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至此我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以及如何摆脱那些“关系”和“限制”,由此便可以提出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哪些人更容易做到这一点呢?——《人间词话》第三章提及“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所谓的“豪杰之士”就是有足够能力以摆脱“关系”和“限制”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叔本华所谓的“天才”。

和我们已经遇到过的若干概念一样,“天才”一词在叔本华的美学体系里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常说天才和疯子的区别只在一念之间,叔本华为了理解天才,真的跑到疯人院里仔细观察那些病患。他发现疯子观察事物的一大特点就是孤立地看待事物,既不考虑它和自己的利害关系,也不把它看作时间、空间和因果律里的一个时时处处关系并限制着其他事物,并被其他事物关系和限制着的东西。

譬如我们看一个苹果,看到的是在当下的时间、空间里具体的“这个苹果”,疯子则摆脱了时空意识,看到的不是“这个苹果”或“那个苹果”,不是现在的苹果,也不是过去的苹果,而是“苹果”;我们看到苹果,看到的是结在苹果树上的苹果,疯子却看不到苹果和苹果树之间的关系和限制;我们看到苹果,会想到它的美味和营养,疯子却不想这些,他只看到了“苹果”。如果一个人不是疯子,却能经由这种“疯癫”状态“发现”现实世界背后的“理想”,那么他就是“天才”。

“发现”一词是尤其值得关注的,因为叔本华在美学思想上和康德不同的是,他认为审美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审美获得更多的知识,尤其是关于世界本质的知识,而这正是理性所无法达到的。表出万事万物之“理想”,这就是艺术的目的,叔本华如是说。而另一方面,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被算在抒情诗的范畴里的,而抒情诗如前所述,大受叔本华的鄙夷;“抒情诗的创作并不需要天才”,叔本华亦如是说。 iO6oUH58LdkqSnU4J7aFQfq4luQloVdRFjVUP5oBQu/AGxBGxZLVQWUFp2L9kx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