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的方式

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使设计形成了全球语境。产品设计的发展随着技术文化和全球市场化的扩展,正呈现一种国际文化风格。在这个高科技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追求简洁、通用的交流界面,这使得世界各地区固有的地域文化或多或少地消失了一些。

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每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经济都不尽相同,从而出现了不同国家的民族风格,这些斑斓的风格,是区分的标识,也是深刻的文化烙印,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记忆”。正是这种记忆,与产品中心理、社会、文化的脉络相连,赋予产品功能性以外的人文价值。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融入民族风格是提高民族认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也是一个民族的至宝,它诉说着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告诉我们本国的文化精髓,吸引我们学习,并运用到我们现代的生活中来。

(一)产品是文化的载体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沟通的,物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物的功能和形式来传达的。人们在创造产品功能的同时,就赋予了它一定的形态。而形态可以表达出一定的性格,就如同它从此有了生命力。

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具体地说,是先从知觉的印象到形象的分析,再到内在精神的感悟,然后在心灵上获得审美的愉悦。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产品的形态是设计的可视语言,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交流的工具,设计师运用形态语言完成其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功能、信息的传递。产品因设计而提高了它存在的意义,同时也使它具有某种其他意义。从根本上说,当代设计就是各种文化在具体设计作品中的凝结和物化。设计不是简单的造物,乃是创造出演绎时代、民族的文化根性,孕育着人的丰富情感以及具有强大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的和谐整体。在全球化语境中,对民族传统我们要在继承中回归,在融合中创造,要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语汇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契合点,将传统艺术的精髓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中,让产品承载着它走向世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不同文化的冲击与磨合。不管是西学东鉴,还是东学西鉴,不同文化在寻求相互认同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各自的特色。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风格要恰当地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就要努力寻求各种融合方法。

中国现代设计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感觉和理解,才能将其以各种恰当的形式融入设计中去。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的简洁风格混合搭配的“新中式”风格悄然流行。全球性的复古风尚与传统文化回归的潮流使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都受到影响。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加入传统元素,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新中式”的时尚特质进行融合是一个设计亮点。

1.传统文化元素以形式化的方式融入现代产品设计。

提到传统文化,我们很自然会想到中国特有的一些东西,如闻名世界的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龙、唐装、书法等。将传统文化的形式元素结合到现代产品的设计中,这是设计现代产品常用的一种手法。但传统文化以形式化的方式融入现代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图形套用或拷贝等那种一成不变的沿用,而是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并与外来元素完美融合,既能相融又不会失去原本的特色,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如获得全世界认同的2008年奥运标志—“中国印”就是汉字与篆刻印章的结合体。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由于功能设计的需要,传统文化的形式化表现难度较高,但运用得好,依然能给人浑然天成的感觉。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2.传统文化元素以符号化的方式融入现代产品设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图在中国优秀传统图案中占有很大比重,吉祥图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古代文明。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文化重新燃起了兴趣,无论是服饰,还是电子产品,抑或是建筑等领域,都刮起了“中国风”。特别是对潮流极为敏感的时尚界,中国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令人眼前一亮,也进一步展现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的结合。以龙纹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为例: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崇拜图腾之一,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阿迪达斯曾将龙纹应用在足球产品的设计上—龙靴,阿迪达斯的设计师在谈到这一设计理念时表示龙凝聚着年的中华文化,是团结包容、同舟共济的象征。“龙靴”是为贝克汉姆设计的新一代个人专属足球靴,其特别之处在于:鞋身设计融入“龙形”图案,仿佛奔驰在绿茵场上的银色“蛟龙”。龙靴以银色为主色调,鞋面两侧绘制的中国龙图案,使得整双鞋充满浓郁的民族色彩。

二、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方法

著名民艺家张道一这样解释传统文化元素:“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格罗皮乌斯也曾经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何为文化?季羡林的定义是:“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是一个社会群体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它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何为设计?设计不是一种个人行为,作为文化大概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设计体现历史积淀下的人类文化心理和当今社会的文化状况。设计作为一门对主客观世界的反映、综合、提炼、凝结、升华的科学体系,面对除其自身以外所产生的一切迅猛变化,不仅因为外力的作用而使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状态,而且经过这种方式,不断增强了其从内涵到外延在建设、发展、变革等方面的时效性和紧迫性,并使之在变革过程中的任务与目的得到确定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和思想观念上,属于精神文化现象,而设计是物质形态的创造,属于物质文化现象,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先秦典籍《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是人类通过物化设计思维创造的一种文化载体,它是有形的、具象的物质,是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同时,文化也创造了设计,使设计成为社会文化的缩影,并使“器”上升为“道”,形成一种相对有形物体的无形的、抽象的精神观念。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准确定位。从根本上说,当代设计就是各种文化在具体设计作品中的凝结和物化。设计不是简单的造物,乃是创造出演绎时代、民族的文化根性,孕育着人的丰富情感以及强大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的和谐整体。

人类走向共存的道路并不平坦,多元文化的冲突、碰撞、融合,使得民族性与全球化成为当代设计面临的两大课题,设计的民族认同也受到了人们愈来愈强烈的重视,对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设计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也更加多元化。

(一)多向立交多元共存

在现代化背景下,设计形成了全球化语境,迎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新设计思潮。在经济与文化越来越全球化的信息时代里,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倡本土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时代的消费需求和文化趋势。典型案例是有着“中国特色的红条幅”之称的北京香山饭店。该建筑吸收中国园林建筑特点,对轴线、空间序列及庭园的处理都显示了建筑师良好的中国古典建筑修养。设计师贝聿铭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如何在全球化趋势中保持民族特色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只有在国际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更有意义。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的成功案例是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篆体的“京”字,把汉字的意形美、书法的气韵美、印章的古拙美、纹样的意象美、哲理的永恒美,多元并存地灵活运用在标志设计中,使标志设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极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独特的魅力,通过舞动的北京,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倡导中国传统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是提高民族认同的最好方法,我们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设计文化。以本土文化为底蕴,施展擅长求变创新的“中国功夫”,才能在设计活动越来越全球化和同质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鸡尾酒式”的多层互渗

“不接触文化问题,我们可能始终只能在视觉审美上兜圈子,人们发现,决定艺术影响力的最终是文化而不是形式语言。”于是,人们开始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再理解,对历史积淀式地接受,即重新创造。如装修设计中的“古木新做”,就是对古木做透彻的领会并赋予新做的意蕴,即对老材料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又对怀旧情绪进行了诠释,这就是“鸡尾酒式”的多层互渗。新中式风格装修的流行就是对逝去岁月的一种追忆、对传统的向往、对古老的怀念。

“新中式”风格是在后现代建筑基础之上适用于现代居住理念的中国风格,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新中式”装饰风格的住宅,空间装饰多采用简洁、硬朗的直线条,直线装饰在空间中的使用,不仅反映出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的居住要求,更迎合了中式家具追求内敛、质朴的设计风格,使“新中式”更加实用、更富现代感。“新中式”风格的家具搭配以古典家具或现代家具与古典家具相结合为主,中国古典家具以明清家具为代表,在“新中式”风格家具配饰上多以线条简练的明式家具为主。“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是让传统艺术的脉络传承下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格。回归“中国情”并不是复古,而是融合。融合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是吐故纳新,是兼收并蓄,是对各种文化观念的吸收和统一,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在设计中如果不遵循国际标准及现代普遍的审美趣味,就不会有广泛的市场,就无法生存;如果抛弃本民族的深厚传统,就会失去设计形成的根基。

(三)“盐糖水式”的融合无痕

我们常说,意溶于心,了然无痕。当传统文化以意境的方式体现在现代设计中时,就如盐糖溶于水般了然无痕。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并运用到艺术形式之中。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是一种超象审美理论。蒲震元给意境下了个定义:“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和幻想的总和。”

吴良镛提出的“抽象继承”的设想就是以意境来体现传承的方法。所谓“抽象继承”,一是指把传统的设计哲学、设计理论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设计中来;二是指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蕴以新意,以启发当前的设计创作。既求神似,也并不排斥某种程度的形似。吴良镛对北京菊儿胡同旧城改造工程的设计就体现了“抽象继承”的概念,既保留了北京古城传统的院落体系,又成功地处理了居住的私密性和邻里关系。

在2003年的上海时装周上,设计师谭玉燕的作品用她一贯的恬适雅致的设计风格,没有刻意去堆砌中国元素,整体设计简洁大方,有现代感。用色简洁,不外乎白、黑、米黄几种,以更好地表现其对宁静、淡泊、怡然思想的热衷。整体来看是不折不扣的现代服饰,却给人一种强烈的中国风格。这种不拘一格的设计手法,在描述令人神往的民族风格的同时,又突出自己品牌的个性特点,取得了成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已经开始了对民族的、人性的、文化的和历史的认真反思,试图从民族性审美切入,从历史传统中汲取养分,寻求艺术及美学的根基,以强调各自的民族认同,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是德国和日本在设计上取得的成就。德国的设计现代、理性、充满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但其民族化的设计语汇仍旧清晰可见。日本的设计则是东西方美感兼备,洋溢着浓郁的东方风韵。德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中,对民族传统我们要在继承中回归,在融合中创造,要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语汇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契合点,将传统艺术的精髓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中,在传统文化中加入时代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深厚,独具风采,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对世界的影响也很深远。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设计已被置入西方的设计文化格局,无论是设计方法,设计教育、设计思想还是设计话语都深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纷纷呼吁要倡导“中国情”,要回归“人本主义”,要寻找“中国元素”,是对传统的尊重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也是能够为设计所用的,设计师了解人、把握文化,也是为了创造出优秀的设计。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因此,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清朝纪昀有云:“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我们不可能抛开现有的文化体系去创造全新的学说,但也不能固守“旧谱、古方”。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使中国这个“大品牌”有着永恒、智慧、神秘、工艺精湛以及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新时代赋予我们新观念和新技术,传统文化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对于设计而言,不管是形而上的设计思想,还是形而下的设计元素,都是中国文化精髓中的沧海一粟。要建立多元互补的设计构想,这样,不但增强了文化厚重感,而且有助于设计理念的延伸和视觉感染力的增强。 k1QevJPH9BPM6pYxaBGaRC2HdTyfMj5dQ9DHbJozwJHi9Qdrpe3j9JehSBzkD97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