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造境与写境,在诗歌有李白和杜甫的区别,在绘画有达利和塞尚的区别,在电影有宫崎骏与贾樟柯的区别。这是两种貌似截然相反的艺术途径,前者是理想派,后者是写实派。

王国维所谓的“理想”是源自柏拉图的一个美学概念,是指神祇在创世时候的各种构思。在柏拉图的时代,创世神话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形”:世界原本混沌,是神祇依照自己的想法将混沌整理成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鸟兽鱼虫,以及我们人类,如同巧手的工匠以现成的原石雕凿出各类造型。神祇的“想法”,在哲学上称为“理想”“理念”或“理想型”,这是“理想”一词最原初的含义。

譬如神祇造猫,一定先在心中产生猫的“理想”,然后以现实世界里的混沌物质创造出一只又一只的猫咪。每一只猫咪之于猫的“理想”,正如每一块饼干之于饼干的模具。猫的“理想”完美无瑕,而每一只具体的猫咪总有这样那样的缺憾,正如饼干的模具完美无瑕,而每一块具体的饼干都不可能完美再现模具的样子。

这种貌似荒谬的想法其实完全可以验证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无论我们要画一个圆还是打造一只圆形的车轮,心里总会有一个“正圆”的形象,然而无论我们怎样认真去画,无论怎样认真去打造,永远也画不出完美的正圆,也打造不出正圆的车轮。正圆仅存在于我们心里,在现实世界里既不曾有过,也永远不会出现。 dVjQW0yR3eJNp+7jXrMTc99NnSHzw6CQpRdE/C+hiNPToHIex9S1BIYQMu4/bo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