬是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一种葬仪,是世界上又一种比较古老的葬法。水是万物之源,水也是人类生命之源。因此,自古以来,人类对水寄寓了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世界上许多神话故事都把水和神、幸福、不朽等美好的事物和向往联在一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水葬这样一种葬礼形式。水葬主要有三种方式:漂尸式、投河式和撒灰式。如大洋洲的一些土著居民的水葬方式多半是将死者尸体放入独木舟中,再任其漂流沉没。而在印度,实行水葬时,就是将尸体焚化后的骨灰撒入恒河之中。我国元末明初时,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死后就水葬于周庄银子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水葬基本上是在藏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一部分人中实行。例如,在甘孜及某些缺乏燃料的草原地区的藏族,除农奴主实行火葬、天葬外,一般人死后都进行水葬。而在西藏地区的藏族中,只有非正常死亡的人,如凶亡者或某些传染病亡者才被贬用水葬,大多数都实行天葬。水葬都有固定的水葬台,大多设置在江河急流之处。人死后,一般要在家中停放1~3天,请喇嘛为其念经超度,然后再将尸体运到水葬场。水葬时,由专门的司水葬者将尸体屈肢捆扎,或用斧子碎断尸体后投入水中。今天,随着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水葬这种葬仪形式。当然,在实行水葬时,也往往是在举行一定的其他仪式后,再行水葬。

水葬台

漂尸式水葬

天葬:天葬是我国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这种方式与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对死者送行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做法是将死者的尸体送到天葬台,由天葬师按一定的程序把尸体进行肢解,剥离骨肉。然后退开,任由野兽吞食,飞鸟叼啄。尸身吃得越干净越好,认为这样死者就可以顺利升入天堂。

天葬是古已有之的一种墓葬形式,早在《周易·系辞传》中就有“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的记载,《孟子·滕文公上》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之说。其实可以想象的是,在野蛮时代,人们对尸体的处理方式多半是简单而随意的,或就地掩埋,或置于山洞,或弃于原野,任禽兽食之,任其腐烂。我国藏族地区的天葬习俗除了与这个民族所处的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相关外,还与古代的苯教、藏传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苯教把整个世界划分为天、地、地下三个部分,其中天神占据重要的地位。据“天墀七王”的传说,吐蕃的七代赞普都是顺着天梯降到人间的天神之子,在他们完成天神授意的人间事业之后,又顺着天梯回到天界。由此,天葬之说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而在佛教看来,把遗体献给鹰,不仅能赎回前世的罪孽,还能助力于灵魂的转世。

随着佛教的传入,这一观念在广大藏区也就落地开花了。据有关藏文史籍的记载,天葬是在11~12世纪之时,由著名印度僧人唐巴桑杰带入的。相传他在西藏传法时,不仅大力提倡天葬之俗,还亲自到天葬台为死者超度。这样,天葬这一葬法逐渐在藏区流行成为一种风俗。

塔葬:塔葬又称灵塔葬,是我国寺庙以及藏族的葬仪习俗之一,也是佛教界高僧大德和藏族中最高规格、最高待遇、最为高贵的一种葬式,一般极少数活佛圆寂后才有资格享有的一种墓葬形式。

这种方式在处理遗体时,先把死者的内脏从口或肛门取出,对尸体进行脱水,再用香料、药物处理,然后根据死者的身份地位,分别供奉在以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之内,保存起来。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1708-1757)的塔葬过程对遗体的处理有详细的记载:圆寂前,死者自己盘腿打坐,待停止呼吸时依然保持盘腿坐姿。这种跏趺坐姿势被称为是“幻化之身,成正等觉之相”。等到三天以后,死者开始流鼻液,用佛教徒们的说法是红白菩提水,表明死者身体已经软化,已经幻化成一道长虹,升入极乐世界。随后贴身侍者将遗体沐浴,涂抹香料。也有记载说,还要为遗体涂上尸盐,使遗体脱水干燥,为其穿上僧衣,戴上五佛冠后移入如意宝盆内。七世达赖喇嘛的面容已同本来面目略有不同,毫无皱纹起伏,两颊泛红,面带笑容,显得更加丰满、庄严。“右手背扶坐塾,左手持白檀香念珠,呈禅定状,足结跏趺,右腿略伸,呈王者坐姿,完全是在世观音菩萨心性安息之童相。”

天葬

天葬台

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第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圆寂后,国家提供了扎什伦布寺500公斤包括藏红花、苦玛铂、白檀香粉及高级冰片在内的108种名贵药材。反复用这些名贵药材清理法体,用绸缎裹紧使法体脱水干燥。经过四个月时间,使法体能够长期保留。国家还提供了614公斤黄金、275公斤白银以及其他材料来装饰其法体金身和佛塔。

塔葬一般有三种:一是将火化的骨灰埋葬在塔内,它是完全遵循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的丧葬仪式。二是把骨灰盒或部分遗骸,如头盖骨、肱骨、股骨等放在“灵塔”的“塔瓶”中,佛塔一般有塔刹厝、塔身厝和塔基厝三种葬处。三是在“塔瓶”中放置经过药物处理的整尸以及死者生前的用品。

据考证,塔葬之礼起源于原始佛教用塔安置佛舍利或佛爪发的习俗。据佛经记载,当时,印度有个不出家的佛教徒即孤独居士来见释迦牟尼说道:“您经常到各国巡游,我不能常见到您,请您送我点纪念之物吧!”释迦牟尼就随手把自己的指甲和头发送给他,并说:“送你这爪发供养好了。”于是孤独居士便建塔来供养释迦牟尼的爪发。

相传释迦牟尼圆寂后,其弟子将其尸体火化时,形成了许多晶莹透亮、五光十色且击之不碎的五色珠子,即舍利子。后来,它们分别埋在“八大灵塔”中供奉。此后,这类塔叫作“灵骨塔”,通称“佛塔”。到阿育王时,造塔之风盛行,多达八万四千座。11世纪初,我国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人宗喀巴等人的遗体也都是采用塔葬。在距离拉萨45公里的甘丹寺的一座金质灵塔,完好地保存着宗喀巴大师被防腐过的肉身。宗喀巴大师在公元1419年10月圆寂,他的弟子和信徒们捐赠白银,在该寺的阳巴坚佛殿楼上,建了一座金塔,供奉大师的遗体。据甘丹寺喇嘛说,这座佛塔原有一个可以打开的小木门,但只限西藏旧政府的大贵族才能看里面的情景。又据一位看到过的大贵族回忆说,宗喀巴大师的头发已长过膝,指甲盘上肩,黄帽袈裟,如同新的一般。后来十三世达赖喇嘛命人将小门封闭,因此后人再也没有面拜宗喀巴大师法体的机缘。

大报恩寺出土的佛顶骨

除布达拉宫外,许多名刹古寺都埋有灵塔,禅宗名刹少林寺塔林就是埋葬历代高僧的遗迹。在中国的佛教名山中,墓塔是佛寺丛林建筑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福建厦门的南普陀寺就有6座佛塔,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有220余座佛塔。

崖葬:崖葬就是在崖穴、崖洞或崖壁上安葬死人遗体的一种特殊葬俗,可看成是露天葬的一种。这种习俗在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如濮、越、巴、僚等族部分人中盛行。至目前,已发现有殷商、战国、两汉、南北朝、唐、宋、元等时期的悬棺,其分布区域遍及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西、湖南、四川、台湾等地。其中,以西南地区为最多,而北方人和汉人少数地区也会行习崖葬之风。比如,汉代中山靖王与山东曲阜鲁王的墓葬就是崖葬方式。类似的情况,在南太平洋的萨摩亚人和越诺人中也有发现。

总的来说,崖葬的方式基本上可分为四种:一种是将葬具安置在天然的崖穴中,称之为崖洞葬。第二种类型是把葬具放入山崖层的罅隙中,这叫作崖墩葬。第三种做法是将葬具放置在人工开凿的山崖窟龛中,这称作崖窟葬。第四种方式则是在悬崖上凿孔后,再打入木楔钉好木桩,然后再将棺材搁置在木楔上,这就是悬棺葬。

悬棺葬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风俗,民间俗称“挂岩子”。悬崖葬最早出现于夏商之际,福建崇安县武夷山的船棺葬是发现最早的悬棺葬。考古学家发现了完整船形棺材,里面有大量的纺织随葬品,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些物品。明代朱维京用一首诗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我国古代悬棺的情景:“岩有千年古,梯悬万仞船。夜闻仙乐动,缥缈五云边。”在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獠人、僰人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最为有名的就是僰人悬棺。

在我国四川南部的珙县境内,曾经生活着少数民族僰人。从春秋时期到明代万历年间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繁衍、生息。在明神宗万历元年的“僰汉大战”之后,这个部落神秘地消失了。但是这个部落却留下了265具棺材,这些棺材被悬置在高达百米的断臂悬崖上,被称为“巴蜀一绝”。

现存悬棺最集中的地方是宜宾地区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两处景区。其中麻塘坝也称僰人沟,距县城60千米,是一块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300~500米的平坝,存有悬棺160多具。许多棺木半悬山崖,距地面一般高约25~50米。苏麻湾距麻塘坝十多千米,在岩壁上分布着48具悬棺,沿着江水,人们在船上就可以看见这些奇特的悬棺。悬棺放置形式多样,有的利用天然或人工造成的崖石,裸露地放在外面;有的将木棍插在绝壁上面,把棺木横放在木棍上;有的则把悬棺放置在绝壁上的崖洞里面。这样的安排可以防潮保尸,防止人兽侵扰。

这些“僰人悬棺”都用质地坚硬的整木雕凿,已经在空中风吹日晒数百年,至今仍清晰地体现着人们的智慧。至于为什么要把棺木悬于千仞绝壁之上,古人是怎样将悬棺放上去的,人们是多方猜测,众说纷纭。悬棺因此被蒙上了一层异常神秘的色彩。

龙虎山古悬棺表演

以上所述,大都是汉文典籍所载的我国历代的丧葬习俗。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丧葬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丧葬习俗不足以反映我国民族丧葬风俗内容的全貌,应当具体分析。至于说世界上不同国家和种族的丧葬礼仪就更加纷繁复杂,在此不赘述。 HUF3lnZwNMIPEhbc3SWV/Erven5+CAy3//EHt9Wcrvke2p+hA35eZqHGQ86XtF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