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一、相关理论研究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源起于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研究,1932年由美国律师阿道夫·伯利和经济学家加德纳·米恩斯在其著作《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提出。作者将股票交易所和股票市场看成是现代公司出现后必然带来的副产品,并考察了这些副产品是如何起作用的。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难题:公司是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还是经营者的利益而经营?他们探究了是什么驱使经营者去高效地使用公司资产?作者关注到:经营者的利益可以同公司所有者的利益相背离,并且他们通常就是这样做的。这种由公司的所有权扩展导致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创造了伯利与米恩斯所讲的准公共公司,其特征是:极大的规模和依靠市场的资本。1937年,罗纳德·科斯在其论文《中小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中小企业为什么为产生及其规模的问题。指出中小企业的产生是由于需要一个“中小企业家”支配资源从而减少市场运作成本。而中小企业的规模则受限于“中小企业家”对资源支配的效率。在此理论基础上,1972年阿尔曼·艾尔钦和哈罗德·德姆塞茨发表了《生产、信息费用和经济组织》一文。文中对中小企业管理成本、雇主雇员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有效地激励中小企业成员,需要尽可能地使劳动者的报酬与其劳动生产率相匹配;同时,中小企业成员在生产中可能存在偷懒现象,因此需要监督。但在,在团队环境中,观察个人贡献的成本很高而难以根据个人贡献提供相应奖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可选方式。其一是以外部人监督并获取剩余的非合作博弈模式下的团队生产,其二是内部人相互监督,否则就采取报复的合作博弈模式下的团队生产。

1976年,米歇尔·詹森和威廉姆·马克林出版了论文《中小企业理论:经理行业、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在文中,他们吸取了产权理论、代理理论、金融理论等方面的进步,发展出一个中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理论,探讨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工商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最优资本结构的决定、信用合约内容的规范、组织理论、市场完全性的供给方面的问题。在文章中,两位作者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可以存在于两人或两人以上的组织中。如果委托代理双方都追求收益最大化,那么代理人不会总是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为行动主旨。代理人员被认为是经营、管理、决策的代理人,而公司所有者则被认为是风险承担者。在此情况下,代理成本即包含以下以项:一是组建委托代理关系并形成合约的成本;二是委托人监督和控制代理人行为带来的成本;三是代理人做出非最优决策,造成的委托人的损失成本。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非对称信息是指活动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一些信息部分参与人有,而其他参与人没有。信息的非对称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活动双方收到的信息内容不同。非对称发生在委托人、代理商签约之后,称为事后非对称,由此形成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为了对委托—代理行为进行量化描述和研究,各阶段学者提出了多种委托—代理模型进行分析。尤其最近二十余年,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方法发展迅速,分不同研究方案,形成多种模型。其中基本模型是最为常见的。第一种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最初于1971年由斯宾塞和泽克豪森使用。此模型的优点在于双方关系可以很明确地表现出来。但同时,此模型无法得到经济上有信息的解。第二种模型是由莫里斯在1976年使用的“一般分布方法”。此模型虽抽象,并且对代理人的行为及发生的成本没有很清晰的解释,但此模型是非常简练的一般化模型。在对称信息情况下,代理人的行为是可被观察到的,委托人可以根据观察到的代理人行为对其实行奖惩。这种情况下,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和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而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只能观测到行为结果的随机影响因素变量。因此,委托人不能使用达成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于是委托人的问题是选择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和激励兼容约束的激励合同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霍姆斯特姆于1979年引入了“一阶条件方法”,来证明当代理人行为是一个一维连续变量时,信息非对称时的最优合同,其结论与非连续变量情况相似。以上两种模开进均为静态模型。在静态模型中,委托人为了激励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必须根据可观测的结果来奖惩代理人。这样的激励机制成为“显性激励机制”。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信息非对称及信息成本的原因,代理人的行为本身是不可观测的。因此在考虑将动态分析引入基本模型是否可以得出关于委托代理理论更多的结论情况下,发展出了动态模型。较早的动态模型为罗宾斯泰英于1979年研究得出的“声誉模型”,是使用重复博弈模型得出。重复博弈模型证明,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保持长期的关系,贴现因子足够大,则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是可以实现的。在足够长的时间段中,由于大数定理,外生不确定因素可以排除,委托人可以相对准确地从观测到的行为变量中推断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因此代理人不可能用偷懒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收益。另方面,长期的合同,使委托人向代理人提供了一份“保险”,即委托人免除了代理人的风险。此研究想表明,长期的合同将可以更有效的激励代理人。但在后期弗得伯格(1990)等人的研究中,推翻了这一结论。他们证明,长期的合同可以被一系列的短期合同所取代,则长期合同不能更有效的激励代理人。在动态模型后,又相继有多种模型出现。如效应模型。在苏联的计划经济时代,一个生产单位的年度指标是根据上年的实际产出得出的,这造成好的表现反而受到惩罚。这种情况被称为“棘轮效应”。这一情况也出现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往往将代理人过去的业绩作为“标准”来给予激励。而过往的业绩是由于代理人的努力得来的,这造成代理人越努力,其给出的“标准”越高,之后代理人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后期的霍姆斯特姆等人进一步研究了这一问题。在他们的模型里,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风险分担存在着不一致性。这是由于当业绩好时,委托人将业绩看成是其金融资产的回报,而不是代理人人力资本的回报,从而使委托人提出下期对代理人的要求。这将降低代理人的积极性。在长期的合同关系是,“棘轮效应”将削弱激励机制。退休模型是关于“强制退休”的模型。莱瑟尔(1979)证明在长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工龄工资”可以遏制代理人偷懒的行为。代理人在早期阶段的收益低于其边际生产率,二者的差额等同于“保证金”。当偷懒被发现时,代理人被开除,损失了保证金。因此,偷懒的成本提高,努力的积极性提高。到了一定的合作年限后,代理人的工资将大于其边际生产率,则委托人将强制其退休。

(二)激励理论

激励是指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性活动。管理心理学把激励看成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水平越高,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和满意度也越强,工作效能就越高;反之,激励水平越低,则缺乏完成组织目标的动机,工作效率也越低。主要的激励理论分三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等。1954年,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把人的需要发展为由低到高的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959年,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在《工作的激励因素》中提出来了“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通过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调查访问,得出结论: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作激励因素,后者叫作保健因素。196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集中研究了人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的需要状况,特别对人的成就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麦克利兰把人的高级需要分为三类,即权力、交往和成就需要。1972年美国耶鲁大学行为学家教授、心理学家克雷顿·奥尔德弗在《生存、关系以及发展:人在组织环境中的需要》中提出“ERG”理论,即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的简称。奥尔德弗认为生存、关系、成长这三个层次需要中任何一个的缺少,不仅会促使人们去追求该层次的需求,也会促使人们转而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还会使人进而更多的追求低一层次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它包括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这种社会和地位的需要的满足是在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达成的。最后,奥尔德弗把成长发展的需要独立出来,它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任何时候,人们追求需要的层次顺序并不那么严格,优势需要也不一定那么突出,因而激励措施可以多样化。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首先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次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最后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这个理论可以公式表示为: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在这个公式中,激励力量指调动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期望值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把握程度;效价则是所能达到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这个理论的公式表明,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越大,估计达到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发起的动力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大。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与罗森合写),《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1964,与雅各布森合写)、《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1965)等著作中提出公平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即改造和修正行为,主要为海德的“归因理论”等。1958年,美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三)激励约束

激励约束一般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激励约束主体、客体、方法、目标和环境条件,是解决谁去激励约束、对谁激励约束、怎样激励约束、向什么方向激励约束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激励约束的问题。激励约束主体即委托人,在中小企业,其激励约束主体为国资委。激励约束的客体为代理人,在中小企业中,激励约束客体指公司管理者。激励约束的方法则较多。激励的方法中主要有物质激励,如年薪、福利和津贴等短期激励,以及代理人持股、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精神激励,如事业激励、声誉激励、地位激励、荣誉激励、权力激励、晋升激励等。约束方法则要包括中小企业内部约束、市场约束、法律约束、中小企业约束等。激励约束的目标,是指激励约束主体在一段时间内,对激励约束客体的行为所达到某种结果的期望。激励约束机制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发挥作用的,主要包括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如声誉机制、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和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如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的制度、财务管理办法、人事管理办法和其他监督机制等。激励与约束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活动。激励是为了调动代理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它解决的是代理人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创造性不足的问题。而约束的目的在于保证代理人的行动方向不偏离委托人的利益目标方向,它解决的是行为方向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激励与约束有着不同的功能,两者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激励,员工没有积极性;没有约束,则无人对结果负责。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即调动代理人的积极性,又与委托人的利益相一致。管理激励与约束是根据多种激励与约束因素进行的激励与约束。在组织中,尤其是中小企业中,其激励需求是多样的,但其资源有限。因此需针对每个不同的组织,设计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个好的方式是目标激励。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能够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大多数激励因素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工作动机的,尽可能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励动机的主要手段。在目标设立过程中,如能让组织成员参与目标制定,则会进一步提升组织成员对目标的认可度,提升其完成的积极性。设置合理的目标,将可以激励组织成员的努力程度,以及达成目标时获得的成就感。

(四)公平与效率

通过对公平的价值判断,对过程和结果公平的强调等不同方面,主要有四种关于公平的定义。第一种:福利经济学中的功利主义公平观,认为公平是要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最大化,即从个人利益出发,以实现幸福主义为最高原则,即衡量政体和政治制度的标志是能否获得最大的福利和保证利益的和谐。功利主义公平观产生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英国。其源头可以上溯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托马斯·霍布斯和约翰·洛克。而正式提出则来自杰里米·边沁于1780年做出的论述。功利主义公平观认为,如果社会主要体制的安排获得了社会全体成员总满足的最大净差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井井有条的社会,因而也是正义的社会。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谋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第二种:罗尔斯主义的公平观,认为最公司的配置就是要使境况最糟的人的效用最大化。如果不公平使社会中境况最糟的人境况变好,就允许不公平。此理论产生于197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论文集中。在此论文集中,罗尔斯指出,正义的主题就是主要的社会体制分配基本权利与义务和确定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方式。同时在论文集中,罗尔斯还对功利主义公平观进行了批驳。他认为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它没有揭示自由和权利的要求与社会福利的增长欲望之间的区别,政治交易和社会利益不能成为妨碍基本权利的理由;二是它没有区分欲望的满足本身所具有价值。同时罗尔斯也间接地批评了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公正现象,如分配不平等,欲望至上,种族歧视,贫困问题等。第三种:市场主导公平观,认为竞争性市场进程的结果是最公平的。第四种:能力主义公平观。这一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它把满足人们的需要作为公平的基础邓肯·弗利对公平的界定概括了以上几种公平观的共同点。他认为公平是一种没有经济行为者羡慕任何其他经济行为者的分配,即无妒忌分配。

“无妒忌”便是各种公平观的共同点所在。如果某一种分配既平等即无妒忌又是有效率的,那么它就是公平的。在经济学中,是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进行效率分析的。效率即指在资源确定前提下,达成目标。帕累托效率是效率中最有代表性的。帕累托效率也称帕累托最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效率的本质就是最优化。同时帕累托最优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其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市场为完成竞争市场,但在实际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另一前提是完全信息。但是当双方出现信息不对称时,会使资源配置发生扭曲。还存在一种极端情况,即社会中富人收益增加,但穷人收益没有增加,也达到了帕累托效率。但这是一种极度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因此帕累托效率只注重效率而不注重公平。另一种效率是由纳什均衡描述的效率。纳什均衡是一个与规则和制度安排有关的稳定状态,它比帕累托最优更具有一般性。

另一方面,纳什均衡同帕累托一样,也体现最优化的概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经济学中有三种基本观点:第一种是效率优先。这种观点认为效率本身意味着公平,因为效率为自于个人的努力,而按照个人努力程度来分配收益是最公平的。第二种是公平优先。这种观点认为效率本身不能代表公平。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在天赋、能力、接受的教育等方面机会不均等,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竞争。第三种是公平与效率交替优先。这种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同样重要,须兼顾。可以以小的不平,带来大的效率;也可以以小的效率损失,带来大的公平。如果过度注重公平,则需政府干预,易造成官僚主义,并侵害公民的权利;而如果过度注重效率,又会引起两极分化,失去公平。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公平与效率这一课题进行了多角度分析。2006年,何伟在《资源分配不公决定收入分配不公》一文中提出,收入分配不公包含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分配、由政府所主持的二次分配和由资源分配不公所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而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分配不公是无法改变的。何伟认为资源分配不公是最大的不公。2001年,沈立人在《公平分配:经济学的最难题》一文中指出,分配的公平问题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定论。即使市场规则公平了,由于就业条件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尽公平和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的相对公平,仍会导致分配收入必有差距,并且产生“马太效应”,使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越不平等。

2008年,在卫兴华和张宇所著的《公平与效率的新选择》中提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只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同时为配合我国所有制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制度,在分配制度中也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对于中小企业内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最早是由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罗纳德·科斯提出的。1937年,科斯在《中小企业的性质》论文中对中小企业产生的原因和中小企业的边界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文中,科斯指出既然生产和管理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组织为什么还要存在。同时提出中小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这一论断。

科斯在文中列举了几个中小企业出现的理由:一是管理者的独立性或指挥欲造成了中小企业的存在;二是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有中小企业组织生产的商品;三是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组织,由组织的管理者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科斯在文中还探讨了中小企业规模的问题。当中小企业扩大时,中小企业内部每追加一笔额外的交易,中小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其原因是中小企业的资源配置是由中小企业家主观确认的。当中小企业内部交易增加时,中小企业家不能更准确地将生产要素用在它们价值最大的地方。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以至于完全替代市场的作用。而可以扩大中小企业边界的因素则有新技术的产生和管理技术的变革。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曾一度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另一方面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要求减员增效、提高效率,这必然带来失业的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单纯强调效率优先,中小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难以保证;但单纯强调公平优先,已会影响中小企业近期的发展速度。因此这在国企管理中,仍是个难解的问题。

(五)财务管理相关理论

财务管理是指在中小企业的整体目标下,需进行的资产的投资、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的管理、利润的分配等工作。财务管理相关理论如下。1958年6月,弗兰科·莫迪利阿尼同默顿·米勒在《美国经济评论》中发表《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一文,文中阐述了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MM理论)。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即当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由0%增加到100%时,中小企业的资本总成本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即中小企业价值与中小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在后期的修订理论中,考虑到负责的利息是免税支出,可以降低中小企业资本总成本,公司应通过财务杠杆利益来增加负债,降低资本成本。

1952年3月,哈里·马科维茨在《金融杂志》发表了题为《资产组合的选择》的论文,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方法应用于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别的、运动方向各异的证券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形成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主要是讨论如何化解投资风险。市场风险一般分为两种:个别风险和系统风险。分散投资可以降低个别内险,但不能规避系统风险。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投资者如何衡量不同的投资风险以及如何合理组合自己的资金以取得最大收益问题。马科维茨认为只要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变化不完全正相关,就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迈伦·斯科尔斯与费雪·布莱克提出期权定价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模型有五个重要的假设:一是金融资产收益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二是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变量是恒定的;三是市场无摩擦,即不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四是金融资产在期权有效期内无红利及其他所得(该假设后被放弃);五是该期权是欧式期权,即在期权到期前不可实施。该模型认为,只有股价的当前值与未来的预测有关;变量过去的历史与演变方式与未来的预测不相关。模型表明,期权价格的决定因素非常复杂,合约期限、股票现价、无风险资产的利率水平以及交割价格等都会影响期权价格。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在有效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他们积极参与竞争,每一个人都试图预测单个股票未来的市场价格,每一个人都能轻易获得当前的重要信息。在一个有效市场中,众多精明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导致这样一种状况:在任何时候,单个股票的市场价格都反映了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但市场预期会发生的事情。另有一些研究人员从财务管理目标的角度进行研究。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中小企业的根本目的,其制定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一思想最初来源于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假说的中小企业目标—追求最大利润。中小企业是营利性的组织,利润代表新增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中小企业增加的财富越多,越能体现中小企业的本质。

2000年4月,周朝阳在《交通中小企业管理》中发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一文。在文中,周朝阳提到这一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有着诸多优点:一是实现每股收益最大化的前提是利润最大化。因为随着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呈现强势状态,在缴纳所得税后净利润趋向最大化。这也是股东所希望的。二是由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表现了中小企业良好的偿债能力,从而取得债权人的信任。三是实现了高额利润,中小企业可以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薪酬水平,将提高对中小企业人员的激励水平;四是在利润充足情况下,中小企业才有足够的资金履行其社会责任,以利于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着缺陷。首先,仅考虑利润,存在着片面性,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没考虑所获利润与所承担风险的关系。其次利润最大化往往带来中小企业在财务决策上出现短期行为,只顾当前的利润,而难以考虑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二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理论起源于资本市场比较完善,证券业发展迅速的美国。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几乎没有哪种态度能像这种态度那样彻底的动摇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根基,那就是中小企业主管不是为他们的股东尽可能多的赚钱而是接受别的社会责任。”詹姆斯·范霍恩在《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一书中指出,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为中小企业经营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指导方向,因此不妨以它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并不是无需考虑社会责任。

2007年,石卫国在《科技信息(学术研究)》中发表了《实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若干问题》。在文中,石卫国认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不仅能给投资者和经营者带来利益,而且对国家、中小企业和职工都会带来较大的利益。中小企业追求的目标和国家社会期望的目标相一致。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中小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等。2008年2月,肖贞在《现代商业》杂志中发表《论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文。文中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中小企业内生的,实现股权投资者报酬率的要求始终使中小企业最为基本的目标要求,并可以通过市场来评价,具有客观性依赖于新古典产权学派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也必然受到挑战。

第三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这里,利益相关者是指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中小企业员工、政府和社会公众等与中小企业利益的相关人员或组织。

2006年4月,陈玮在《会议研究》中发表《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系统科学的视角》。文章摒弃了传统财务目标研究中单目标的思维方式,从多目标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陈玮认为应该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中小企业财务目标,并将各利益相关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作为约束条件。2003年,郭葆春在《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论财务目标协同—一个合作性博弈分析》一文中提出,提出平等看待契约各方的财务目标与财务利益,以所有财务关系人的集体利益最大化为准绳,且目标需经相关利益者间合作性的博弈确定。2008年,刘向群在《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一文中认为以通畅的现金流和利润最大化为基础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他认为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及各方的协调使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

第四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中小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小企业价值是中小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反映了中小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中小企业价值同利润的区别在于,考虑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中小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利于中小企业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反映了对中小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2003年3月,邢颖在《商业研究》杂志中发表《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文中从契约论角度研究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邢颖认为“中小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可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由于理财目标具有层次性,在实践中,以“中小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总目标,将“现金流量最大化”作为具体目标。同时中小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小企业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非上市公司的价值难以确定等。

二、财务目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西方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国情为前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一些理论方面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所以本文对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主要基于郭复初教授提出和构建的发展财务学相关理论知识。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存在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或目标过大、不符合现实条件的状况,目标不明确,中小企业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措施时就比较盲目,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就不明确,而目标过大,就无法真正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使中小企业发展误入歧途。所以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中小企业一定要做出适当的选择,才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发展财务学指出,发达国家传统财务目标经历从利润最大化—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中小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的历史发展过程,这是伴随着发达国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逐步取代传统工业经济的过程而发生的。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目前不少中小企业面对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还在为求生存、保盈利或扭转亏损而苦苦挣扎,所以在较长时期内财务目标只能按初级阶段的水平来确定,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当然,这里所讲的利润最大化,不仅指利润总额的不断增长,而且包括本金投入产出率的不断提高,即要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加以考察。

三、基本假设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讨论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在这些条件下再讨论财务管理的具体问题和对策,即要有一定的假设条件。发展财务学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可供借鉴。其基本假设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具体到财务活动方面则有以下两个特征: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长期稀缺。由于货币资本长期稀缺,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资本周转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发展所需投资严重不足,阻碍经济发展由于人力资本长期稀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缺乏技术力量的支持,长期遭受发达国家的剥削。这一特征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采取特殊的财务战略与政策,在国内加速货币资源向货币资本的转化、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财务良好运行的良性循环。资本市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管理落后,对财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差,资本市场有效性弱。这一特征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采取有别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促使公司与中介机构做到财务诚信,防止会计信息虚假行为产生,同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治理,把重点首先放在监控实业资本的运作上。

四、财务管理的重点

由于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规模、组织结构、资产质量、人员素质等方面都与大中小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其财务管理的重点也应与大中小企业有所区别。发展财务学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民经济证券化程度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其财务管理重点应放在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和为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筹资,以及对实体资本耗费的补偿与收益分配的管理对于虚拟经济的投资以及按虚拟经济发展需要的筹资与证券收益分配的管理只能放在次要地位。同时,由于战略财务管理已越来越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所以中小企业对本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也应当相当重视。财务战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公司的经营方针、经营战略,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做出的一种客观而科学的概括和描述郭复初,能够对中小企业财务活动做出整体性决策,从而达到优化中小企业资源配置、使中小企业得到协调发展的目的,所以中小企业应根据本中小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制定出财务战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支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务战略的重点应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把握:

(一)“两权合一”还是“两权分离”

“两权合一”与“两权分离”是两种不同的中小企业产权制度,两权合一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合二为一,自己的钱自已经营,其权利、责任关系十分明确、对称,能够产生制度效益,一方面可以产生最大的激励和约束效应,无须从外部进行激励和约束,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委托代理成本。但是,“两权合一”是以所有者的资本多少为经营规模之限,不可能大规模经营是以所有者的经营能力为限,受限于所有者个人能力的边界,中小企业难以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两权合一”的中小企业不能或不易产生规模效益和能力效益。“两权分离”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由两个不同的主体行使,即自己的钱委托他人经营。经营主体受到激励和约束的强度,决定其能力发挥的大小以及背离出资者的可能性。所以出资者必须通过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从外部激励约束经营者,这就产生相应的成本。“两权分离”尽管增加了额外的成本,但它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和能力效益。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两权合一”还是“两权分离”,要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不是说任何中小企业选择“两权分离”都会取得比“两权合一”更好的效果。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两权合一”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近期发展,而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继续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实行“两权分离”,为中小企业寻找到更具经营能力的专家来担任中小企业的经营者。

(二)在创业板上市与否

上市作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具有贷款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中小企业在申请创业板上市时,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并承担相当的风险。申请上市的成本主要有两方面,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包括三项:一是专业费用,有保荐人费用、公司法律顾问费用、申报会计师费用等。二是印刷费用。三是市场推广费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申请上市的中小企业最后都会如愿以偿,所以如果中小企业申请失败,大量从初期开始就支付的费用就无法挽回,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小的数目。机会成本则主要包括中小企业不上市,而通过其他方式融资的比较收益中小企业为上市而投入的各种人力和非物质资源等,还包括上市失败对以后再次申请上市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等。申请上市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被收购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的股本规模较小,容易被恶意收购,控制权就会丧失,甚至自己创始并辛苦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最后被他人接管。二是信息披露的风险,创业板市场由于行业不确定、技术不确定等因素,具有很高的风险,因此对信息披露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中小企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格监督,同时大量的技术信息、投资意向、工资信息、新产品研发的状况都要求披露,这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会把自己暴露在竞争对手的眼睛之下,使竞争对手更了解自己,从而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另外,如果中小企业心存侥幸,对重大事件不予披露或欺骗误导投资者,又最终会毁灭中小企业自身。三是摘牌风险,不管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中小企业被摘牌,对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情,会对中小企业的商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中小企业的领导者们在决定是否要把自己的家业变成公众公司时,应以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成长的阶段性及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紧迫性为基础,充分衡量上市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成本及风险,从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来做出合理的决策,不要“为了上市而上市,只为圈钱而上市”。

(三)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财务战略

中小企业应当把握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从而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出不同的、适合中小企业阶段特征和需要的财务战略和具体措施,指导中小企业顺利发展。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中小企业初创期,主要特征是资金短缺,信誉度不高,中小企业占有的资源有限,投入多,收益少,因此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应是如何筹措资金,通过中小企业内部自我发展和积累来实现中小企业增长,同时根据有限的资金来选择所能达到的投资规模,要避免过度负债而使中小企业初期就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而陷入财务危机。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主要特征是资金相对充裕,中小企业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的信誉度逐渐被外部了解,有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时财务管理的重点应是优化资本结构,合理进行多元化投资,并实行稳健的财务战略,分散风险,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衰退期,主要特征是销售额和利润额明显下降,产品竞争力降低,此时中小企业应将财务管理的重点放在采取防御财务战略方面,通过减少现金流出和增加现金流入,盘活现有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等手段,积累中小企业内部力量,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Ia1IjtS1aOzacSddpi6mT48iFgyhB4tXg2O53jkpLJ7MSiNehQCs3oAPdk8Sheu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