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正如一个人遍尝天下美食,甚至自己也做得一两手菜,便自然对各大菜系有评头论足的冲动,文人当然也喜欢论诗。同样,正如美食只有分出川、粤、湘、鲁各大流派,评论才可能有斟酌,有比较,有厚薄,诗歌也只有在派系林立之后才最容易产生诗论。

唐诗有风格而无派别,宋代才真正开启了一个派系林立的时代,故而各类诗话作品从宋代以降蔚然成风。诗话作为一种写作体裁,滥觞于欧阳修,至严羽而蔚为大观。宋人写诗偏好理趣,这种趣味或许不宜于诗,却大大宜于诗话。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诗话属于文艺评论,好作品总要成就一番捃理之功,所谓评论家未必要有多高的文艺才华,逻辑思辨能力却必不可少。倘若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严羽,我们会发现他的学术确实只属于古代。对于一个称职的文艺评论家而言,严羽身上的诗人气质实在压过了理论家的气质。

同《人间词话》一般,《沧浪诗话》也是一部对话之书,严羽写这部书完全有自己的时代针对性,针对起自永嘉的四灵诗派,兼及余风尚在的江西诗派。

永嘉即今天的浙江温州,这个在今天以大量诞生商人、老板而闻名的地方,在宋代却以孕育思想家与诗人而知名。思想界有永嘉学派,诗歌界有永嘉四灵,在当时都曾经掀起过滔天巨浪,使永嘉一地举国知名。这“四灵”分别是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人诗风一致,籍同永嘉,每个人的字或号里皆含有一个“灵”字,故此合称永嘉四灵。四灵专攻近体诗,学习晚唐姚合、贾岛“野逸清瘦”的风格,吟诗讲求“苦吟”,遣词造句讲求“推敲”。这样的诗若只有三五首倒还算清新可喜,若是洋洋洒洒数百首下来,只会令人觉得小家子气。但偏偏四灵一派宗风大盛,动摇一代诗风,于是时人写诗纷纷标举晚唐,就连李白和杜甫的影响力都令人吃惊地消隐了许多。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风尚里,严羽逆潮流而动,说李白、杜甫诸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而下视孟郊、贾岛之辈,只似虫鸣草间而已(《沧浪诗话·诗评》)。这般尖酸刻薄的评语与其说是针对孟郊、贾岛的,不如说是针对四灵诗派的。

严羽于《沧浪诗话》开宗明义便说:学写诗首先要有见识,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师法汉、魏、晋、盛唐的前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显然在这样的标准里,盛唐以后的诗歌皆不足道,四灵诗派分明弃良师而择庸匠,取法乎下又怎可能得乎其上?

逆时代风气而动的人自然得不到时代的理解,严羽在写给表叔吴景仙的书信里说:我写的《诗辨》一章是“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但就连叔叔您都不能认可我的见解,何况其他人呢!

的确,以《沧浪诗话》的持论,注定会使爱之者大爱而恨之者深恨,所以这部书在后世每每成为诗坛名宿争锋的焦点。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可以说严羽赢了,因为当代最一般的古典文学观念早已不自觉地受到了严羽的统治。有多少我们以为天经地义的观点曾经饱受争议,今后或许还会在强力者的摇旗呐喊之下或动摇,或覆灭。精英的声音永远决定着普罗大众的取舍,这是亘古恒常的定理,想来多少有些悲哀。 Oylaq0iKm6j8kACZpThiMDO0gql/LoyZS2DR675xBSxxHpgin3KBmoQKYt9XMh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