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诗的真实与诚意

“时间与季节”是古今中外诗歌广为咏叹的主题,现当代也不例外。

在人类的文明史中,季节与生命有着非常漫长的隐喻对应,一年中的“春、夏、秋、冬”跟人生中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可以无缝对接。有基本阅读基础的大多数读者,都能一眼识别出其中的含义。

但到了当代诗歌中,这些固定的隐喻受到了冲击,人们不再采用如此固定的隐喻来写人生或者季节。如年轻女诗人孙苜蓿的《八月》跟诗歌内容到底有什么“强关系”呢?八月跟母亲怎么能紧紧地贴在一起呢?如果读者要强行追根究底,是很难找到满意答案的。当代年轻诗人的目光进入了日常生活,进入了具体情感,这跟身处理想主义时代的前辈诗人所遵循的完全不同。这也跟社会价值完整、理想人生丰满的前辈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当代年轻诗人面对的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也是琐碎无聊、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的时代,在这样平凡无趣的世界中,要拣出诗意来,非常不容易。这个时代,判断诗歌是否有趣,首先要看诗人对词语是否敏感,要看诗人对事物的观察是不是具体切实。那些虚空的抒情,在这个时代会显得荒唐可笑,而贴近人生、对细微事物的感受栩栩如生的描写,则会令人产生共鸣。

当代诗人不一定能提炼出庞大的价值观,但他们在努力呈现一种真实与诚意。从诚意出发,新一代诗人面对季节更替,观察时间的流逝,更多地回到自我本身。从自己身处的环境出发,来思考外界问题。一切外界的事物,都被纳入自我的范畴,在自我沉思的投射下,外界事物才能产生光辉。另外有一些诗人面对纷繁破碎的社会现象,企图用中性的态度来呈现社会原生态,来保留一种特殊的观察。

回到“时间与季节”这个基本的主题中,现代诗人和当代诗人的分野,是当代诗人更多地回到自身的存在中,而现代诗人会对社会问题、国家问题产生更多的关注。

当代诗人可能不会让时间、季节跟人生紧密对位,而是拆开那些基本的事与物,通过重新拼接,产生新的意境及意义。

北岛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他的诗史跨度很大,他的生活移动很厉害,他前期的诗歌具有理想主义时代的庞大词汇,如《回答》等,铿锵有力。在本编中选入的那几首岁月诗篇,却是流亡在外的诗人的自况,而词语不再宏大,因为再宏大就变成空洞且可疑了。

新诗的产量太大,要把所有的优秀作品挑选出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诗人与诗歌,需要保持一种独特的敏感。观察、深入观察,感受、独特感受,是诗歌成为诗歌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优秀诗人总能从平庸事物中,看到一个完美而轻盈的世界。这些或许还不够,这个世界还有待诗人深入发掘和思考,从平凡的生活中,推演出诗意,乃至神性,如波兰大诗人维斯拉瓦·辛波斯卡那样,为每一样物件赋予光亮,并令之耐人寻味。

诗歌的意义在哪里?诗歌让生活不再像生活原来的样子。

一旦被诗歌说出,这个世界就有了新的价值。 32nA+oViNMXEPp9+XyfMNkFlIvIMGwmkRAPBjyuoriOlriUh9UubWaOHjc8Hid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