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文以载道。道之一字,幽深难明。佛家言真如本性,道家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儒家言明德,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体虽一,而深浅有异。入道之法,在于观照,对内曰照,对外曰观,虽分观分照,以别内外,其法实一也。内照明体,外观起用。内照则成圣成贤,外观则参赞天地之化育,内照则《论语》《老子》《内经》之所出,外观则《易经》《伤寒》《金匮》之所由,道之用大矣哉!
吾友任之堂主人,禀三教观照之旨,远承仲景诸先圣之所学,近得太爷等后贤之所教,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穷其所学,得《医间道》一书,读之,大快平生。掩卷长叹,假我数年,若十年前得阅此书,则于医道数仞之墙,必能登堂入室,一窥其奥矣。
《医间道》一书,别于其他医家者有四:
一者,以道治医,从“一”的层面来辨证论治。这个“一”,就是道,就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中医也不例外,仲景以来,对这个“一”解释得清楚的,几千年来只有寥寥数人而已。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写道:“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所览医书七十余种,每多各逞己见,亦未尝不讲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参差间出,使人入于其中而茫然。”这正是历代医家著述的白璧之瑕,也正是后世学医之人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望洋兴叹,进而丧失学习信心的主要原因。而本书对这个“一”阐释得非常清楚,入木三分。古人云:“识得一,万事毕”,只有把握住了这个“一”,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中医的脉搏。
二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这八个字,原是医者圭臬,只可惜,很多医家往往顾左右而言他,甚或干脆视而不见,以致精妙难思的传统医学的光芒被渐渐埋没,岂不令人痛惜。任堂主“上观天,下观地,中观人”,“法于阴阳,合于术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探究,层层剖析,娓娓道来,返璞归真,化繁为简,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原来中医也不难的感慨油然而生,读了此书,必将使思维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内心深处发起一场巨大的革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堂主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观出来的,是从真诚心中流露出来的。
三者,中医框架的分析与辨证论治的有机结合,可以说道破了千古不传之秘。中医的框架是什么?阴阳五行而已。不论哪本医书,必对阴阳五行进行一番详细的讲解,然后再从脏腑功能说开去,几乎成为一个固定的套路。而仅仅只把阴阳五行理论体系用于解释脏腑气血的生理功能,至于如何将之运用到辨证论治中去,却无人提及,甚或提及,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说不清,道不明,使后世学者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几成医道不能提升的瓶颈。本书对还原传统医学的原貌,具有正本清源、拨云见日之功也。
四者,对《内经》病机十九条的补充完善和医学指南针的发明,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医学经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有些经典话语更是脍炙人口,传承不衰。比如:“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久病必瘀”等,都是历代医家从临床中得来的真知灼见,也反映出经典内容相对后世有所不足。特别是到了现代,世人共争不急之务,迷于嗔恚,贪于财色;饮苦食毒,无有懈时,内忧外患,百病丛生,许多疾病更是闻所未闻,简直无从下手。本书在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通过对历代医家的学习、提炼和自己切身实践,又补充了病机六条,大大拓宽了中医辨证的纲领,使许多难病、怪病的治疗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了新的突破口。
医学指南针将理、方、法、药一一括囊无余,把纷繁庞杂的医学理论进行高度的浓缩,由博返约。大有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之功。一图在手,医学无忧,若非已将医道一以贯之,曷克臻此?
本书更有诸多精妙之处,不能一一细说。至若《内》《难》《伤寒》,言辞古朴,义理深奥,虽智者亦一时莫能解。后世医家著述,各呈己见,或有所偏颇,不能得睹医学全貌。唯本书从上智至下愚,莫不适合,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也。本书能令初学者,登堂入室,提纲挈领,不走弯路;能令彷徨迷茫者,破迷开悟,指明方向;能令医道精湛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自学中医者和中医爱好者来说,更是案头必备,不可或缺的好书。
百余年来,西风东渐,我中华传统文化早已失磐石之固,传统医学亦复有覆巢之患。时至今日,诵几句子曰诗云,被人视为怪物,讲一点寒热表里,人皆谓之无用,此诚可叹可悲之至也!祈盼我医道同仁,立定志向,扎稳根基,坚守信念,辛勤耕耘,或可挽大厦将倾之颓势于万一,重振我传统医学,使之再发出璀璨的光芒。
余与任堂主相识于网络,虽未谋面,神交已久。对任堂主孜孜求索的精神感佩不已,余不才,不意竟深得任堂主厚爱,堂主不以余鄙陋,邀余作序,余欣然受之,是以为序。
陈永昌
庚寅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