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便宜无人问津,而越贵越好卖

一位智者为了启发他的门徒,就给了门徒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智者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

年轻的门徒去了蔬菜市场,许多人注意到了这块石头,觉得它挺好看,可以买回家给孩子们玩,或者用它做成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是几个小硬币。

门徒向自己的老师汇报之后,老师又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你会明白它真正的价值!”

门徒百思不得其解,但他还是去了珠宝商那儿。出乎意料的是,珠宝商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买这块石头。但门徒依然摇摇头,他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他矜持的态度反而引起了珠宝商们对这块石头的兴趣。他们继续抬高价格,10万、20万、30万,最终有人出了50万的价格。“这些人疯了!”他想。他跑回去把这些事情告诉自己的老师。

老师说:“现在你该明白了,对一个事物的评价本来没有固定标准,这完全取决于它所在的场合,还有那些关注它的人们。”

在这个故事里,智者要告诉门徒的是关于人生价值的道理,但它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这就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尔斯坦·凡勃伦提出的“凡勃伦效应”。其反应了这样一个现象: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的升高反而会增加,它反映了人们“挥霍性消费”的心理。

一个退休工人退休后闲来无事,便自己摆了一个小摊,当起了老板。临近春节时,他托战友从外地进了500瓶瓷瓶包装的白酒,每瓶进价只有5元,退休工人看进价这么便宜,就标价8元。可是卖了十来天,也只卖出3瓶。有的人拿着酒问他:“这酒包装这么好,价钱却这么便宜,是真酒吗?”尽管退休工人一再保证是厂家正品,可人家琢磨半天,最后还是没买。退休工人急了,照这样下去,几百瓶白酒得卖到啥时候,怎么办?这时儿子给老爸出主意,把标价改成28元。退休工人一听急了:“你脑子咋想的?8块钱都卖不出去,还28块,谁要?”儿子说:“你先试试,反正现在不也卖不出去吗?”退休工人想想也是,便将标价改成了28元,没想到,第二天,一下子就卖出了20多瓶。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凡勃伦效应”所描述的情景:款式、质地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只卖80元,进入豪华大商场的柜台,就会卖到几百元,不过,也不用担心没人买。上万元的眼镜、纪念表、上百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感性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的营销策略。

“凡勃伦效应”对商家来说,无疑是个“最大的福音”。因为了解了“凡勃伦效应”,商家就可以利用它来探索新的经营策略。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 73Z1FXnU6onrLtm9SmcyIU5u7eK2u4GpZDC5t5K1Atz+uCGTtytzTOZvgd4p7Q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