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现代人毕竟知识增进,很容易理解“闹”字的妙处:它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所谓的“通感”。杏花在枝头开放,这是一个静态的画面,是人的视觉所捕捉到的对象,而“闹”是属于听觉的,杏花在春天那昂扬的、不可遏制的生机给人一种蓬勃的感觉,于是这种感觉向听觉转移,产生了“闹”的印象。“闹”的并不是杏花,而是杏花开放时所展现的蓬勃生机。所以,“闹”字的妙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巧妙地运用了通感,以动态的听觉感受描绘了静态的视觉画面;二是不仅仅描绘了一幅杏花盛开的图画,更描绘出了杏花背后的那种生命的力量。

其实这也不是宋祁的独创,钱锺书《七缀集》有一篇《通感》,罗列宋人诗词使用“闹”字的范例,如晏幾道“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黄庭坚“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看来读书之道,非博则无以精。

“闹”字的妙处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释,那么,它是如何营造出“境界”的呢?用中国传统的文艺评论语言来说,这个“闹”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但如果站在叔本华的立场上看,宋祁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完全没有进入“直观”,而且完全在考虑着物与我之间的利害关系,根本就不在审美层面上。回到《人间词话》的体系里来,这句词应该和第三节里谈到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样,属于“有我之境”,而这个“有我之境”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是王国维的美学体系里极难自洽的一个概念。所以,“闹”字到底怎么使“境界全出”,讲不清。 is4e0x7bgOaHuoEYKiv3ku9BuUU4QTSHGtOb7CJJA3ObZrh0CL1d+Z7xMqwppU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