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从技术专家转型为团队管理者的三大挑战

在智睿咨询(DDI)的一个研究中,询问管理者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中,面临的最困难的三件事情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应对不确定性:

● 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事务,41%。

● 应对组织政治,38%。

● 激励和激发员工,34%。

● 创建新的关系网络,32%。

我们把上面的挑战,从宏观转变为微观,那么从技术专家转型为团队管理者,往往面临三大挑战:

● 重视事情,不重视人。

● 重视能人,不重视团队。

● 重视管控,不重视激发。

1.重视事情,不重视人

技术专家型的管理者有一个管理哲学,就是对事不对人,他们是这样行事的,他们从他们的上级那里学到的也是这样的。对事不对人,其实是一个流传很广的“错误”。事情是要靠人做的,怎么可能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没做好的时候,只是对事而不对人呢?比如,小王上报的材料出现了错误,被领导老王批评了,老王对小王说:“这个事情,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为什么不请示?下一次,一定要按流程请示以后再上报。”从此以后,小王上报任何材料,都要请老王签字。错误是不犯了,但小王的积极性也没有了。在重事不重人方面,技术专家型的管理者表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喜欢微观管理,过度关注细节,喜欢一竿子插到底,往往造成管理过度。

一名好的管理者,要具备什么样的管理风格呢?恐怕既要对事,也要对人。但这基本上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这样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样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也不具备指导性。人都是不完美的,有一些人关注事的方面多一些,有一些人关注人的方面多一些,两全齐美的人总是很少的。因此,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个人的管理方式是什么样的风格,至关重要。如何因人设事,如何因事而异,实施因人而异的高效情境领导,是一门大学问。

为什么重事不重人?分析其背后的根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被动的,由于事情的压力、时间节点的限制,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不马上处理和解决,事情就过不去;二是主动的,完全是因为个人的成就感导向、个人的价值诉求,技术专家就是特别喜欢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一个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着实让人有快感。

一个重事不重人的管理者,往往表现出下面这些典型的行为特征。我们可以对一对标,给自己打一打分,从1分到10分,看看自己表现如何。

(1)我要求下属依照明确的工作程序做事。

(2)我指导下属如何开展一项具体的工作。

(3)我重视下属在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4)我为下属解决他们工作上的困难。

(5)我以身作则,告诉他们怎么做,为他们提供示范。

(6)我不能容忍一件事情的不确定性与拖延。

(7)我在乎事情的有效完成,不管下属是不是情愿。

(8)我工作的效率相当高。

(9)我会关注一件事情交付给下属执行的细节。

(10)只有在我的具体指示与引导下,下属的工作表现才会提升。

还有一个小测验,可以帮助你了解个人的管理风格(见表1-1)。

表1-1 了解个人的管理风格

问题反思:

● 你凭什么晋升到现在的新职位?

● 你了解自己的管理风格吗?

● 你如何既要对事,也要对人?

2.重视能人,不重视团队

基于任务导向的管理者,很自然地会采取一种管理方式,即平时不重视人,但在关键时刻,只能用能人,让能人冲上第一线,帮助“扛炸药包”,解决问题。当事情来临的时候,当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当一个新项目面临挑战的时候,管理者往往就是这样不得不使用能人,很多时候也是因为迫不得已,“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能人的工作越来越多,能人的时间越来越少,能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不仅鞭打了快牛,而且还很可能把快牛变成慢牛,把快牛累死。有意思的是,在很多时候,在无人可用的时候,那个快牛其实就是管理者自己。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能人,也是这样被累死的。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体育运动队学习。无论是巴西的足球、美国的篮球,还是中国的乒乓球,一流球队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支好的运动球队有什么特点?除了有明星,那就是板凳队员特别多,而且是可以替换球星的板凳队员。一个好的球队、一个能长期赢球的球队,绝不可能只靠一个明星。打一个比方,如果一个球队只靠姚明赢球,那是很不靠谱的一件事情。能人可以在一夜之间成就一个团队,也可以在一夜之间毁掉一个团队。打造一个团队,让团队发挥作用,而不是只依赖一个能人,才是团队的持续获胜之道。

要想做好团队管理,我们可以向体育运动队的教练学习。体育运动队的教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教练的职责就是选人、用人。教练基于平时的训练表现,选择谁上场、谁不上场;基于球员在场上的表现和竞争对手的现场情况变阵,决定如何替换队员。但无论球员表现如何,教练都不会上场代替球员去踢球。教练的第二个特点是,他们心里非常清楚,教练的理想与梦想其实是要靠球员去帮助自己实现的。因此,培养球员、训练球员、赋能于球员,是教练的使命。当然,企业的中高管,特别是一线的管理者,不可能像体育教练一样从不上场踢球,有时候还是需要上场的,但一定要记住,不能老上场,不要让自己成为主角,成为团队里那个最能干的前锋。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明白一件事情,团队的成功,不能光靠自己,也不能只靠一两个能人,要靠团队,需要把团队所有的人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红花还要绿叶扶,不能只要红花,不要绿叶。杰克·韦尔奇说:当一个人在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只与他自己有关;当一个人在成为领导者之后,成功则与团队有关。

管理者不仅要学会培养团队、打造团队,还要懂得用好人、用对人。任何一个团队,总是存在着左、中、右三种力量。用一个四象限,可以把一个团队的人分成四类。横坐标是能力,纵坐标是意愿,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四种不同类型的团队成员(见图1-2)。

图1-2 四类不同的员工

你最喜欢哪类人才?有人说,当然是右上角的“人财”,能力强、意愿也高。但是这样的人才,在现实的团队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大数据统计中,人才也会呈现二八分布的规律,能力强、意愿高的人只占团队的20%。一个管理者在现实工作中,所面对的活生生的人,要么是左上角的人,要么是右下角的人,这二者构成团队的绝大多数,当然也还有少数左下角的人。

你喜欢左上角的“人材”,还是右下角的“人才?”?如果必须在这两种人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显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在课堂上,我询问了许多中高管,大家讨论非常热烈。最后的调查数据不出人意料,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左上角的“人材”,即意愿高和能力弱的人;只有30%左右的人,选择了右下角的“人才?”,即意愿不高,但能力强的人。在这里,请注意,人才的后面打了一个问号,表达的意思是不确定,这类人用得好,就是人才,用得不好,就不是人才。

哪一种选择更好呢?假如一个团队,有很多人才,团队当下的任务与项目没有困难,你会如何选择?但如果一个团队,当下的任务与项目正是用人之时,没有足够的人才可用,你又会如何选择?你会用态度不好的能人吗?有人说,一个意愿不高、态度不好的人,会破坏团队,带坏其他人,有风险,所以不能用。但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可以引发我们思考。

案例

39岁“高龄”依旧受到里皮重用!当年高洪波为何不用郑智?

2019年5月,里皮二进宫执教中国国足。39岁“高龄”的郑智依旧再次受到里皮的重用!当年高洪波为何不用郑智?近日,最新一期的国足大名单也正式出炉,郑智再次入选,这让球迷们既高兴又有些担忧,高兴的是还能看到老队长为国出征,担忧的是国足的年轻一代无人可用。

2018年10月,国足在苏州迎战印度,当时38岁的郑智和32岁的郜林迎来了自己国家队生涯的第100场比赛。不过,郑智的国家队第100场比赛来得比较晚,和郜林相差了6岁。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球迷们也应该都知道,当年高洪波曾二度执教国足,但是都没有选择重用郑智。现在,39岁“高龄”的郑智依旧受到里皮的重用,而当年的高洪波为何不用郑智呢?

1.战术原因

高洪波指导喜欢用5后卫或3中卫阵形,在这种情况下,高洪波需要郑智踢中后卫的位置,而在这个位置上,郑智并不擅长。在高洪波的战术中,在中场需要有超高体能的球员疯狂拦截,而不是像郑智这样的组织型球员。

2.身体状态原因

在高洪波第一次执教国足时,郑智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低迷期,在国外也发展不下去了。一开始高洪波给了郑智机会,但是郑智的表现并不理想,于是在高洪波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在高洪波第二次执教国足时,当时的郑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其竞技状态保持得不错,高洪波也知道球队需要老球员坐镇,但是在比较之下,高洪波还是选择了像杜威这样的球员。

3.高洪波固执的性格

高洪波的性格十分固执,当年二进宫带领国足惊险地从四十强赛中出线,当时国足阵中就没有郑智。在十二强赛的首场比赛中,国足客场2:3不敌韩国,在这场比赛中,郑智首发出场,但是其表现让高洪波很不满意,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场十二强赛中,郑智都没能获得出场机会。四场十二强赛只拿到一个积分,高洪波黯然辞职。

在上述案例中,除了已述原因,我有一个猜想,高洪波之所以不用郑智,会不会是因为其他原因。高洪波作为国家队教练的资历并不深,而反过来,郑智作为球员的资历太过“鲜亮”。是不是郑智不好指挥、不容易服从命令,影响自己的战术安排和球队的训练呢?这只是我的一个假设。那为什么里皮就不怕,就敢用郑智呢?因为里皮是世界名帅,他的威望在那里,他的影响力在那里,球队的球员都会听他的,用郑智没有任何疑虑。因此,有时用不用能人,如何用能人,看来不是能人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你能“罩”得住,能人就可能为你所用;如果你“罩”不住,能人就可能成为你的一个负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能人能不能被管得住、用得好,其实与自己的实力有关。做强自己,才能做强团队,这是一个管理的真谛。

问题反思:

● 你作为团队管理者的角色是什么?定位是什么?使命是什么?

● 你如何评价一个管理者的绩效?

● 你如何发挥团队的作用,不让自己成为团队中最大的能人?

● 你的团队现在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 你如何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团队的活动中,让他们做出贡献?

● 你如何针对人才四象限中的每类人,设计一套上、中、下的策略?

● 你为什么喜欢扮演团队中的能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3.重视管控,不重视激发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管控,这其实还在沿用20世纪初古典管理学家泰勒的管理思想。泰勒早在1911年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就提出了管理蓝领工人的方式与方法。如果说,对待机器用控制的方法可以让机器更好地服务,那么计算机程序是最好用的,但是对待人用控制的方法,是不能让人更好地服务的。因为人是有情感的,人是会变化的。在今天,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李世石与阿尔法狗的世纪之战,已表明机器可以战胜人类。于是有人恐惧,有人忧愁。我们恐惧什么?我们不怕人工智能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但是我们真的很害怕人像人工智能机器一样思考。我们今天管理的都是有思想的知识型工人,我们不能像计算机一样,往每个人的脑子里输入一套标准的作业程序,就让他们去工作。人与机器是不同的,人与人也是不一样的,以至于管理张三的方式,不一定能用来管理李四;更要命的是,今天管理张三的有效方式,明天却可能不再有效。在管理方面,有些地方可以标准化,而有些地方不能标准化。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地方可以标准化、搞“一刀切”,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地方不能标准化、不能搞“一刀切”,这其实是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最需要领导的艺术。

有人说管理就是管人、理事。人的行为能被管住吗?人心能被管住吗?思想能被管住吗?人在本质上是管不住的,人需要“理”,“大禹治水,疏而不堵”。然而事是可以被管住的,通过“0”和“1”的控制,通过计算机程序,通过PDCA的方式,通过项目管理的方法,可以把一件事管控得很好、很精准,按照我们事先设定的意图,一分不差地执行。比如,一个计算机芯片的加工,现在可以控制到几纳米的精度。想象一下,1纳米是一根头发丝的6万分之一,那是多么高的精细度!《原则》一书的作者瑞·达利欧在演讲时说:我的终极目标,是创建一部运转得极好的机器,我只需要在一旁坐看美好的事情发生。这真的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我们真的期望这样美好的事情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

管控是一种工具,不是目的。那么,管控的目的是什么呢?举一个例子,一辆好车,有很多标准,但至少两个关键部分不能少,一是发动机,二是刹车。发动机和刹车哪一个重要呢?当然两个都重要。如果一辆车的发动机特别好,而刹车不行,将会发生什么?反过来,如果一辆车的刹车特别好,而发动机不行,又会发生什么?再进一步,发动机和刹车是什么关系呢?是发动机为刹车服务,还是刹车为发动机服务呢?答案当然是刹车要为发动机服务。因为一辆车的目的最终是要被开动起来,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服务,而不是整天踩着刹车,在那儿做无用功,不让汽车跑起来,那倒是没有任何风险。如果说有风险的话,那就是废掉了一辆好车,忘记了一辆汽车的目的。

管控其实就是一种刹车,激发才是目的,激发人的善意,激发人的能量,激发人的创造性。在北京的大街上,我经常见到这样一个场景,为了不让人停车,就在好好的水泥马路上立起厚重的交通栓,车是不能停了,但停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便是典型的管控。在有些机场,在进安检之前的闸口、在上下楼的电梯前,精心设计有红色的竖栏,标准行李箱无法通过,而在上海的虹桥机场,尽管也有竖栏,但标准行李箱是可以通过的。这就是区别,一个是为了管控,一个是为了服务。

我们作为管理者,不能管控不足,要确保风险可控,但要切记的是,管控不是目的,管控不要过度,管控最终要为客户服务。管控是手段,激发是目的。把人管死容易,把人管活很难。反思一下,我们制定的机制、流程与制度,有多少是试图要控制人和限制人的,不允许、不能做的事情太多,那么企业也就会进入一个危险的状态。管理知识型工人,不能像管理蓝领工人一样,需要的是多一点激发,少一点管控,这样的管理才会更好。 O3SI6Ud/26GLlOSePn0MYfF1krYfUdv14Fu/ROHl3x0hMu6aqaQ5vVJLfI040H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