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沧浪诗话》很有几分现代性,因为其论诗的角度重审美而轻功利。今天我们只将诗歌创作视为文艺事业,而在儒家传统里,诗道即治道,肩负着正人心、醇风俗的伟大责任,至于诗歌之美,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有一段颇具典型意义的论诗对话,那是东晋名臣谢安问子弟们《诗经》以哪一句最佳。谢玄,这位将来以指挥淝水之战而著名的青年才俊答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小雅·采薇》里的名句,是今天任何一名诗歌爱好者都可以脱口而出的句子,的确是古往今来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经》名句,弥漫着浅淡的忧伤,极富文学色彩。几乎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易于接受这种形式华美、略带感伤色彩的诗句,于是,正如今天那些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父母对青春期子女的阅读趣味做出“正确的”引导一样,作为东晋“大人物”的谢安也必须把侄儿谢玄的审美趣味及时地纠正过来。

那么,《诗经》究竟以哪一句最佳呢?谢安给出的“标准答案”是“谟定命,远犹辰告”,说这一句才最有雅人深致。

“谟定命,远犹辰告”,出自《诗经·大雅·抑》,意思是说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时通报国人。在今天除了专业研究者,几乎没有人记得《诗经》里还有这样的一句。这也难怪,如此枯燥乏味的政治内容辅以如此毫无修辞色彩的表达方式,没有任何文学感染力可言,比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简直判若云泥。

谢安读的《诗经》版本是西汉学者毛亨的注本,毛亨说《抑》这首诗是卫武公讥刺周厉王并且用以自警的作品。另据《国语·楚语》,卫武公作这首诗的时候已是九十五岁高龄,以这等高龄仍然忧心国事,其拳拳之心不可不谓感人。那么,以谢安的身份、地位,也只有推举这样的诗句才是“政治正确”的。他若是赞同谢玄那种纯文学的眼光,反而“有失体统”。

论诗重审美而轻教化,同样有失体统,而严羽正是这么做了。《沧浪诗话》对于诗歌美学的标榜在于“兴趣”二字:“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为王国维所引述的这段名言,正是出自《沧浪诗话》的第一部分《诗辩》。 qWt5dq5yMTBOVOvJiSJ8WgD6hzGHzOEdLKHIrFwFAgzQ1qq9NQuC4yrVAwHheYf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