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日语教学法的内涵解读

一、日语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日语教学法就是研究日语教与学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日语教学法这一概念包括以下要素:日语、日语教学、日语教学法。日语是指日本民族使用的语言以及与语言交际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

日语教学是关于日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与学的活动,具体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日语语言文化知识,掌握日语听、说、读、写等能力以及汉日语言互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身心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的日语教学通常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采用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科书,在具有日语教学技能、日语知识和日语能力的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实施的活动。

日语教学法还是研究日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日语教学法不仅研究日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也研究日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如讲授法、翻译法、演绎法、练习法等,还研究针对不同国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固有知识水平的教学对象开展教学时需要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日语教学法既是研究理论的科学,也是师生围绕日语知识与技能展开的教与学的实践活动。

二、日语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日语教学法主要研究“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教(学)得怎么样”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学的基本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首先体现的是由教师到学生的“人-人系统”,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目的及教材、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的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的设置、教科书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方法、标准等,与教育学、心理学有密切联系。

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这与日语语言文化密不可分。教学过程中会应用到教学设备、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这涉及教学方法与策略。这些都是日语教学法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归纳起来,日语教学法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语教学的意义。这方面主要研究的问题有:第一,学习日语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意义。第二,学制与学时。在哪一类学校、哪一个年级开设日语,多少学时。第三,日语教学的教育、教养、实用目的及其相互关系,日语教学在实用方面的总目的和各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第四,各级教育部门有关日语教学的规定。

(2)日语教学的内容。这方面主要是研究教学内容。

国家颁布的各层级教学规定了内容范围。教科书根据大纲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选择具体内容,因此研究“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实质是研究教科书问题,如编写和选用教科书的原则、分析教科书的结构和体系等。

(3)日语教学的方法。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研究如何教必须先研究如何学。

属于如何学的问题包括:第一,学生在日语教学中的地位。第二,学生学习日语的心理过程。第三,从学习者角度看决定日语学习质量的诸因素,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外语的适合性(素质)等。

属于如何教的问题包括:第一,日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第二,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和实践。第三,适合我国日语教学的理论、原则以及与此相应的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础知识教学和听说读写基本技巧的训练方法。第四,日语课堂教学和成绩考核。第五,现代教育新技术,除了传统的录音、录像、广播、电视外,最新的网络媒体对日语教学的影响等。

(4)影响和制约日语教学的因素。任何教学过程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开展的,有制约它的诸要素存在。例如,教学行政管理、教育政策、教师能力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等。

在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时,可以利用相邻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但是不能抽象、机械地引用,因为这些相邻科学的任务需要回答的问题与日语教学法不同。

教育学的任务是探索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心理学研究人们一般的心理规律和接受一般教育、教学时的心理规律;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质、人们习得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一般规律,这些理论有助于日语教学法的研究,但是它们不能直接、具体地回答日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问题。不断地回答、解决日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日语教学法研究的根本任务。

三、日语教学法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一)日语教学的研究途径

(1)研究日语教学可以史为鉴。日语作为外语教学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自1896年清政府在北京同文馆内设立了东文馆(日文馆)起,我国就开始把日语作为外语纳入教育领域。日语教学在我国起源于近代,发展于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分支,日语教学法研究受到以英语教学法为主体的外语教学法的影响。

从外语教学法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日语教学先后经历了翻译法(语法翻译法、词汇翻译法、翻译比较法)、直接法、自觉对比法、口语法、视听法、认知法、自觉实践法、功能法等发展阶段和过程。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继承和借鉴已有的教学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对丰富和发展日语教学法有现实意义。

(2)研究日语教学可以吸收兼容。与日语教学法相关联的其他学科不断发展,取得新的成果,其中必有能够为我所用的学科理论可以与日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学实践,这也是丰富日语教学法的理论宝库。

(3)研究日语教学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也促进了日本的国际化发展,经济腾飞与生存压力、少子化等社会问题的产生也促使日本政府以及民间团体纷纷采取措施,大量吸收海外留学生,间接地促进了日本本土的日语教育者研究对外日语教学法。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来自日本本土的对外日语教学理论为我国日语教学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日语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1.研究课题分类

日语教学法的研究课题,按照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理论性的,其表现形式为专题论文和专著;第二类是实用性的,其表现形式是各种教学文件和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材、考题、工具书、参考书等。

2.研究方法分类

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观察、文献分析、面谈、问卷、测试、总结、实践和实验等。

(1)历史文献法。又称为历史法和文献法,就是研读国内外各个历史时期关于针对中国人开展日语教学的论述、专题论文、专著,分析、整理、研究各个时期的教学大纲、教材、考题等,从阅读文献入手,以历史的、发展的、批判的眼光探索日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规律的研究方法。

(2)观察调查法。这是通过对教学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取得有关资料进行研究的教学方法。观察的对象可以是教师本人,通过微课教学设备录制实验课全过程,课后进行观察。观察的对象也可以是他人的现场教学,获得一手的观察资料和数据,开展调查。

调查旨在取得难以直接观察到的资料,如为了评价贯彻某个大纲、使用某部教科书、采用某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除了观察教学现场之外,同时组织各种调查。

观察调查法主要包括教学现场观察、专门组织的调查测试、学生的作业或试卷调查分析、就某一专题问卷调查、谈话调查等。要对观察和调查的资料与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综合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

(3)实验法。这是一种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原有假设或理论的方法。按实验目的,又可分为试证法和实验法。

试证法旨在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实验前提出的假设,通常用于探索性研究。一般情况下,研究者在阅读文献或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某些启发,形成某种设想或假设,然后组织试证教学,以期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科学,是否可行。

实验法旨在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前人或他人的某种理论是否有效和可行。通常用于评论性研究。在许多情况下,在验证前人或他人理论时,研究者往往加上自己实施这一理论的一些补充设想。这样的实验,就兼有试证的性质。在现实的教学实验中,采用纯粹实验法的较少,采用既有试证性质又有实验性质的实验法的较多。

总结法是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探索教学规律。

在研究实践中,文献分析法、观察调查法和实验法往往结合使用。

第一,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某个理论问题时,可能通过实验法取得论证资料。

第二,采用实验法评价某项理论时,可能通过观察调查法取得进一步的佐证。

第三,采用观察调查法进行研究时,可能事先通过文献分析法熟悉有关问题在文献资料中的记载。

(4)比较分析法。随着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期的到来,经济发展需求与“少子化”产生的劳动力不足发生矛盾,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度重视海外留学生的招收和教育,对日语非母语的学习者日语教育问题研究水平高,成果丰硕。这些日语非母语的学习者或者是以英语为母语,或者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不同母语文化对日语教育教学的研究有不同的影响,结论也不相同。

当直接借鉴在日本针对我国学生开展的日语教育研究成果时,由于我国、日本两个国家的教学环境存在差异,可以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法理论和方法。同为外语教学法学科体系的英语教学、俄语教学的理论及方法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日语教学法的理论,指导日语教学实践。

在比较法上可以采取纵向比较(如针对不同国别学习者日语教学法比较)、横向比较(如英语教学法与日语教学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同类比较(如在我国的日语学习者和在日本的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教学比较)、相异比较(如男、女日语教学法比较)、定性与定量比较(如影响日语教学的因素与影响值比较)等方法。

(5)经验总结法。日语教学是实践的过程,教学经验来源于教学实践,只有认真地科学地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才能在更广泛的范畴内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需要我们具有明确的科学研究意识,选准研究课题与对象,把握方针政策,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制订研究计划,搜集具体事实,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广泛论证,总结成果。

3.研究工作的一般步骤

(1)准备阶段。这个阶段有两项主要工作:准备研究条件和拟订研究计划。

准备研究条件包括:收集文献资料(文献分析法),确定需要观察的班级及需要调查和收集的资料,编写调查测试用考题、问卷,选定各项活动的对象(观察调查法),准备实验用品(实验法)。

研究计划内容包括: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的提纲初稿,工作进程,各阶段完成日期。

准备资料和拟订计划这两项工作常常交叉进行。例如,要准备文献资料,先要取得课题;而要取得课题,又往往需要准备必要的条件。

(2)计划实施阶段。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开始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阅读文献、观察调查、实验。在这一阶段必须做好文献摘录及各种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分类等工作。

(3)分析判断阶段。资料收集齐全、实验完成,就要对取得的各种资料从定量到定性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判断,得出有规律性的、有说服力的或者有启迪性的结论,形成观点。

(4)表述阶段。有了资料,有了观点,就可以正式构思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把研究活动的结构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言之有物、立论有据、有观点、有材料的论文。

在实践研究工作中,后几个阶段的活动也可能有交叉。例如,在分析判断阶段,甚至在表述阶段,可能发现某些资料不足,因而需要再次收集资料,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时,就可能需要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判断。所以,上述工作步骤只能是一般的划分。

四、日语教学法的学科属性与体系

(一)日语教学法的学科属性

关于日语教学法的学科属性历来就有争论,有观点认为日语学科教学论是外语学科教学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外语学科教学论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教师、学生、教材、课程、评价等外语教学中教育和教养过程的一般规律,所以日语教学法的学科体系也应该从属于教育科学。还有观点认为,日语教学法从属于语言学,是日语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因为指导学生掌握日语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是日语教学法研究的根本任务,日语教学法的研究离不开日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背景,因此,日语教学法是日语语言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日语教学法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边缘性科学,与英语教学法、俄语教学法等同属外语分科教学法,是普通外语教学法的一个分支。普通外语教学法探讨各科外语教学的普遍规律,它来源于各分科外语教学法,也指导各科外语教学法。日语教学法既是一个科学概念,又是高等师范院校日语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个课程名称。

(二)日语教学法的体系

日语教学法的体系组成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它的广义内涵,又称为亚体系;二是指它的狭义内涵,即教学法所包含的内容。

从广义看,日语教学法的亚体系由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践、基本操作、专业思想组成。

(1)基本理论。包括一般语言观、心理观、教育观以及相应的规律、模式、原理,如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教学和教育的统一等。基本理论也包括具体的日语教学观点、原则、方法,如听说读写并举,语音、语法、词汇综合,学习和习得结合等。

(2)基本知识。基本知识是基本理论的应用,包括各个方面的教学方法、方式,各种类型的教学手段、技术的运用和使用,以及有关的道理和说明等。具体的语言知识教学法、言语技能教学法、课外活动组织法、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使用法,以及强化性和艺术性教学法等,都属于基本知识之列。当然,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划分是相对的。

(3)基本实践。基础实践是指初步把日语教学法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尝试。这种实践带有训练性质。但是在基本实践中,实践者也要努力发挥创造性。基本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实习、见习、评议会、讨论会等,包括听课、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家庭访问、指导课外活动等一系列的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形成能力。

(4)基本操作。基础操作是指日语教学中的技艺性或技术性的活动。如板书和黑板使用的整体设计,简笔画的画法和构思,各种电化教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在线课程指导等。这些都是日语教师的基本功,是本学科的组成部分。

(5)专业思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日语教师的专业思想是学习和研究日语教学法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本学科的广度、深度、难度,学科教师和发展所需要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逻辑修养等,都会促进日语教育研究者、工作者对之产生兴趣,进而转化为对日语教学工作的兴趣,这也会促进专业思想的树立和巩固。

教学是创造,教学法学科的发展是创造。抓住创造,教学法学科的基本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学习教学法就是学习创造,研究教学法就是发挥创造性,创造就有价值,这是教学法学科发展的原动力。

从狭义上看,日语教学法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教学思想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又可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四个部分。教学思想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课程设计是教学思想的体现。不同的教学法体系不仅体现在教学思想上,也体现在课程设计上。

教学思想是对语言特性及其社会功能、对语言掌握、对母语和日语掌握过程的异同等的认识以及组织教学过程的原则。

教学目的指确定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内容范围、选择标准、量时比及组合教学内容的体系和原则、编排顺序等的设计。教学流程指整个教学过程组织的设计,如课程整体安排,教学阶段的划分和衔接,课型和分工,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的配合和分工等的原则。教学方法指课内外教学基本模式的设计。

五、日语教学法与相关学科

(一)日语教学法与语言学

语言是交际最重要的工具。学习语言要注意它的物质结构,更要注重其交际功能。任何外语课程的最终目标都是要使学生利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达到交际的目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母语水平是思维能力的重要反映,母语思维习惯对外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具有干扰作用。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概念。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言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完成特定任务对语言的使用。语言和言语互为依存。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为言语时才能体现。言语要以语言为基础,不能脱离语言规则。语言是体系,言语是行为。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表明,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言语能力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的内容不仅指语言知识,也指听说读写行为;教学方法不仅要根据学习语言知识的需要进行设计,更要根据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需要进行设计。

(二)日语教学法与教育学

教育学要求把日语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日语教学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教育学所阐明的原理、原则对整个学校教育、对学校的各门课程都有指导作用。

教学论也称普通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分支,它专门研究教学过程及其规律。教学论和学科教学法,包括外语教学法中的日语教学法,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论研究学校各门课程的一般教学过程和规律,所论述的教学原理、原则及教学方法是从各门学科教学法大量材料中分析、概括、提炼出来的,对各门学科的教学都有指导意义。而学科教学论在研究学科教学理论的同时,一方面要以教学论所阐述的原理和原则为指导,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实和丰富教学论理论。教学论是教育科学中与日语教学法有直接关系的科学。

(三)日语教学法与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在《教育技术手册》一书中把教育技术分为更加具体的不可分割的三个部分:①硬件,指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教学系统;②软件,指由硬件实施而设计的教材;③潜件,指理论构想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有三个基本的属性。

第一,教育技术是应用系统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日语学习问题的过程,其宗旨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第二,教育技术分为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两大类。有形技术是指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的成果,把物化形态的技术应用于日语教育,借以提高教学效率的技术,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等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等及相应的软件;无形技术主要指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传播学等方面的成果以优化教育过程的技术。

第三,教育技术依靠开发、利用所有的学习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学习资源分为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和环境,这些资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专门为学习日语而设计出来的资源,如教师、课本、计算机课件、投影机、教室、操场等;二是现实世界中原有的可被利用的资源,如报刊、展览、影视、生产现场、竞赛等。

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日语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日语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

(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日语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体教学法。

(3)优化日语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

随着网络的普及,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等已经逐步出现在日语教学活动中,现代教育技术对日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

(四)日语教学法与系统科学

系统论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来认识。日语教学法的认识对象是日语教学,把日语教学看作系统,则必然要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处理日语教学的有关问题。

系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成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所以系统就是整体。

在教育科学中,人们长期研究学生、教师、教材、班级等教学组成部分,说明人们思想中还没有把教学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人们专注于语言教学的客观性,较少触及学习主体,基本不谈教育环境,这违背了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所以,强调日语教学是一个系统,这是基本的教学观点。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研究日语教学法,有以下意义:第一,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育目标,明确日语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要素,要服从教育的整体目标;第二,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任务,不能只管教不管学;第三,有助于指导教师宏观把握教学内容,不是只了解某一课、某一册书,而是要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明确册、课是教材的要素、子要素,而教材又是教学的要素;第四,有助于教师克服语言环境困难,利用现有教学条件,不断提供外在语言环境体系系统,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

(五)日语教学法与哲学

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日语教学法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认识日语教学法中各种矛盾的本质和正确处理矛盾的根本思想武器。

在研究教育科学时,要肯定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同时还要认识到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会发生变化。就外语教学法体系而言,经历了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自觉对比法、口语法、视听法、认知法、自觉实践法、功能法、交际法等阶段,每个教学方法的出现,都是与各种方法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是为适应当时社会历史时期外语教学需求而产生的。每种方法的产生又对旧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推进和促进作用,完善了旧的教学方法没有涵盖的内容。

就发展的观点而言,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人们对外语教学发展过程和一般规律的认识过程。此外,任何教学法理论都要受到教学实践的检验。外语教学是一个多组成(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多层次(教学目的的多样性)、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存在多重矛盾,在探索过程的规律,观察矛盾的对立、统一和发展时,必须联系具体的时间、地点、对象、条件,注意矛盾的共性和个性,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是研究日语教学法的根本思想武器。

(六)日语教学法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研究人们的思维、记忆、想象、意志等心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就是脑的特征,生理是心理的基础。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学习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与心理活动密不可分。为把教学组织得合理并卓有成效,必须要关注教学实施者的教师心理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心理,了解他们的一般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因素的和谐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是指导日语技能训练和日语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心理学可以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动机、自尊、自信、自觉性、自主感、记忆技巧及规律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在教育影响下形成道德和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是与口语教学法紧密相连的学科。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兴趣、学习知觉、表象、思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关于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规律的研究等,都与日语教学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心理语言学或语言心理学研究人们习得、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规律,主要侧重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学习等的心理规律,关注不同年龄、母语水平、学习环境和学习动因、学习内容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日语教学法建立新的理论,对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

(七)日语教学法与人类学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语言学主要来源于两大传统:语文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

语文学传统从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开始,根据文学作品和书面文献的研究对语言进行分析和比较,强调语言的自然属性,把语言看成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系统,把语言学看成一门横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独立的边缘科学;人类学传统指运用人类学方法去研究没有书写系统和文字传统的社会集团的语言,即把语言学看作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去研究。

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诱发了文化语言学的出现和兴起,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且相互依存的文化系统。

从人类文化学角度研究日语教育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文化交叉问题。在语言中导入文化,在文化中教语言,二者要相互促进。文化既是日语学习的目的,又是日语学习的手段。中日文化既有差异也有相同之处,日语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达成跨文化理解。从文化的角度学习日语,语言情境和功能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交际的目的也容易实现。

(八)日语教学法与社会学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社会的本质是人和组织形式:人,确定了社会的规模和活动状态;组织形式,决定了社会的性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精神力量,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创造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人类用语言创造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思想的结晶。从孔德的实证主义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从严复的《群学肄言》到孙立平的《断裂》三部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走过近200年的历史。在这200年中,众多社会学家留下各式各样的思想,其中有些还形成独特的门派。这些思想被后人编撰,形成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的功能论、冲突论、过程论、符号互动论、批判论和结构化理论以及产生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新功能主义、沟通行动理论、结构化理论、实践社会学理论、理性选择理论、互动仪式链、后现代主义等当代社会学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准确理解该国家的社会结构、性质,有助于了解该国家的社会现象,即语言和文化。因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社会学的理论对语言教学以及语言文化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社会学要求教学集体的和谐,师生和谐,学生间的和谐,教师间的和谐,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和谐,学生和家长的和谐。这些和谐是指心理上、认识上、情感上、行动上的和谐统一,和谐理论是学校教育、语言交际、语言学习理论的基础理论之一。

五、日语教学法认识的误区

(一)对教学方法唯一性的认识存在误区

许多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少,教育理论知识基本功不够扎实,在研究教学法时容易陷入标准唯一的误区,即希望在教学中找到一个模板,无论什么课程、无论面对何种教学对象,“一招鲜吃遍天”。

例如,认为让学生动起来就是一堂好课,而不顾是否适合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只一味地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流于形式;再如,认为教学法理论无用,教师可以各自为政,平行班教学时你用你的方法,我用我的方法,反对教学方法唯一。

诚然,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强求一律采用同样的方法。但是,这样的不一致是在教学基本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是对基本教学法理论的不同诠释和演绎,这是在创造性地灵活应用教学法,而不是无标准、无原则的随意行为。

(二)对日语教学法科学性的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教学法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拼装,不是一门独立科学,或者把教学法与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同起来,认为与其学习教法不如学习这些科学更有价值。的确,日语教学法与这些学科关系密切,但是,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研究方法,能够有助于日语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只有日语教学法。

有些教师尚未掌握日语教学理论,或者没有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对教学的认知来源于他的老师,在讲台上只能机械性地模仿自己的老师,属于感性认识、经验主义认识。这个模仿的方法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能保证教学质量,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如何上好一门课,如何上好一堂课,不懂得教学法的教师很难科学地做出回答,那么这门课、这堂课的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三)对教学经验与教学法水平的认识存在误区

作为一门科学,教学法的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来源于前人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法理论又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师学习教学法理论,必须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才算是真正掌握。教学经验终究不等同于教学法理论,实践经验只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才能指导实践,并且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可以称为科学理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针对人的,学生不是实验品,不能用每届学生做实验,有责任心和教师道德的人不会把教学经验与教学法水平混为一谈。

(四)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存在误区

有这样的教师,具有很高的日语水平,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有很强的责任心,希望他所教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他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讲授知识面面俱到,唯恐遗漏,认为学生只要跟随他的指挥棒就能学精、学好,所以总觉得课时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全神贯注于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握不好“如何教学生学习”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强调自我学习、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今天,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知识获得方式不断增多的今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确有所提高,但是,教师的作用依然不能忽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从精英型、研究型转变为应用型、复合型。

这绝不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而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和知识领域的扩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目标,意味着教师的有效学习指导必须达到新的高度,否则,学生靠自我摸索经验、死记硬背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不能只重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研究,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六)对教学法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认识存在误区

口头表达能力强意味着教师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良好的学科基础、良好的口头表达,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必要条件。但是日语教学是研究日语教学过程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复杂多变的人,不懂得教学规律、人的学习心理等,口头表达难得要领,难以把握教学的关键。所以口头表达能力强不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唯一条件。

(七)对日语水平与教学法水平的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日语水平高,就一定能做好日语教学工作。日语水平是日语教学的前提基础和教学质量的保证,但是,不是所有会日语、日语知识丰富的人都能做合格的日语教师。例如,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擅长日语教学;精通日语的翻译家不一定懂得教学法,不一定是优秀的日语教师。可以肯定地说,外语水平高的教师不一定懂得教学法,教学水平也不一定高。 MQpIb16t4NwXS/V9pMm3tTlHZlnSq2LbHqKJVgdz56P/8QUxl5pli8A4S4Gl2gT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