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作者简介 林徽因

(1904—1955),女,汉族,福建闽侯(今福州市区)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女诗人、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出身福州名门林氏家族,其父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是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著名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创办福建政法专门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和福州二中。林长民的堂弟林觉民是著有《与妻书》的民国烈士。林徽因少女时代就跟随参加巴黎和会游说团的父亲来到英国伦敦,并在伦敦结识了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深受对方的赏识和爱恋,后奉父亲之命嫁给了大学者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为门当户对、情深义重之伉俪典范。20世纪30年代初,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简评

林徽因这首诗流传甚广,其纯美、活力、干净、直接,直达人心。“四月天”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特有的词。对那些美好,以及美好到无以名状的事物,这样说是很纯美的。相比之下,“五月天”就略乏柔性,走向刚猛一路了。

四月天,有各种美好的事物诞生,而且都是刚刚好的,已经长得有型有样,有热情有温柔,不像三月那么嫩、那么弱,也不像五月那么完整,以至于缺乏想象空间。林徽因抓住了“四月天”这个特殊的时期,用了各种美好的事物来不断吟诵四月天,如“轻灵”“光艳”“云烟”“娉婷”“天真”“鹅黄”“新鲜”“放芽”“白莲”“呢喃”等,这种直接堆叠的手法,通过繁复意象来实现诗人心中畅想的美好世界。这世界是理想的,是诗人心情极佳时写出来的。假设在忧郁的心情下,四月天又可能是另一种样子了。比如英国大诗人艾略特在长诗《荒原》里写道:“四月,是残忍的季节。”

这就是诗人在不同心境下的不同表达。

林徽因写的这首诗,是追求工整美的。三句一段,结构工整,一韵到底,读来朗朗上口。

对一首诗有多方面的理解,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对爱人的赞美,也可以用来赞颂可爱的孩子。

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简评

写过“四月天”之后,林徽因又写了“八月天”,女诗人对季节与时间的敏感,原与别人不同。她抓住的都是季节在变化中的特殊时刻。从“四月天”的明净与欣悦,到“八月天”这个关键时刻,就要被一种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愁绪渐渐笼罩了。八月是盛夏,在暑热天气中,各种作物都走向自己的顶点:庄稼、瓜果都在成熟——盛极而衰是敏感的诗人感知到的规律,也是历代诗人长期咏叹的特殊现象。“水塘”“高粱”“山岗”“羊”“树荫”“田垄”“瓜”这些事物和景物,都是八月的独特呈现,都是巅峰景象。对比里尔克的《秋日》可知,不同诗人对同样季节的感受也不同。在里尔克笔下,初秋的葡萄过几天就要成熟了,“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这是诗人对季节变化的顺应,带着淡淡的欣悦,并不过于悲伤或欢快。

林徽因是现代文学中最重要流派之一“新月派”的重要成员。“新月派”提倡超功利、表现自我,提倡健康与尊严的“纯诗”写作。“新月派”的领袖闻一多曾归纳新诗要达到三种美: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在这首诗中,林徽因采用了与上一首不同的押韵方式,每节都是一、三押韵,二、四押韵,竟然还加上了平仄对比,从而让整首诗在节奏上朗朗上口。

秋天,这秋天

这是秋天,秋天,

风还该是温软;

太阳仍笑着那微笑,

闪着金银,夸耀

他实在无多了的

最奢侈的早晚!

这里那里,在这秋天,

斑彩错置到各处

山野,和枝叶中间,

像醉了的蝴蝶,或是

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

缤纷降落到地面上。

这时候心得像歌曲,

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

浮出珠沫,溅开

山石的喉嗓唱。

这时候满腔的热情

全是你的,秋天懂得,

秋天懂得那狂放,——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

不经意的凌乱!

但是秋天,这秋天,

他撑着梦一般的喜筵,

不为的是你的欢欣:

他撒开手,一掬璎珞,

一把落花似的幻变,

还为的是那不定的

悲哀,归根儿蒂结住

在这人生的中心!

一阵萧萧的风,起自

昨夜西窗的外沿,

摇着梧桐树哭。——

起始你怀疑着:

荷叶还没有残败;

小划子停在水流中间;

夏夜的细语,夹着虫鸣,

还信得过仍然偎着

耳朵旁温甜;

但是梧桐叶带来桂花香,

已打到灯盏的光前。

一切都两样了,他闪一闪说,

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

冷雾迷住我的两眼,

在这样的深秋里。

你又同谁争?现实的背面

是不是现实,荒诞的,

果属不可信的虚妄?

疑问抵不住简单的残酷,

再别要悯惜流血的哀惶。

趁一次里,要认清

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

信仰只一细炷香,

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

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如果你忘不掉,忘不掉

那同听过的鸟啼;

同看过的花好,信仰

该在过往的中间安睡。……

秋天的骄傲是果实,

不是萌芽,——生命不容你

不献出你积累的馨芳;

交出受过光热的每一层颜色;

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怆。

这时候,

切不用哭泣;或是呼唤;

更用不着闭上眼祈祷;

(向着将来的将来空等盼);

只要低低的,在静里,低下去

已困倦的头来承受,——承受

这叶落了的秋天

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

这夜,这夜,这惨的变换!

简评

从“四月天”到“八月天”再到“深秋”,林徽因的情感在不断变化,把这三首诗特意挑选出来放在一起阅读,比分开单独看更有意思。这也能看到情绪和季节变换之间的相应对位。

29岁的林徽因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还远远没有触摸到自己人生的秋天,她所感的本应该是诗人特殊的“伤秋”愁绪,这个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阶段。然而,对于林徽因来说,这首诗确实是有感而发。诗中情感的悲伤,是失去爱人的痛悼。

这首诗作于1933年11月中旬,是林徽因为纪念曾经的爱人、挚友和诗歌领路人徐志摩飞机失事罹难两周年写的——林徽因游历英国时遇见徐志摩,得到过徐志摩的悉心指点,两人萌生了深挚的感情。后来,两人虽各有所属,但关系仍然很好。徐志摩在上海担任大学教授,收入很高,人也很忙碌,有一段时间甚至每周搭乘飞机从上海飞往北京讲课,并出席林徽因作为女主人举办的沙龙。徐志摩的飞机失事,也是在飞往北京的途中。他的英年早逝给林徽因带来极深的伤痛,她在给沈从文的信里说:“十一月的日子我最消化不了,听听风,知道枫叶又凋零不堪只想哭。”

林徽因借此对生命与死亡进行思考:“荷叶还没有残败;/小划子停在水流中间”,但是“一切都两样了,他闪一闪说,/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秋天的来临带来了令人痛苦的悲伤。对事物不变的表象,她有特殊的不信任,这种感受是因为绵绵不绝的怀念带来的——“信仰只一细炷香,/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1937年——徐志摩罹难6年后,林徽因在另一首诗《红叶里的信念》里,仍然流露出很强的怀念色彩,但这时的她已经不再停留于怀念了,有些印迹会随时间而淡,但记忆不会,有爱的记忆更不会。

红叶里的信念

年年不是要看西山的红叶,

谁敢看西山红叶?不是

要听异样的鸟鸣,停在

那一个静幽的树枝头,

是脚步不能自己的走——

走,迈向理想的山坳子

寻觅从未曾寻着的梦:

一茎梦里的花,一种香,

斜阳四处挂着,风吹动,

转向白云,小小一角高楼。

钟声已在脚下,松同松

并立着等候,山野已然

百般渲染豪侈的深秋。

梦在哪里,你的一缕笑,

一句话,在云浪中寻遍

不知落到哪一处?流水已经

渐渐的清寒,载着落叶

穿过空的石桥,白栏杆,

叫人不忍再看,红叶去年

同踏过的脚迹火一般。

好,抬头,这是高处,心卷起

随着那白云浮过苍茫,

别计算在哪里驻脚,去,

相信千里外还有霞光,

像希望,记得那烟霞颜色,

就不为编织美丽的明天,

为此刻空的歌唱,空的

凄恻,空的缠绵,也该放

多一点勇敢,不怕连牵

斑驳金银般旧积的创伤!

再看红叶每年,山重复的

流血,山林,石头的心胸

从不倚借梦支撑,夜夜

风像利刃削过大土壤,

天亮时沉默焦灼的唇,

忍耐的仍向天蓝,呼唤

瓜果风霜中完成,呈光彩,

自己山头流血,变坟台!

平静,我的脚步,慢点儿去,

别相信谁曾安排下梦来!

一路上枯枝,鸟不曾唱,

小野草香风早不是春天。

停下!停下!风同云,水同

水藻全叫住我,说梦在

背后,蝴蝶秋千理想的

山坳同这当前现实的

石头子路还缺个牵连!

愈是山中奇妍的黄月光

挂出树尖,愈得相信梦,

梦里斜晖一茎花是谎!

但心不信!空虚的骄傲

秋风中旋转,心仍叫喊

理想的爱和美,同白云

角逐;同斜阳笑吻;同树,

同花,同香,乃至同秋虫

石隙中悲鸣,要携手去;

同奔跃嬉游水面的青蛙,

盲目的再去寻盲目日子,——

要现实的热情另涂图画,

要把满山红叶采作花!

这萧萧瑟瑟不断的呜咽,

掠过耳鬓也还卷着温存,

影子在秋光中摇曳,心再

不信光影外有串疑问!

心仍不信,只因是午后,

那片竹林子阳光穿过

照暖了石头,赤红小山坡,

影子长长两条,你同我

曾经参差那亭子石路前,

浅碧波光老树干旁边!

生命中的谎再不能比这把

颜色更鲜艳!记得那一片

黄金天,珊瑚般玲珑叶子

秋风里挂,即使自己感觉

内心流血,又怎样个说话?

谁能问这美丽的后面

是什么?赌博时,眼闪亮,

从不悔那猛上孤注的力量;

都说任何苦痛去换任何一分,

一毫,一个纤维的理想!

所以脚步此刻仍在迈进,

不能自已,不能停!虽然山中

一万种颜色,一万次的变,

各种寂寞已环抱着孤影;

热的减成微温,温的又冷,

焦黄叶压踏在脚下碎裂,

残酷地散排昨天的细屑,

心却仍不问脚步为甚固执,

那寻不着的梦中路线,——

仍依恋指不出方向的一边!

西山,我发誓地,指着西山,

别忘记,今天你,我,红叶,

连成这一片血色的伤怆!

知道我的日子仅是匆促的

几天,如果明年你同红叶

再红成火焰,我却不见,……

深紫,你山头须要多添

一缕抑郁热情的象征,

记下我曾为这山中红叶,

今天流血地存一堆信念!

简评

与故人一起去西山看红叶,一边行走、眺望,一边交谈,言辞之间心有灵犀,不必细说,而一一了然。这一定是让林徽因记忆深刻的图景:“要听异样的鸟鸣,停在/那一个静幽的树枝头”,很明显能看出起首的第一段,是写与故人在西山散步、探寻时的所见所感。第二段深化与故人一起探寻西山盛景,感受深秋红叶的浓烈:“穿过空的石桥,白栏杆,/叫人不忍再看,红叶去年/同踏过的脚迹火一般”。但这种浓烈让诗人想起已经消逝的故人,只有他留下的印迹宛然,一一可见。在这种浓烈情绪的控制下,诗人写到了西山的另一种诗境:“再看红叶每年,山重复的/流血,山林,石头的心胸/从不倚借梦支撑,夜夜……/瓜果风霜中完成,呈光彩,/自己山头流血,变坟台!”在这样的情绪控制下,诗人的感情投注到景物上,就产生了悲伤,如第三段后半部:“一路上枯枝,鸟不曾唱,/小野草香风早不是春天。”

第四段作者开始从怀念与愁绪中突围,把明媚的、有生命的事物引进诗歌,打破前三段渲染出的那种忧伤氛围,树、花、秋虫、青蛙,是从静物到动物的变化,心情也随之变化——“要现实的热情另涂图画,/要把满山红叶采作花!”

第五段再度回到怀人的情境中,但不再是愁绪,而是对愁绪的排解:“心仍不信,只因是午后,/那片竹林子阳光穿过/照暖了石头,赤红小山坡,/影子长长两条,你同我/曾经参差那亭子石路前,/浅碧波光老树干旁边!”

第六段,诗人开始思考人生与永恒的问题:“生命中的谎再不能比这把/颜色更鲜艳!记得那一片/黄金天,珊瑚般玲珑叶子”,然后在下一段做一个小小的了结:“所以脚步此刻仍在迈进,/不能自已,不能停!虽然山中/一万种颜色,一万次的变,/各种寂寞已环抱着孤影;/……记下我曾为这山中红叶,/今天流血地存一堆信念!”

风景与心情交融,从景物的现实情状过渡到内心的具体情感,这是现代诗的基本写作方法。红叶既可以象征秋天的绚烂,也可以比喻人生到了中年以后的丰富和沉稳。唐代大诗人杜牧《山行》中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是这种情感与情景的交融。林徽因必是熟读唐诗的,但因为情绪、情感、遭遇的不同,她无法如杜牧那般圆融、洒脱,而是被摆不脱的情绪所笼罩。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境”呢?“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何形成并抒发这两种不同的情景呢?“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运用到林徽因的这首诗里,可以说是“有我之境”,而且是“人在境中”,其中的情感与变化是“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这些情景跟她的情绪和怀念交融在一起,跟她的人生思考也重叠在一起。

给秋天

正与生命里一切相同,

我们爱得太是匆匆;

好像只是昨天,

你还在我的窗前!

笑脸向着晴空

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

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

稚气,豪侈,你没有悲哀。

你的红叶是亲切的牵绊,那零乱

每早必来缠住我的晨光。

我也吻你,不顾你的背影隔过玻璃!

你常淘气的闪过,却不对我忸怩。

可是我爱的多么疯狂,

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

已在你背后尾随,——

等候着把你残忍的摧毁!

一夜呼号的风声

果然没有把我惊醒

等到太晚的那个早晨

啊。天!你已经不见了踪影。

我苛刻的咒诅自己

但现在有谁走过这里

除却严冬铁样长脸

阴雾中,偶然一见。

简评

林徽因是现代诗歌流派“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在诗段与韵节中,她很注意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基本是两句一个韵节,第三句立即转换。这样的写法,很容易朗读出来。但如果诗歌的意象不够丰富,如果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张力不够大,就很容易因为过度押韵而跑偏,成为被韵脚赶着胡乱跑的打油诗了。

“秋天”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扮演着一种命运莫测的角色。在秋天中,生命显得很脆弱,命运变得很无常。在这样的秋天,一个人一旦失去警惕,就可能失去一切——“可是我爱的多么疯狂,/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已在你背后尾随,——/等候着把你残忍的摧毁!”

阅读与理解

林徽因是现代奇女子,她不仅是中国建筑界的重要学者,还是现代诗歌界的杰出代表。她美貌与智慧并存,她的爱情美好而凄婉。她如仙子在世间漂游,一到不忍时就翩然而逝。

林徽因出生于福州大户人家,中学生熟读的《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是她的堂叔。林徽因聪慧好学,涉猎广泛,少女时期即跟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美,结识了当时的文化大家梁启超等人,又曾在伦敦圣玛丽大学等高等学府学习,见识不凡,情趣高妙。她一生中,曾与三位一流男人之间有着丰富的故事,这助长了她个人的传奇,也为后来流行作者的仰慕式写作提供了足够传奇的素材。

林徽因和徐志摩曾在英国剑桥相见、相识、相知、相恋,执手徘徊于康桥河边,让赶到英国探望的徐志摩发妻张幼仪有意难言。曾在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就读,而后又曾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徐志摩,在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都有过求学经历,在这期间,他认识林徽因,并为林徽因所倾倒。虽然徐志摩才华横溢,但是他缺乏长性,曾在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学位。回国之后,他颇受重视,年纪轻轻就担任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的教授,收入颇丰。他的妻子陆小曼,也是当时著名的才女,写诗、作画,吸食鸦片,挥金如土。林徽因回国后,承父命与梁启超的公子、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结为夫妻。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姻被广为传颂,成为现代传奇。后有深爱林徽因而发誓终身独处的哲学家金岳霖这位奇(怪)男子,在林徽因英年早逝、梁思成于1972年病逝后,倾力帮助林徽因的孩子,培养他们成长。

林徽因的奇才、美貌与传奇,还有她在“文革”后被重新发现,使她成为一代知识青年的新偶像。到了网络时代,她更是变成一位令人仰慕的教母级人物。关于她的传记、传闻等作品铺天盖地地出版,却湮没了她本人的真实世界。一位诗人的很大一部分真实,存在于她的诗歌。阅读她的作品,才是与她交流的最好方式。

阅读林徽因的这些诗歌,会发现她是一个用情很深的人,她的诗歌风格多样,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样的欢欣灿烂,也有《红叶里的信念》那样的哀婉而沉郁。但她又不乏明媚,不缺美好,不缺勇气。运用季节的主题,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抒发自己的思念,是林徽因诗歌的特殊魅力。阅读这些诗歌,不必特意探寻、发掘其中的深意,也不必强求对字词句一点一滴都要理解透彻,而是要多次反复阅读,感受诗歌整体传递出来的诗情、诗境、诗意。

思考

对比穆旦和林徽因的诗歌,会发现穆旦更多的是潜入自己的命运深处,通过对自我生命的思考、砥砺,而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他更多的是内化的。而林徽因则因秋而感触,循着秋天的足迹去追随、探访故人——她更多的是外化的。穆旦更加深沉,林徽因则更加婉转。

诗歌与人生、情感紧密相连,是人生最特殊的表达。 CrjG60hia2rcvRvJWPV6hVRBlaWY3COywE2eNuNOdG7X3SC2T5+/krU8xAhHAu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