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痴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在刘渊担任北部都尉不久后的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就去世了,32岁的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

说到司马衷,你也许不一定有印象,但正史上记载的有关他当上皇帝后的两个经典故事,我相信你一定是有所了解的。

据说司马衷有次在华林园听见青蛙叫,便问了随从一个很傻很天真的问题:这些青蛙叫得这么起劲,到底是为公事呢还是为私事呢?

一时间,随从们全都惊呆了,过了好一阵才有个聪明的随从回答说:在公家地里叫的青蛙是为了公事,在私人地里叫的青蛙是为了私事。

还有一次,听说某地发生了饥荒,很多百姓没有饭吃饿死了,司马衷一出口便是一句传颂千古的名言:何不食肉糜?——没饭吃,为什么不吃碎肉呢?

这次,再聪明的随从也回答不出来了。

正是这两个著名的故事为司马衷赢得了“白痴皇帝”的美名。

不过,司马衷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白痴,这个好像目前史学界还是有一定争议的,但他的智商比较低却是肯定无疑的,我估计他应该和现在学校里那种无论怎么认真学习、依然门门课都不及格的笨学生差不多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司马衷这么蠢,司马炎为什么还要让他当太子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虽然智商水平低,投胎水平却特别高。

他是司马炎的次子——虽然前面还有个哥哥,但两岁就夭折了,而且他又是杨皇后所生,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他自然是根正苗红、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司马衷才9岁,虽然看上去反应也有点慢,但毕竟年龄还小,司马炎认为将来可以教育好,加上当时杨皇后又正得宠,所以没什么争议就立了他。

然而没过多久,司马炎也觉得这个儿子似乎智商堪忧,产生了换太子的想法,但杨皇后的原则却很坚定:太子必须要亲生的。

何况,这孩子也是无辜的,虽然笨是笨了点,但他又不是故意的!

因此她坚持力挺自己的亲儿子: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可惜司马衷1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杨皇后就去世了,临死前她推荐自己的堂妹杨芷为下一任皇后。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新的杨皇后对司马衷自然也是照顾有加,竭力维护。

可是,人丑,再怎么化妆都没用;人傻,再怎么维护也白搭。

时间长了,大臣们也都看出这个太子实在是不堪大任。

一天,司马炎宴请群臣,司空卫瓘(guàn)假借着酒意,突然跪在了司马炎的面前:臣有事要说。

司马炎连忙问:什么事?

卫瓘却不好意思明说,只是用手摸了摸皇帝的御座:此座可惜!

司马炎明白他的意思,但也不便明说,只好故意打哈哈:卫公啊,你真的是喝醉了啊!哈哈哈哈……

卫瓘是个聪明人,也就不再多说:哈哈哈哈……

相比之下,侍中和峤就没这么含蓄了。

他直接对司马炎说: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皇太子像古人一样淳朴,只是现在这个时代太复杂了,恐怕他难以承担陛下的家事啊!

就像现在某些人说“不合眼缘”其实就意味着嫌对方长得丑,所谓“有淳古之风”显然就是“笨”的另外一种说法。

司马炎可不是“有淳古之风”的那种人,当然不会不知道和峤的意思。

可是他能怎么回答呢?

他只好沉默不语。

听了臣子们的话,司马炎对儿子也越来越没有信心,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次决定司马衷命运的考试。

那一天,司马炎特地把东宫的大小官员都召来赴宴,然后派使者给司马衷送去一张试卷,罗列了一些朝政方面的问题,让他写出答案。

同时他命这使者就在东宫等着,只要卷子一答完就马上送到司马炎那里。

司马衷倒是毫不在意,他的表现像植物一般淡定——这是他的一贯风格,当然也是很多呆子的一贯风格。

太子妃贾南风(西晋开国元勋贾充的女儿)可吓坏了,她知道这些题目凭司马衷的水平是肯定答不了的,便紧急请了个枪手作答。

显然这枪手水平还是不错的,旁征博引,各种典故,各种成语,各种名人名言,各种比喻排比,洋洋洒洒,文采飞扬。

旁边有个随从赶紧提醒贾南风:不行啊。太子向来就不爱看书。这么写的话,皇帝肯定知道有问题,不如就事论事,有什么答什么,语句只要通顺就好了。

贾南风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说:要不,你来写吧,我将来一定不会忘记你的。

这个随从颇有些小才,很快就模仿司马衷的语气写了一份答卷,文字虽然朴实无华,偶尔还有几个错别字,但也算是答得有根有据,像模像样。

接着,贾南风又马上让司马衷照着抄了一遍,随即交给使者。

司马炎看了这张答卷非常满意,还特意把它给卫瓘看,很有点显摆的意思:老卫啊,你看看,你看看,我儿子好像也没你说的那么差吧?

除此以外,司马衷之所以能顺利保住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也与他的儿子有关。

虽然司马衷的能力不行,但这并不代表他的性能力不行——在他不到20岁的时候,谢才人就给他生了儿子司马遹(yù)。

司马遹和父亲截然不同,从小就聪慧过人,祖父司马炎非常喜欢,经常把他带在身边。

有一次夜里宫中突然失火,司马炎想要登楼观看火情,当时才5岁的司马遹却拉住了他,说:突然起火,应该防备意外,陛下您不应该站在那么显眼的地方,这不安全。

一个还在尿床的小屁孩儿竟然考虑得比自己还要周密,司马炎不由得大为惊奇:这简直是天才!

从此,他对司马遹更是刮目相看,甚至还当着群臣的面把他与晋朝的实际开创者司马懿相提并论。

也许,在司马炎的设想里,司马衷只是个过渡人物,司马遹才是他真正的接班人。

当然,他也知道司马衷毕竟难堪大任,因此在他病重的时候,为自己的儿子煞费苦心地挑选了两个辅臣——汝南王司马亮和车骑将军杨骏。 jlXsN02TkcJdD74sdu6YOkdaaRmCIKxkWI7TlmepzcKcCVwJhNzIH+gFhsTkfI0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