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经过先期试点,现已在全国全面展开。这次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学校有了自主权,教师也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资源进行适当的删除、添加、替换和补充。课程改革必然会引起课堂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
众所周知,中国学生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不是中国学生缺乏智慧,而是我们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发达国家的教学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标,全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这次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契机,学校发展的机会,也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论,不但要有本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要能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我们国家,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师普遍缺乏创新能力,也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很难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
调查发现,农村英语教师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重点如下: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缺编严重,英语教师几乎都超负荷工作,这使得教师很难抽出时间进修学习,完善自我。人手的缺乏使学校无法派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对后进生无法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这样也就影响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农村英语教师普遍存在专业基本功差和知识不全面的问题。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艰苦的农村中学任教,导致农村英语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有些英语教师第一学历不是英语专业。另外,由于缺编,一些英语专业知识不扎实的非英语专业人员从事英语教学的现象在农村中小学非常普遍,这对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必然产生影响。
农村学校由于缺乏资金和专业教师,更由于观念问题,缺乏一套系统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对教师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很少对教师进行实质上的继续教育培训,出外参观学习的机会都很少,从而导致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很难适应英语新课程的教学。
所以,为适应英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加大对农村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英语教师培训策略是当务之急。
新课程背景下需要的是复合型、创造型的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稳固的知识结构,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因此,传统的以院校、培训机构为本而忽视教师主体地位的培训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农村教师培训必须坚持如下策略:
传统的培训以教育理论为主,缺乏对实践性和经验性知识的整合。培训的方法一般是讲座的形式,重视理论的灌输,缺乏合作互动。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受训教师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培训中提倡参与性,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教师的参与要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教学任务,个人的需求不同。首先,应依据学员的建议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计划与教师自身的需求相一致。培训活动中要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充分体现参与性。既是听讲座,也要求教师根据讲座主题思考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听,在听的过程中鼓励教师提问、讨论。通过让教师填写活动反馈表、访谈等形式使其参与对培训活动的评价和对自身培训效果的评价。
参与性策略能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在参与活动中,教师不再是被动的受训者,而是能够体现个体价值的课改实践者,每个人都有与他人对话及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都有相互交流解决疑难问题的机会,因而增强了他们参与课改的内在动力。同时,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能亲身体验到参与的魅力,为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供了直接示范。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与合作,才能激发学习热情,知识面才能得到拓展,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农村英语教师培训中要倡导合作学习。要采用分层次的培训方式或岗位合作互研模式,互研小组教师确定热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每个教师就该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全体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做出评价。
合作培训策略可以使每个教师的教学经验成为其他教师借鉴的资源,每个教师的智慧都可转化为团队共享的智慧。不同的工作经历和知识背景使每位教师对同一问题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只有通过合作学习才能使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教师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更需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实现由知识储备向知识运用的转化。教师培训中要贯彻实践性策略,坚持课例研究。首先,备课组教师共同对某一典型教学案例进行研讨,以揭示其中带有指导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现象。在此基础上,学员个体或由个体组成对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新教材中的某一内容设计教案。教案先在小组内交流,继而通过说课、讲课进行展示。然后在评议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使最终的教案设计成为学员的形成性评价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全程参与,给予学员以理论或方法上的指导。
课例研究活动有助于教师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方案的设计是开放的,教师需要结合复杂的教学情景,把教学理论渗透到具体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中。这是学员提高理论修养、积累实践教学经验并提高教学技能的必然过程。教师的备课、示范课、说课、评课等一系列反思性实践中的亲身体验则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
农村教师的发展要求不是整齐划一的。因此,教师的培训也要适应这种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要按照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最恰当的培训。
培训教学设计要充分尊重和关注教师的个体需求,坚持针对性原则。在内容方面,要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统一规定的每个教师的必修内容,又要有适合教师不同需求的针对性内容,允许教师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努力为教师创建一个结构优化的多元化学习环境。例如,对于英语基本功较差的教师,应侧重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对于语言知识扎实,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师,应侧重教学理论的培训。充分关照教师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总之,农村英语教师培训要以校为本,以人为本,采取开放的、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观摩与反思相结合。通过以教学案例学习为手段、以问题交流为中心的合作学习,以经验提升为目的的反思学习以及由专家教师引领的实践学习,让教师真正参与到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研究和交流实践活动中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