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回顾漫长的人类文明史,没有永不消逝的文明。

特别是一味掠夺自然的文明,其历程更为短暂。掠夺规模越大,文明发展越繁荣,但同时也崩塌得越彻底。现代文明对自然大规模的掠夺与破坏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因此人们对于现代文明即将迎来终结的猜测也是合乎情理的。

现代文明何时将以何种形式崩塌?未来,等待我们的将是怎样的世界?为了探明这些问题,为人类敲响应对这些危机的警钟,我认为很有必要提出对策与见解,以采取措施渡过这些看似不可避免的危机。

那么,过去的文明在地球环境的变化中经历了怎样的兴亡呢?在此,本书将首先通过文明兴亡与气候变化及森林破坏等环境史的关系,对文明兴亡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

除此之外,环境变化会对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它与政治、经济活动的变化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对于上述问题,本书也进行了探讨。

根据迄今为止的研究结果,很显然过去文明的兴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一味地掠夺自然资源,实现短暂的繁荣,而后又骤然崩塌的文明;另一类是虽然朴实无华,却与自然和谐共生、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

21世纪,人类如何在有限的地球资源中维持繁荣发展?这一问题备受关注。为了渡过21世纪地球环境与文明的危机,人类有必要重新发掘与自然和谐共生、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的价值。

除此之外,在文明与环境的关系中探明与自然和谐共生、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的价值,并将其智慧之处运用到未来文明的构筑中,也是本书将要考虑的问题。

那么,如何将与自然和谐共生、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的价值,通过一定的方式运用到未来文明的构筑中呢?现代的物质能源型文明,是通过过度掠夺地球环境构筑起来的,我们可以通过预测这类文明何时将以何种形式崩塌的方式,为人类敲响警钟。为了避免人类文明崩塌的危机,我们又将如何创造文明,创造出怎样的文明呢?本书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方案。

我们犹如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只小船,一旦这只船鸣笛,就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小船鸣笛响应,期待这些小船能够卷起强有力的洪流。

稻盛财团理事长 稻盛和夫

巴厘岛美丽的梯田景观

依自然倾斜的地势修筑而成的错落层叠的梯田,具有巧妙的给排水系统,为了渡过21世纪地球文明的危机,再创与自然和谐共生、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显得尤为重要。(摄影:河合德枝)

在有限且不均衡的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的死亡生命比不死生命更具活性

资料来源:参照Oohashi T.et 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Life and Robotics, 5, 2001绘制而成。

不死生命在可生存的范围内极速“扩张”,迅速占领所有的生存空间,而后停止繁殖。然而,死亡生命在实现繁殖的同时解体,将实现生存的空间和物质返还于自然,留给子孙后代。死亡生命的子体在此基础上诞生,并无限重复上述过程。在此过程中,死亡生命加快适应性进化的速度,不断扩大生存范围。

在有限且不均衡的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利他性最高的死亡生命最具活性

资料来源:参照Oohashi T.et al., Artificial Life, 15, 2009绘制而成。

从图中可看出,与地球生命拥有相同利他性结构的生命,比其他所有生命都更具活性。这一结果,可以为“为何现存地球生命都无一例外地拥有死亡基因”这一问题提供全新的解读。 sdcV6Kk5o0SOavDhfRxeucqP2E0GEEjxi3x+ekJBaXEtTUoQTLlK6ur/IzjgkH+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