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人间词话》这一章的内容,用中国传统诗论的语言来说,可以称之为“炼字”,强调一字之差,高下立判。清人尤侗在《艮斋杂说》里举过例子,说杜甫诗句“身轻一鸟过”,如果书上偶然脱落了“过”字,无论填之以“下”“疾”“落”,总是不好;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如果脱落了“就”字,无论填“醉”“对”“问”,也都不好。等看到诗人原先的用字,才会觉得其中妙处。古人还有所谓一字之师,如齐己“昨夜数枝开”,郑谷改“数”为“一”,就是著名的一例。

更著名的一则事例是王安石修订“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逸事。据说这句诗原本写成“春风又到江南岸”,而后易“到”为“过”,继而易“过”为“入”,前后改易十余次,才终于选定了“绿”字。王国维或许会说“著一‘绿’字而境界全出”,但是钱锺书有考证说:“‘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夫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 T/xxwC46KRUmZ/G+2c4lHl26yTU1ePd7M/TIQOGM1eh9qozphuACjPFYOFBRwO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