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笔之前,首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物体的外形特征。脑海中要试着想象一下画完之后的效果是什么样的,画面所要传递出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氛围是什么样的。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指导我们进行创作。
01 确定物体的基本外形。这一步非常重要,形不准则接下来所有工作都是徒劳。
利用一点透视的方法,可以准确地绘制出物体的外形。在本例中,以仰视的角度观察对象,能看到的三个面分别是底面、正面和侧面。
本节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一点透视绘制物体(以正方体为例)”。那么,对于已经画好的物体,我们也可以通过一点透视检查其形体是否准确,如右图所示。论证和反证永远存在于同一事物中,大家要切记这一点。
错误1:透视关系画反了。
错误2:透视关系画过头了。
02 修整外形。从整体入手,将物体分成几个大的部分。注意,物体的转折面也应该符合透视规律。
03 细化造型。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懂得取舍,即充分表现最能体现物体特点的元素,而略去一些无关紧要甚至影响效果的部分。
04 确定大色调。上大调的时候要根据光影原理,从整体出发,确定三大面(暗面、灰面、亮面)即可,不要死盯着一处不放。
逆光指的是灯光在物体后方,投影在物体前方,物体的暗面占据了大部分面积。逆光素描的特点是:亮面的面积少,但是亮度高;明暗的对比度非常强;以刻画暗面为主,但是不宜画得太黑、太死,要透气。
逆光示意图
05 丰富明暗层次,增加物体的厚重感。这时不宜画得太过,得给后面的调整留出余地。
06 细部刻画,完成绘制。在本例中,盒子上的小熊是一个亮点,需要着重刻画。越往后的部分,越应该虚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