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全球连锁的麦当劳快餐店,大家可能都会有因为菜单和价格完全相同,即使去外地也能放心食用的印象。但这种观念应该发生转变了。
2007年夏天,麦当劳在日本开始实行不同地区不同价格的制度。此制度实施后,约90%的麦当劳连锁店进行了提价,其幅度按照地区不同分为3个档次。剩下的店铺有的价格不变,还有极少一部分店铺实行了降价。2007年8月27日《日经流通新闻报》报道:实行新的价格制度后,原价580日元的巨无霸套餐在东京、大阪、神奈川、京都的价格最贵,涨到640日元;千叶、琦玉、爱知、兵库、静冈、广岛其次,为620日元;包括北海道、冲绳在内的大部分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上升到590日元。青森、石川、爱媛、熊本等县保持原价不变,而降到560日元的只有山形、宫城、福岛、鸟取、岛根这5个县。
从以上的价格变化分析,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涨价幅度达到了10%以上,相反降价的只有东北、山阴地区的5个县。之后,麦当劳在2008年5月再次进行了价格调整,下调了青森、爱媛等县的价格,这样最低价格的县就增加到了12个。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价格差距更加明显了。
那么,麦当劳为什么对城里人严格,而对农村人宽松呢?其实,也有其他的全国连锁快餐店实行不同地区不同价格的制度。
麦当劳快餐店为了提高营业额,采取了不同地区不同价格的制度,调整后城市和农村的售价各不相同。在城市来吃饭的顾客大多都拥有较高收入,不会太介意便宜商品的价格。因此,即使提价销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店方预计即使价格上涨30%,销量也只会下降20%,提价后的新营业额可以增加到10万4 000日元(260日元×400个),所以选择提价。
相反,在农村来吃饭的顾客大多是低收入、对价格敏感的节约型消费者。如果提价的话,销量会大幅度减少,所以店方会通过降价来提高收入。店方预计如果降价20%的话,销量会提升40%,所以降价后的新营业额可以增加到11万2 000日元。
想要提高收入的企业在考虑应该提价还是降价时,应该重点分析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小,经济学称之为需求价格弹性。总体上说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价格弹性小(反应迟钝)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提价”;相反,“消费者对价格弹性大(反应敏感)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降价(上述事例中农村店铺的做法)”。
新上市的日产风雅共有3个级别:豪华版本(BaseModel)47.8万元,豪华导航版本(NaviModel)51.8万元,VIP版本(VIPModel)54.8万元。
上海市场,47.8万元的豪华版本一辆未售出,而51.8万元的豪华导航版本和54.8万元的VIP版本两辆样板车,均已被客户购买。
“我们第二批车订的全是VIP版本,”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谈先生说,“买得起这种价格的车的客户,是不会选择相对低配置的车型的。根据我的经验,这种消费档次的客户,一般都会看重车的舒适度,在同一排量和价格档次的基础上,喜欢选择一些‘享受型’的配置,如GPS、分独立空调等。”
中高档车消费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着这部分有能力消费中高档车的消费者,更看重车辆的配置与自己身份的相配程度,他们对价格相对不敏感,不会为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退而求其次,所以在中高档车市场,特别是豪华车市场,一般情况都是越豪华、越高配置越好卖。相反,那些购买桑塔纳、捷达、奇瑞汽车的消费者对几千块甚至几百块的价格都非常敏感。
对不在乎价格的顾客高价出售,对在乎价格的顾客低价售出,这是一种价格歧视战略。根据消费者的弹性实行价格歧视时,一般的做法是,按照价格弹性的大小将消费者分为几类,根据各类的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
800块钱的一瓶酒在饭店卖到880块,价格上涨了10%,对请客吃饭的有钱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反正他们都要请客人喝这一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