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相对照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出自杜甫《后出塞》组诗之二: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这一首是杜诗中的名篇,现今的唐诗注本却常常误释了它,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忽略了它背后的特定历史空间,二是忽略了杜甫组诗特有的连贯性。清代学者浦起龙《读杜心解》谈到《前出塞》组诗九首,说对这九首诗应该当作一首长诗的不同章节来读,杜甫的组诗多有这种章法。

《后出塞》组诗有同样的结构,若单独看这第二首,诗人选取了一名新兵的视角。“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甫一从军,当天便从东都洛阳出征,渡过黄河北上。“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紧承上一句的“暮”字,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渲染暮色中行军的场面。行军既久,“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军队在旷野中驻扎歇宿,只见帐幕连绵,蔚为壮观。夜色既深,于是“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军营里虽然人马无数,但在严格的军令之下,竟然不发出一点声响。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这两句情绪忽然逆转:夜深人静之中,不知从哪里传来胡笳的悲声,战士们不免心生凄恻,再也无法入眠。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又肩负着怎样的任务呢?“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统军大帅大约是像西汉嫖姚校尉霍去病那样的名将吧。

当年汉武帝远征匈奴,以卫青、霍去病舅甥二人功勋最著。霍去病精通骑射,骁勇善战,在十七岁那年便被任命为嫖姚校尉,在沙漠之中率八百骑兵千里奔袭,杀敌两千余人,俘获匈奴丞相。其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霍去病屡建奇功,威望甚至在卫青之上,成为当时最耀目的一颗将星。若非天不假年,二十四岁便病逝于军旅,真不晓得他还会成就多高的武功。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杜甫既然以霍去病来比喻军中主帅,许多唐诗选本便将这首诗向着积极、进取一途解读,殊不知杜甫原本意在讽刺,以霍去病的形象来比喻的并非什么英雄豪杰,而是臭名昭著的安禄山。全部《后出塞》组诗就是以一个新兵的成长史和理想幻灭史,写出了安禄山从开边到反叛的过程,同时批评了唐玄宗好大喜功的对外政策。

人总是复杂的,而历史符号总是简单的。霍去病正是一个复杂的人,今天我们仰慕他勇冠三军、封狼居胥的赫赫功勋,敬佩他“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丈夫气概,便毫不介意他那衙内风格的治军手段;杜甫当时却更加在意后者,《史记》与《汉书》毕竟留下了明确的记载,说这位年轻的勇将因为从年少起随侍武帝,久习富贵,故而对士卒全无体恤。出征之时,武帝总会专门派遣太官,为他载上几十辆车的军需物资,而当军队返程的时候,为图轻便,运输车上剩余的粱肉竟被轻易扔掉,全不顾士兵中还有挨饿的人。霍去病在塞外的时候,因为军营缺粮,士兵已有人饿得无力动弹,霍去病却自顾自地蹴鞠为乐,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倘若站在士兵的角度,想来不会所有人都愿意跟从这样的主帅吧。

赋诗断章,我们评论人物也每每如此。倘若从霍去病这个历史符号看到的并非勇冠三军的豪情与封狼居胥的武功,而是“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后出塞》组诗第五首),对这首诗的意涵当会有一些悲悯的理解了。 MP16XCeZPQ4aJy/SuYyZdHvkhD7Jb5y+Cn/UFAQnHqX2bIXDvNd/nG2EWjvh+/5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