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 |
![]() |
26岁的福建姑娘小暖,经常肚子肿大、疼痛难忍。家人送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肚子里全是腹水,她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小暖是广告公司的策划经理,每天三餐都不定时。而且,她最爱吃各类重口味食物,麻辣烫、酸辣粉、水煮鱼等,天天吃得不亦乐乎。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让她常常胃痛,扛不住了就吃点止痛药。直到腹部凸起、一到晚上就疼得受不了,她才告知家人。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暖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最终不幸离世。她的主治医师说,小暖并没有胃癌家族史,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
近三十年来,中国人是越来越偏爱重口味食物——麻辣牛肉、辣子鸡、小龙虾、麻辣香锅、烤串儿、火锅……大多数中国人爱吃的往往是过于辛辣、油量超标、钠含量超标的食物。
世界越来越丰富,我们喜欢的味道却越来越贫乏,殊不知,重口味正在慢慢地摧毁我们的生命。
有研究显示,世界上每年新增的胃癌病例,有超过半数来自东亚地区。某专家曾做过一个总结:“得胃癌的人到处都有,但东亚尤其多;因胃癌而死的人到处都有,但中国尤其多。”
爱吃辛辣的食物,会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使得胃肠道黏膜充血甚至水肿;爱吃高盐的食物,会诱导胃黏膜发生癌变,还容易引起记忆损伤及老年痴呆等疾病;爱吃重糖的食物,会增加血管压力,诱发心脏病、糖尿病、头痛、脂肪肝,还会加速衰老。
重口味的食物,对味觉的刺激来得更直接,也更容易抓住人的胃。然而,爱吃重口味的食物,只会慢慢损害我们的健康,带走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
相比之下,为什么日本长寿的人更多?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喜好清淡的饮食。他们一天要摄取多种食材,包括蔬菜、豆类、杂粮、鱼类、海藻和少量的家禽肉及乳制品;他们烹调食物少油少盐,尊重食材原本的味道;他们喜欢将生菜、胡萝卜、黄瓜等拌上调味汁直接生吃;他们经常采用蒸煮食材的加工方式,既减少高温热油对营养素的破坏,又减少油类摄入。很多美食家都认为:“日本料理的精髓在于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
长期吃重口味食物的人,味蕾已经麻木了,吃什么都想加一勺辣酱,根本吃不出食物本真味道的美好。
![]() |
02 |
![]() |
除了饮食,我们的文化也正在慢慢变得“重口味”。
市面上的各种海报和产品包装,总是喜欢用饱和度极高的大红、大黄、大绿;打开网页界面,满屏都是视觉冲击力强的广告代言……不仅如此,自从各类短视频软件越来越流行之后,我们开始越来越没有耐心静下来学习和思考了。各种短视频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大脑分泌出多巴胺,让我们获得了短暂的满足感。于是,我们更加喜欢追求短期快感,看明星八卦,看恶搞视频,看网络红人直播……
回想一下,你已经多久没有认真读完一本充满哲理、能丰富你的知识储备的好书了?你有多久没有完完整整地看完一部略显枯燥却耐人寻味的文艺电影了?
“重口味”文化的洗脑,让人类感官的敏感度下降:耳朵开始听不进复杂的东西,眼睛开始看不到复杂的东西,大脑都在开始简单化。
![]() |
03 |
![]() |
“重口味”的网络流行词,甚至让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差。
在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赛中,日本选手羽生结弦蝉联冠军。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实况解说员陈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赞美道:“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周期面对四周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
她的解说让无数日本人惊叹:“中文实在是太美了。”“汉语真是优美流畅啊。”而被“重口味”网络语言洗脑的我们,又会怎么夸呢?“太厉害了!”“真帅!”“哇,简直了!”……
古人形容人可以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而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而我们只会用“难受,想哭”;古人形容开心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我们只会“哈哈哈哈哈哈哈”……
“重口味”网络语言降低了交流的门槛,也暴露出现代人语言上的贫瘠。
太多的人,脑袋里空洞无物,不断追求着感官刺激,用重盐、重糖、重辣的食物麻痹自己的味觉,殊不知健康正在远离你;用各种能满足短期快感的软件来打发时间,殊不知这只会让你越来越空虚;满嘴低幼化、重复性的语言,却不想已全然废弃了中文之美。
![]() |
04 |
![]() |
周国平说:“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仔细想想,这是一种多么愚昧而可怕的状态啊!从今天起,戒掉“重口味”吧,你本可以拥有更丰盈美好的人生。
![]() |
01 |
![]() |
曾问过身边的朋友:“去年一整年,你觉得花钱花得最值的是什么?”有人说:“攒下两个月的工资,去听了一场五月天的演唱会。”有人说:“和男朋友一起去了趟香港迪士尼乐园。”还有人说:“给自己放了假,一个人去旅游,玩了5天。”交谈中,没有一个人觉得花钱购买某种物品是最超值的生活体验,大家都觉得购买经验最超值。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享乐适应症”,指的是,快乐的感觉总是很容易被大脑适应。我们在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不那么幸福了。而如果你在体验上花钱,比如去听一场演唱会,学外语课程,学烹饪方法,去度假……那么,你会感受到更长久的快乐。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任何带来兴奋的产品,在使用两周后都会显得平庸。但是经历会沉淀成为我们自我的一部分,永远活在我们的生命里。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般都深谙这个道理:比起花钱买东西,花钱买经历和经验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 |
02 |
![]() |
许多行业大佬都把时间用在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上。
比如王健林每天的行程表:凌晨4点起床,一整天被各种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张朝阳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做直播的时候,也透露了自己的紧凑日程:他每天清晨4点半起床,5点半到6点半看新闻,7点到8点精心准备直播内容,8点到9点做直播,12点到18点进行日常会议,18点到19点跑步……
苹果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库克,每天凌晨3:45起床,第一个到办公室,接着,员工会在清晨4点半准时收到他的电子邮件。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曾经连续20多年每周工作100个小时。
相比他们,我们看看大多数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上班时偷懒,躲在茶水间里聊八卦;下班后躺在床上看短视频、玩电子游戏,凌晨不睡觉,津津有味地看娱乐八卦或各类电视连续剧……
为什么那些成功人士明明已经那么有钱了,却还是喜欢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工作上?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流”,指的是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人就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有人会在玩电子游戏时产生心流体验,而真正的成功人士则会在学习和工作时感受到忘我的快乐。他们喜欢有挑战性的项目,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他们不喜欢在短视频或小游戏中寻找短期快感,而是向往充实型的快乐,比如工作、阅读和健身等。
越成功的人越热衷于追求真正的快乐,他们最喜欢做的就是将时间花在能全面提升自我的事情上。
![]() |
03 |
![]() |
如果你想获得真正的快乐,如果你想获得双倍甚至多倍的人生经验,那么请先学会正确使用你的时间。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转身才不会陷入无尽的空虚中。记住,唯有用对时间,你的人生才会超值。
![]() |
01 |
![]() |
我的表姐,生完孩子后,身材如吹气球般迅速膨胀起来;辞掉工作后,每天不是在家看综艺性娱乐节目,就是找邻居打麻将;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生日时想买条稍微贵点的手链,都被表姐夫一口回绝。
以前我和她无话不谈,现在居然和她无话可说,因为她一开口就是抱怨自己的婆婆、老公、孩子。“我说你呀,也该早点准备嫁人了。写文章又不能当饭吃,嫁个好老公才是正经事。”她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我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当初那个能和我彻夜聊古典文学的表姐已经消失了。
有人说:“一个人变老的标志是,他觉得人生一眼望得到头,不会再有改变,于是放弃了学习,放弃了提升自己。”然而,作为一个人,让自己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光鲜、更自信,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表现。
![]() |
02 |
![]() |
某自媒体作者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和新同事一起逛商场,同事买了不少彩妆,而她则挑选了一些经典书籍。当她排队结账时,顺手推荐了两本自己觉得读后受益匪浅的书给那个同事。同事翻过来看了看价格,摇头说:“好贵,不买。”她觉得很纳闷:两本书的价格分别为39.8元和36元,加起来的价钱不过同事刚买的那盒眼影的十分之一。有钱买化妆品,怎么没钱买书?看着她困惑的样子,同事解释:“就是因为刚刚买彩妆花了太多钱,所以现在才要省吃俭用呀。”花钱买化妆品和衣服,美其名曰“投资自己”,可同事却不知道,投资自己并不仅仅是把钱和精力投在外在的美丽和光鲜上。
我观察过许多光鲜亮丽的职场女性,她们无一例外地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得体的服装,走起路来气场十足。但别忘了,更重要的是,她们的专业知识过硬,谈吐优雅有内涵,做事干练有格局。她们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是将大部分的钱和时间花在投资自己的能力、眼界和经验上,一步步达成自己的目标,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写过一本书,名叫《不再为钱烦恼》。书中,他认为我们需要建立和自己年龄相符的金钱计划:20—30岁,自我投资;30—40岁,细心培育20岁时播种后冒出的新芽,同时持续播种;40—50岁,进一步拓展,成立储蓄急救箱;50—60岁,持续收成,挑战新事物;60岁,归零。
养成学习型思维,不断在最好的年龄里投资自己,才能让自己活得越来越有底气。
![]() |
03 |
![]() |
我认识一个1993年出生的姑娘,她平时穿着朴素,为人低调。别的女生追求名牌包和高跟鞋,追求最新款的化妆品,她却一年到头拎着一个棉麻制的手袋,看上去清心寡欲。
每次和她聊天,我总能收获满满,因为她实在是太见多识广了。她一个人游历过欧洲、澳洲、东南亚,在布拉格广场晒过太阳,在热带湖泊游过泳。周末,她喜欢去寻找城市里一些不知名的咖啡馆,用心品尝不同口味的咖啡。她是音乐剧和画展的爱好者,热衷于将为数不多的存款花在剧场和艺术馆里。她的眼界、格局和气质,都远远超过了同龄人的。她脸上洋溢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令我十分羡慕。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回忆最近花钱买过的商品,另一组回忆最近花钱买过的经历,然后分别对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打分。结果,买经历的人比买商品的人获得了更高的幸福感。
与其购买奢侈品,不如把钱花在购买经历上:去听一场演唱会,去吃一次之前没有尝试过的美食,去旅行,去听演讲……松浦弥太郎说:“吃一顿1000元的大餐,有时比买1000元的东西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想要活得更高级,也许可以尝试省下购物的财力,去丰富生活体验。尽量接触这个时代的美好事物,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更有内涵的人。
![]() |
04 |
![]() |
大多数人平庸,是因为他们不肯下定决心做出改变,不舍得将钱花在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地方。其实,投资自己,你的视野、格局和思想才能更加广阔;体验不同,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你才能看到自身无限的可能性;保持精致,才能将繁杂的生活,过成另一种诗和远方。
试着问问自己: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的阅读量是多少?是否将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对的地方?是学习了新技能、新知识,还是依旧将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实际上,当你决定改变时,最困难的一部分已经结束。投资自己,是一生的修行,不要让自己的金钱和时间,荒废在最好的年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