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赵正出生

——出身秘密(一岁)

图片说明:《史记》卷五《秦本纪》(公益财团法人东洋文库藏,京都高山寺旧藏)

天养二年(1145)在日本抄写,附有读音顺序符号、汉字的假名、用假名标注的汉字读音、声调

关于秦始皇的出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说他是秦王(庄襄王子楚)的儿子,但在《吕不韦列传》中又说他是吕不韦的儿子。如果只把《史记》看成是传说式的文学作品,这种矛盾记载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身上流淌的并不是秦王室的血,他其实是东方商人和其宠妾生的儿子,这样的故事可能会更吸引人。但如果把《史记》看作历史史料的话,史实却只能有一个。虽然我们无法判断哪个是史实,但却可以判断哪个记载更贴近史实。

此外关于秦始皇的姓名,《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楚世家》等都说叫赵政,但是在汇集了《史记》早期原文和战国时期的外交故事的《战国策》的注解中却称他为“赵正”。或许人们会想,名字用“政”还是“正”关系不大。但这是一个后来做了秦王乃至皇帝的人。由于中国有避皇帝名讳的习惯(死者的名字称作“讳”,文书中要回避使用这个字,而用其他字来替代),因此秦始皇的名字是哪个字就变得很重要了。秦始皇出生时,并没有人能确定他将来要做秦王,更不要说做皇帝。这样一个人做了皇帝后,他的名字在历史中是如何流传的呢?如果传下来两个不同的名字,哪一个是他的真名?这是一件饶有趣味、值得探究的事。

为了进一步接近秦始皇出身的真相,我们有必要将散见于《史记》各篇的记载整合起来去读。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在秦始皇出生的前一年——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将军率领秦军歼灭了多达四十五万的赵国士兵,并用欺骗手段将他们活埋坑杀,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争。在战争爆发前,在长平东北约150千米远的赵国都城邯郸,韩国(还有一种说法是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和秦国的王子子楚相遇了。不久,长平之战爆发。

我们不清楚,经验丰富的秦国老将军白起在这场战役中,是如何成功偷袭赵国青年将军赵括的军营,并将四十五万赵国士兵活埋的。战国时期,士兵参战的目的是取敌兵首级,按照首级的数量获得相应的爵位,但是即便如此,四十五万人也实在是太多了。《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昭王四十七年,“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秦本纪》也记载说“四十余万尽杀之”。此外,在记载受攻击一方——赵国历史的《赵世家》中则说“卒四十余万皆坑之”,我们由此知道前两篇中的“杀”指的就是“坑杀”。总之,白起是用欺骗手段击败赵国军队的。

白起将军在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攻打武安时最终失势。在属于这一时期的史料睡虎地秦简《编年记》中有“(昭王)卌八年,攻武安”的记载。且秦国出身的白起将军和魏国出身的丞相范雎之间发生了权力斗争,白起失败,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被削夺全部官职、爵位,判为死罪。白起临终时,把自己陷入死罪的原因归结为:“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然后自杀身亡。他内心不仅不觉得消灭敌人四十五万的战果是件值得夸耀的事儿,反而认为出于战术考虑将年轻的赵国士兵活埋是一种罪过。四十五万的数字很可能被夸大了。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征发的十五岁以上的年轻士兵也死伤过半,令人哀恸。尽管如此,秦国的民众仍然相信白起是冤枉的,对他的死感到痛惜。

长平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在1995年被发现。长平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永禄村,遗址中共发现十多个人骨坑,一个坑里埋着一百三十多个二十岁到四十五岁的男子。这个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史记》的记载。坑中有被箭簇刺穿的大腿骨、似被钝器殴打而凹陷的头盖骨以及有刀痕的人骨。此外还发现了六十具头骨分离的遗骨。秦国士兵对赵军如此深的仇恨是从哪儿来的呢?反过来看,秦军这种毫无仁慈之心的凶残行为也一定会激起赵国人深深的悲愤和怨恨吧?就在此时——秦赵关系极端恶化的时候——秦始皇在赵国都城出生了。

质子的价值

质子的“质”是贡品(礼物)或人质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常以储君太子或其他公子为质子,进行交换。秦昭王就曾经被送到燕国做质子,昭王的悼太子也曾到魏国做质子,并死在那里,遗体被送回国,归葬到秦国的王族墓地。两年后,昭王的次子安国君接替已故的悼太子,做了太子,他就是后来的孝文王,即秦始皇的祖父。(图1-1)

秦国也迎入别国的质子。昭王四年(公元前303年),楚怀王的太子到秦国做质子,因和秦国的大夫发生私斗,楚国太子杀死对方潜逃回国。这个事件成为导火索,引发了秦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昭王八年(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国囚禁,随后楚怀王在齐国做质子的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类似的例子还有燕王喜的太子丹因在秦国做质子时受到冷遇,从而引发暗杀秦王政未遂的事件,关于此事后面会详细叙述。

当时有太子出国做质子的,也有质子回国后做了太子的。不管怎样,在外做质子的经历一般都会给予他们在战国复杂的国与国的关系中生存下去的智慧,质子解救本国危难的事情时有发生。

图1-1 战国秦的谱系图

安国君之子,即秦始皇的父亲子楚,也曾是质子。帮助子楚的是东方大商人吕不韦,他认为当时不得志的子楚是“奇货”,看好他的前途。蕴含巨大商机、有巨大升值空间的商品就是奇货。子楚客居邯郸时,被吕不韦的宠妾吸引,不久这个宠妾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是秦始皇。这是紧接着长平之战众多赵国士兵被坑杀之后发生的事情。

两个父亲的真伪

《史记·秦始皇本纪》开篇就明确说,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但是,《史记·吕不韦列传》却又说,秦始皇的父亲是东方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知道和自己同居的宠妾怀孕了。不久,子楚受吕不韦之邀去他家中饮酒,子楚喜欢上这位宠妾,请求吕不韦把她送给自己,吕不韦听了大怒。但此时吕不韦为了能让子楚将来继承王位,已经倾尽家财,因此为了“奇货可居”,还是将宠妾献给了子楚。宠妾隐瞒了已经怀孕的事,前往子楚那儿,“大期”(十二个月)之后生下了政。

根据《吕不韦列传》的记载,秦始皇是在超过正常的十个月零十天或者二百八十天左右的妊娠期,即怀孕十二个月后出生的。从秦始皇出生的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往前数十个月,宠妾就应当是在昭王四十七年三月左右怀孕的。但事实应该是,与子楚相遇之后,宠妾便怀上了政。

然而,不知是谁,企图把秦始皇从秦国王族的血统中踢出去,于是把他说成是东方商人吕不韦的儿子,编造说宠妾在遇到子楚前就已经怀孕了。于是把出生的时间向前推了十二个月,这样,这个孩子就成了吕不韦之子。西汉的昭帝是怀胎十四个月出生的,被认为是奇异现象,传说中的圣人尧,据说也是怀胎十四个月后出生的。但是,秦始皇的情况和他们不同,编造者显然不是想把秦始皇的出生说成与众不同的圣人诞生,而是想贬低秦始皇的出身。东汉时编纂《汉书》的班固甚至用吕不韦的姓称秦始皇为吕政,他显然采信了《吕不韦列传》的记载。那么,究竟是谁极力渲染秦始皇出生之谜,把他说成是吕不韦之子呢?

解答这个问题的线索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因此,我们把时间稍微往前追溯一下。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君子之一。四君子中的其他三个人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和魏国的信陵君无忌。他们都有广阔的封地,召集了来自各国的数千名食客,掌握着凌驾于各自君主之上的权力。由于孟尝君出生的时间较早,可以说同时代的文信侯吕不韦和其他三人才是并驾齐驱的四君子。

四君子中的春申君黄歇和吕不韦的经历十分相似。自楚考烈王(公元前263—前238年在位)为太子时起,春申君就和他成为利益共同体,二十五年来一直担任令尹(丞相),服侍考烈王,掌握着楚国的政治。(参看图1-2)吕不韦则服侍了庄襄王和秦王(秦始皇)两代君王,担任了十四年相邦(丞相)。据说,由于考烈王一直没有嫡世子,赵国的李园把妹妹嫁给春申君,待她怀了身孕后,把她进献给考烈王做了王后,这个王后生下了太子,即后来的楚幽王。这件事很可能是平原君赵胜背后操纵的。据载,李园担心这件事被发现,于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在楚国杀死春申君。秦国则在同一年爆发了后文将要谈到的“嫪毐之乱”,它成为吕不韦失势和自杀的导火索。

但事实上春申君的敌人不是李园,而是在哀王即位两个月后偷袭杀死哀王的那伙人,哀王是李园的外甥、幽王的同母弟(同一母亲所生的弟弟)。这伙人拥立的是楚国最后一代王——负刍,亦即楚幽王同父异母兄弟。他们为了贬损幽王、整垮春申君,散布了春申君是幽王父亲的流言。同样,散布吕不韦是秦始皇父亲消息的人,也应当是那些想彻底清除吕不韦和嫪毐两大势力的人。此后,取代吕不韦、嫪毐辅佐年轻秦王的,是以楚国公子身份任秦国相邦的昌平君和出身楚国地方官吏的李斯。

图1-2 楚王与春申君

赵政与赵正,两个名字

我们再把时间拉回来,看看秦始皇出生的背景。《史记·秦始皇本纪》开头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但是,正月出生与“政”的名字联系不上。若先谈结论,恐怕是因为司马迁把“正月出生,所以起名叫正”的“正”字误写成了“政”,这给后世《史记》的注释者们造成了混乱。谁也不会想到正月在邯郸出生的这个孩子后来竟然做了皇帝。当时肯定是为了方便,直接用正月的“正”做了名字。但是把他当作战国的统一者来描述的司马迁却不是这样想的。

我们目前见到的《史记》文本都是刊本(印刷本)时代的本子,即10世纪北宋以后在纸上印刷的本子,一般以出版者或者出版机构命名,称为某某本。刊本《史记》主要有南宋黄善夫(私刻)本(参看第三章篇章页),元代彭寅翁(私刻)本,明代汲古阁本、凌稚隆《史记评林》本(参看第四章篇章页),清代武英殿本(参看第二章篇章页)、金陵书局本、现代中国的中华书局本等等。现在中华书局修订本(2014年,参看第八章篇章页)是最新的本子,使用起来很方便。这些本子中秦始皇的名字都写作“赵政”,看不到赵正的说法。《史记》的《世家》记载了那些被秦国征服的国家的历史,其中也称秦王“政”或者秦王“赵政”即位。

在印刷本《史记》时代之前,《史记》是用毛笔在纸上书写的抄本(写本),时间大致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到唐代,即从5世纪到10世纪初。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三本注释《史记》的书,即5世纪南朝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8世纪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日本残存下来的写本时代的文本比中国多,这是因为中国进入印刷时代后,日本依旧延续着写本文化。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唐代《史记·河渠书》残卷就是《史记集解》本。写本《史记》从唐代开始传入日本,在平安时代被广泛传抄,现在仍然残存有11、12世纪的写本。公益财团法人东洋文库所藏写本《秦本纪》也是《史记集解》本。(参看本章篇章页)

我们可以间接知道,在写本《史记》时代有将“赵政”写作“赵正”的文本。《史记集解》引用4世纪时徐广的《史记音义》,说他见到的一个《史记》文本写的是赵正。此外还引用大约公元3世纪时宋忠的说法,说因为秦始皇是元旦(一月一日)出生的,所以取名为“正”。4世纪时还有写作“赵正”的《史记》文本存在,这一点不容忽视。唐代的司马贞列举了秦始皇生于赵国故名赵政的说法,以及秦与赵共同的祖先以赵城为荣,故名赵政的说法,但另一方面他又说,秦二世皇帝时为了避秦始皇名讳(死者的名字)的“正”字,将正月改为端月。“端”在这种场合不是“开头”的意思,而是“正确”的意思,像这样用同义字来替换本字的做法叫作“避讳”。这实际上等于承认秦始皇的名字是“正”。

同为唐代人的张守节,对《史记》关于秦始皇因出生在正月元旦故名“政”的记载煞费苦心地进行了解释。其结论是,为了避讳秦始皇名字“政”的发音,特意下令改了正月的发音。但是这是曲解。张守节误以为唐代的汉字音也适用于秦始皇时代的上古音。唐代中古音的汉字有平声(高平)、上声(尾音高)、去声(尾音低)、入声(辅音结尾)四种声调。“正”和“政”的音完全相同,但在音的抑扬上,却一个是平声,一个是去声。平声相当于六朝时期传入日本的吴音“正”(shou),去声相当于唐代的汉音“正”(sei)。“端正”的“正”(sei)是去声,尾音向下,“正月”的“正”(shou)读作高平的平声。即便在现代汉语的发音中,“端正”(duānzhèng)的“正”仍是第四声,“正月”(zhēngyuè)的“正”是第一声,延续了古代的发音。但是,在秦始皇时代,不可能为了回避名字中“正”的去声,而将“正月”的“正”读为平声。吴音是南朝都城所在江南的发音,汉音是唐朝都城长安附近的西北发音。无论是吴音还是汉音都无法追溯到秦代。

司马迁的用意

序言中提到,由于新出土的《赵正书》竹简文书的发现,我们第一次知道在司马迁《史记》成书之前就有将秦始皇称作赵正的文献。据说,《赵正书》和《史记》一样都是武帝时期成书的,但前者时间稍早(虽然现在无存,但《史记》在当时也是编联的竹简文书)。司马迁很可能也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无论如何,秦始皇因为是正月出生故名赵正的看法最为简单明了。若这样来考虑,司马迁把“赵正”改为“赵政”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虽然是否是元旦出生,尚没有充足的证据,但《赵正书》记载的是秦王赵正的晚年故事,而且不承认秦王是皇帝。司马迁竟然把“赵正”篡改为“赵政”,应当是想通过这一举动来提高秦始皇的权威吧。“政”是“政事”的意思。(在中国古代,一般用“政事”,而不用“政治”这个词。)

汉代司马迁的本意或许就是这样也未可知,但是,秦代尚未使用表示“政治”意思的“政”字,而是用“正”字来代替。北京大学所藏竹简中除了汉简外还有秦简,这些秦简文书中有“从正之经”“清洁正直”的句子。江陵王家台秦代竹简中也有“正事之常”的句子。“从正”就是“从政”(取政治之义),“正事”就是“政事”的意思。正直的“正”和正事的“正”意思不同,像后者这样,秦代的“正”也假借(借用读音相同意思完全无关的字)作“政”使用。司马迁是在阅读了现已不存的秦国国史《秦记》后写成《六国年表》的。《秦记》是秦国的简明大事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的纪事也部分参考了《秦记》。若按照秦文字的使用方法,《秦记》中一定写作“赵正”,而不是“赵政”。《史记·秦本纪》最后一部分引用了《秦记》:“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在《秦本纪》所依据的《秦记》原文中,“秦王政”也一定是写作“秦王正”。顺带提及,《秦本纪》最后一句“五十一年而崩”,在日本残存的写本中作“立十一年而崩”。(参见本章篇章页)相比五十一岁驾崩(实际上是五十岁零七个月),皇帝即位十一年后驾崩(实际是十一年零几个月)的写法更符合原文的风格。在写本时代,误写在所难免。应当是因为字形相近,才将“立”误写成了“五”。有意思的是,中国的中华书局修订本已根据日本的写本重新做了修订。

即使秦始皇赵正的“正”是他的名字,但是,秦始皇活着时不一定会采取避讳。秦始皇死后,在其子秦二世统治时期,正如周家台秦墓简牍出土的二世皇帝元年历谱(日历)木牍所见,“正月”已被刻意改为“端月”。这与《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的“二世二年端月”“三年端月”一致。另一方面,出土的秦始皇时期的文书一般仍写作“正月”,只有秦始皇在世时的文书睡虎地秦简中有的“里正”(村长)被改作了“里典”,但秦始皇活着时并没有采取彻底地避其名讳的政策,直到死后才开始实行避讳。

生日占卜

睡虎地秦简中有名为《日书》的占卜文书,其中有根据生日的干支进行占卜的内容,名叫《生子》(图1-3)。当时一般循环使用从甲子到癸亥的六十个干支日来表示日期,根据孩子出生的干支日占卜孩子未来的吉凶。出人头地、长寿、富裕、宠爱、勇武等为吉,反之,贫困、疾病、孤儿、奴婢等为凶。现在看这只是一种迷信,但是通过这些内容却可以了解秦代的社会面貌。“乙亥生,利酒”,或者“丁酉生,嗜酒”等,占卜的是将来是否能够饮酒;“己卯生,去其邦”之类,表明战国时国家之间的人口流动很常见。老百姓对未来的期望是,男子成为上卿(大臣),女子成为邦君(王侯)的妻子。但现实中也有男子沦为人臣(奴),女子沦为人妾(婢)的情况。这是一个不讲家世出身,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奴婢、大臣甚至王后的时代,这就是秦始皇生活的时代。

图1-3 睡虎地秦简《日书·生子》

在《日书·生子》的六十个干支日中,只有一个无论怎么看都给人突兀、不协调的感觉,这就是“丙寅生,武,圣”。所谓“圣”指拥有理想人格的人,尧、舜等上古帝王是理想的圣王,孔子也以圣者、仁者著称。后来在表彰皇帝秦始皇的刻石上也可以见到很多圣智、圣德之类的词语,看来秦始皇也把圣者视为理想人格。《日书》中说,不管他是谁、是什么身份,只要是丙寅日出生的,就一定会拥有武勇和圣智,但丙寅日出生的人很多,并非只有秦始皇。如果秦始皇是正月丙寅出生的,那么就是正月初三。

睡虎地秦简《编年记》中有“(昭王)卌五年(公元前262年)……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的记载。记录一个地方官吏的生日,除了要记录干支外,还要记录鸡鸣(凌晨一至三时)之类的具体时刻。按照《日书》的说法,甲午日出生的喜将来应该是“勇武而有腕力,少兄弟”。但我们无从知道秦始皇的出生时间,史书记载没有详细到王族的出生日期。

吕不韦的谋策

让我们再回到历史走向中来。由于老谋深算的白起将军在武安之战时回国,年轻的将军们代替他率领秦军攻打邯郸城,结果以失败告终。秦军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魏信陵君无忌和楚春申君黄歇接受了赵平原君赵胜的请求,率领“多国救援部队”前来救赵(图1-4)。赵平原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具有某些共性,即门下均召集了来自各国的多达数千人的食客,他们本人都身居丞相等要职,分别支持自己的国君,并开展诸侯国间的活动。当他们在邯郸会合时,商人吕不韦也正在邯郸城内活动。吕不韦肯定知道三君子的动向,他想借此机会,实现自己从商人向政治家转变的野心。

邯郸的战况愈演愈烈,王龁将军率领秦军包围了邯郸,赵平原君以三千“敢死队”一面迎击秦军,一面等待救援。魏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因为这层关系,信陵君希望魏王出兵救援,但魏王迫于秦国的威胁没有答应。信陵君在食客的建议和活动下,成功地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将军所持的半个虎符(将象征军队的青铜虎一剖两半的剖符),将魏的八万精锐部队派往邯郸。因为楚和赵是合纵同盟国,春申君也派了救援军。如果没有三君子的联合,秦军一定会攻陷邯郸,邯郸一旦陷落,子楚和赵正就可能在激战中被杀死。秦军未能进入邯郸,成了决定子楚和赵正命运的事件。

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和《战国策·秦策》的记载,可以了解到吕不韦在此期间为秦国做了哪些工作。《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在秦包围邯郸前,吕不韦就已经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说服了没有子嗣的秦国太子安国君的正妃华阳夫人,让王子子楚做她的养子。由于这一活动是在赵正出生之前展开的,因此,这显然不是为了赵正,而是为了让子楚以后能当上太子。秦攻打邯郸的战役开始后,吕不韦贿赂看守子楚的官吏,让子楚从邯郸逃出来,平安地将其送到围攻邯郸城的秦国军队那儿。昭王死后,太子安国君即位为王(孝文王),回到秦国的子楚如约做了太子。

图1-4 秦军与诸侯军进军路线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些《史记》没有记录的故事。吕不韦曾和父亲谈到为什么自己要帮助子楚。他说,从事农业的利润是十倍,买卖珠玉的利润是百倍,但若是立君主的话,可以获得无法估量的利润,这是自己从父亲那儿学到的。吕不韦游说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说如果让子楚做后嗣,阳泉君一族将来都会平安无事。为了取悦华阳夫人,子楚拜见华阳夫人时,吕不韦特意让子楚穿上华阳夫人故乡楚国的衣服。华阳夫人十分高兴,马上收子楚做了养子。

我们一般只关注《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但其实应该对《战国策》的上述记载给予更多的重视。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的《战国策》以战国时期纵横家写给诸侯的书信集《纵横家书》为底本,它也是《史记》的史料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书写在绢上的书),其中就有名为《纵横家书》的文献。

《史记·吕不韦列传》和《战国策》对吕不韦活动情况的记载不同,应当是因为当时流传着各种关于商人吕不韦让秦质子回国作战的故事。让出国的质子回国继承王位,对于要求人质的国家是件好事。反之,如果不让其回国,质子就成了空质,即没有价值的质子。国家间的关系状况改变着质子的价值。

总之,质子子楚一度被自己的国家抛弃,却在昭王五十年秦军团团包围邯郸时,成功地逃脱出来,回到自己的国家。赵正和母亲赵姬被留在邯郸,躲到赵姬的娘家得以活下来。秦军未能攻下邯郸,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军转而攻打南边的新中,再度败给韩、魏、楚的“国际援军”。不久秦昭王亡故,安国君即位,子楚成了太子。在孝文王的二十几个孩子中,就是这样一个母亲为夏太后(秦王的母亲称为太后)、自己又身为中男(长子与幼子之间的子男)的庶子,一个距离王位相当遥远的人最终成了秦国的太子。子楚父亲的正妃华阳夫人成了华阳后。

吕不韦的如意算盘

战国七雄以合纵连横为中心开展外交活动,合纵指东方六国(燕、齐、韩、魏、赵、楚)纵向联合对抗秦国,连横指秦国为了破坏合纵,与六国中的某个国家结盟。虽然在秦昭王统治时期,东方六国一度建立合纵关系,但很快就瓦解了。吕不韦原本是在这种战时体制下从事跨国生意,积蓄了千金之财的大商人(图1-5)。千金相当于一千枚一斤重的金饼(圆形金)。

中国古代的数学发展水平很高。现存的《九章算术》是东汉时编纂的,全书由246个算题和解答组成,其中已经有了分数和比例、多元一次方程式等复杂的计算。西汉初期的张家山汉简中也有《算数书》,最近我们又见到了秦代的《数书》(岳麓秦简)和《算书》(北大秦简)。清华大学所藏楚简中还有流传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算数书。从秦代地方官吏墓葬中还出土了算筹。王家台秦墓中出土了六十根62.5厘米长、用竹子和骨头制作的算筹,周家台秦墓出土了二十五根12.2厘米长的算筹。数学是官吏必备的知识,当时把算筹排列起来,用以表示数字,进行计算。这本来应当是征税的官吏需要具备的数学知识,也成了被征税一方商人的智慧来源。

图1-5 吕不韦的活动范围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送给身在邯郸的子楚五百斤黄金作为活动资金,购买珍贵的物品送往秦国,献给安国君的华阳夫人。通过这种手段,子楚得以成为养子,承继太子的后嗣。齐国的孟尝君曾献给昭王价值一千金的狐白裘(狐狸白色腋毛制作的毛皮),子楚献给华阳夫人的或许就是这类东西。这是《吕不韦列传》的记载,考虑到携带黄金通过边境关卡会有很大的损失,这样做很聪明。如果直接携带五百金进入秦国,那么大部分都会损失在关税上。

《九章算术》中有一道关于携带黄金通过关卡缴纳关税的算题。携带黄金的人总共要通过五个关卡,第一个关卡征收所携带黄金数额二分之一的税,下一个关卡征收余额的三分之一,其余三个关卡依次征收余额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设问税额合计为一斤黄金时,最初携带的黄金重量是多少(《九章算术》卷六《均输》)。

如果把最初携带的黄金数额看作一,第一个关卡缴纳二分之一的税金后,还余二分之一;第二个关卡缴纳余下的二分之一中的三分之一作为税金,从原来的二分之一中减去六分之一还剩三分之一。以此类推,到第三个关卡时,余额与税率相同,为四分之一;到最后第五个关卡时,余额还剩六分之一。最终,所携带黄金的六分之五都被作为税金收走了。假如六分之五是一斤的话,那么一斤的五分之六就是最初携带的黄金数额(图1-6)。

图1-6 关税的计算

现在我们按照秦国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这一复杂的重量单位进行换算。一又五分之一斤相当于秦一斤零五分之十六两,即一斤三又五分之一两,五分之一两相当于五分之二十四铢,即四又五分之四铢,因此,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最初携带的黄金为一斤三两四又五分之四铢。只携带了一斤多黄金,就被征一斤的税,税实在很重。

岳麓秦简《数书》中也有一道算题:总共要过三道关卡,每个关卡收五分之一的税金,最后剩下一两黄金,问原来携带了多少黄金。答案是一又六十四分之六十一两。解法是:如果每次征收五分之一,那么每次剩余五分之四,五分之四乘以五分之四乘以五分之四,积为一百二十五分之六十四,把分母、分子倒过来就是六十四分之一百二十五,即一又六十四分之六十一两。按这一税率,最初携带的黄金数额几乎减少了将近一半。很有商业头脑的吕不韦肯定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他会避免直接携带五百金到咸阳。

秦始皇的母亲

秦始皇的母亲曾是吕不韦的宠妾,赵正做了秦王之后,她就被称作“母太后”,待赵正成为皇帝后,她虽然已经去世,但仍被尊称为“帝太后”。但是,像秦始皇母亲这样的人居然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这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史书只记载她是赵国豪门之女,是邯郸诸姬之一。据说,她姿容美丽,擅长舞蹈。此前秦国的王侯多从其他国家的王室迎娶夫人。太子或王从别国迎娶夫人的国家间的婚姻,从外交角度来讲是十分必要的。秦惠文王的夫人宣太后叫“芈八子”,芈是楚国贵族的姓氏,八子是地位仅次于夫人的秦女官的称呼。前面提到的孝文王夫人华阳夫人也是从楚国迎娶的。

司马迁这样描述赵女和郑姬(对赵国和郑国女子的总称)的特征:她们化着浓妆,擅长弹琴,提着长长的衣袖,穿着尖尖的靴子,眉目传情,只要是有钱人家,不管是老是幼,都愿意嫁过去。据载,后来秦始皇的后宫中也充斥着郑、卫之女,热闹非凡。其中美丽娇媚的赵女最为知名。据说,紧靠赵国北部的中山国也继承了殷纣王以来的淫乐传统,中山国的女子擅长鼓瑟,穿着靴子,向富贵的人出卖媚相,出入各国的后宫。这些中原女子特别受欢迎,据说人们只要听到郑卫之音,就会产生淫乱之心。所谓淫靡之乐,不是传统的宫廷雅乐,而是演唱男女恋爱的歌曲。出身赵国的秦始皇之母,和出身楚国王族的宣太后以及华阳夫人身份不同。把她纳为宠姬的吕不韦在当时是个商人,他没有选择大国,而是选择距郑国较近的韩国阳翟(据《吕不韦列传》)和卫国濮阳(据《战国策》)作为自己的基地,往来于这两地与赵国邯郸之间(图1-5)。秦咸阳宫遗址中出土了绘有女子的壁画残片。这些女子看起来像是倡优(演员),脑后梳髻,正面而坐,挥舞着宽大的袖子,来回摆动,她们或许就是来自郑、卫或赵的女子。

要想从秦始皇母亲出身的角度了解秦始皇,就必须关注东方的小国郑、卫,以及秦始皇的出生地——赵国。战国时期,除了七雄(秦、韩、魏、赵、燕、齐、楚)外,还残存着郑(公元前375年被韩所灭)、卫(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宋(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所灭)、鲁(公元前256年被楚所灭)、中山(公元前296年被赵、齐、燕所灭)、蜀(公元前316年被秦司马错所灭)等小国。

总之,赵正就这样,伴随着秦王王位继承的问题降生了。本书中没有使用《史记》记载的“赵政”的名字,而称其为“赵正”。 gV73kNpY8XkKqkqsB8ZZgV7uZJRcDBtQwmi2WzNiNTEnz2kOcTOTTDwS9SA2pf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