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女人的钱最好赚

一日,一对情侣逛街。原本,男友只是想陪女友散散心,没想到……

女友进入一家服饰店,先看到一件吊带小裙,标价1 000元。

女友:“亲爱的,你对我的爱是不是无价的?”

男友:“真爱无价。”

女友:“那……这件,我特别喜欢,买了吧。”

男友立刻去付账。

这时,导购小姐对女友说:“小姐,我们这里还有外套小衫、靴子高跟鞋,可以同您的裙子搭配,非常时尚,要不您看看?”

女友被说动,一一试穿,感觉不错。

见男友回来,接着说:“亲爱的,你对我的爱是不是无价的?”

男友:“那还用说,真爱无价。”

女友:“那……你看这些和我的衣服很搭的嗳,也买了吧。”

男友再去付账,消费了3 000元。

导购小姐又走过来说:“小姐,您身材这么好,我们这里刚好有一批上等的冬装,既漂亮又实惠,不过是上个季节的高档品了,全部打四折甩卖。您要不要也看看?”

男友:“大夏天,买什么冬装?”

女友未表态,随导购小姐进了屋里,果然看到很多名牌冬装。她爱不释手,拿了四五套。冲出来对男友说:“亲爱的,你对我的爱是不是无价的?”

男友一看女友的架势,非常尴尬,不得不接着刷卡。

没想到,卡刷到一半,刷爆了。男友看着女友,哭笑不得地说:“亲爱的,这回真成无价的了!”

有人说,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一个女人可以在冲动之下专程打“飞的”去扫荡名牌,也可以一时兴起买下上万的穿不上几次的衣服。经济学家说:“女人的这种消费‘轨迹’无法琢磨,因为没有一丝规律可循。她们都是典型的冲动型消费者。”

冲动型消费者,指在某种急切的购买心理的支配下,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冲动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商品广告、宣传诉诸情绪的强烈冲击,唤起心理活动的敏捷与定向。

在冲动型消费者身上,个人消费的情感因素超出认知与意志因素的制约,容易受商品(特别是时尚潮流商品)的外观和广告宣传的影响。因此,很难说消费中的女性符合经济学的相关假设,她们的行为是非常不理智的,即非理性的。

非理性主要是指一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等。非理性消费,在男性眼里,是不可理喻的不成熟的表现,而在女性眼中,是再正常不过的状态。在消费者群体中,商家最想诱惑的就是“娘子军”,最不敢得罪的也是“娘子军”,因为她们身上携带着难以想象的商机。

一项科学调查显示,90%的18岁〜35岁的女性都有过非理性消费行为,甚至,非理性消费占女性消费支出的1/5以上。女性的非理性消费彻底颠覆了经济学家所能预测的消费模式。你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她们在进入超市之前做了周密的购物计划,但在出来的时候却买回不少自己喜欢但并不实用、甚至根本用不上的商品。

所以,琢磨女人的消费动态,就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她们总是有很多消费理由。但困扰经济学家们的是:女性为什么倾向于非理性消费?

经过研究,主要是由几大因素共同促成的。

首先,女性容易受情绪因素的影响,所以,女性常常情绪化消费。

据统计,有50%以上的女性在发了工资后会增加逛街的次数,40%以上的女性在极端情绪下(心情不好或者心情非常好的情况),增加逛街次数。其发生几率同男性去喝酒(开心时或不开心时)的几率几乎相同。可见,购物消费是女性缓解压力、平衡情绪的方法,不论花多少钱,只要能调整好心情,80%左右的人都认为值得。

其次,女性的敏感情绪还容易受到人为气氛的影响。例如,受到打折、促销、广告等因素的影响。据专家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18〜35岁青年女性的调查显示:因打折优惠影响而购买不需要物品的女性超过50%;受广告影响而购买无用商品或不当消费的女性超过20%;因商品店内的时尚气氛和现场展销而消费的女性超过40%;因受到促销人员诱导而不当消费的女性超过50%。

最后,女性在选择物品时,态度更倾向于犹豫和动摇,形成过度消费,尤其是在面对众多种类的商品时。在美国加州的一家杂货店内,经济学家们做过一个测试:他们在货架上排上6〜20种不同的果酱。商家将每3种用胶带封在一起。某家庭主妇欲购买特定的3种,但它们被两种不同的胶带封在一起。思考再三后,该主妇购买了两个封条的6瓶果酱。

事实上,对于所有人来说,商品选择多的时候,通常都难于选择。但这点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当她们面对众多选择时,常常会忘记自己最初的需求,在其他货品的吸引下,改变购买的想法。这也是经济学家们认为女性不适合做传统经济学中理性十足的“经济人”的原因,仅从消费这一点看,她们犯的错误就太多了。 gEY+SAax3TmAt3ubhWoWDAtOlZ448QwFn16ph0SWgbCUW+X09awinjqG10OQMA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