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在东西方文化源头的是两条大河。
一条是起源于苏格拉底,继之于柏拉图,传承于亚里士多德,然后浩荡东去的蓝色河流。
另一条是发轫于孔子,继之于子思,传承于孟子,然后携百川、纳万流,雄浑入海的黄色河流。
它们同时泽被万世,浸润并哺育了各自的文明,且影响至今。令人惊奇的是,它们在孕育、发展和壮大的早期路上,从雪山融水,到涓涓细流,再到波澜壮阔,其发展竟然如此酷肖,而且每个阶段都有着彼此对应的坐标。
抱着用自己思想为万众接生的苏格拉底,同样坚持述而不作,他以深邃的智慧和绵密的思想开创了希腊哲学的纪元,给学生柏拉图以深刻影响。老师死后,柏拉图用《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等对话录形式,阐述了老师博大而精微的思想。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年轻时进入柏拉图学院学习,学成后在雅典建立吕克昂学校,继承并发扬乃师的学术思想,创办了著名的逍遥学派,并成为亚历山大的老师。这个三人学术接力阵营所营造的学术天空,整整影响了希腊及罗马时代,乃至今天的西方文化走向。
行一己仁道、力图为东周理想国的孔子,荟萃其全部学术思想的对话录《论语》,也是由其弟子及门人所撰。子思阐扬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而且多采取引述孔子之言的方式申明自己的主张。到孟子这里,他与对应在另一学术传承链条上同等环节的亚里士多德,不但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有着共同的游学、创办学院、为帝王师等等人生经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左手托宗师衣钵,右手开一代之先,在将本门学术思想精深化、博大化的路途上,有着重要的继往开来的作用。
西方人眼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三圣贤,亚里士多德有着大开门户的至伟作用。
东方人眼中,孔子、孟子的学说早已为一个词组——“孔孟”所焊接,孟子本人则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在墨学、农学、黄老之学位居显学的战国时代,正是孟子凭借自己单枪匹马的努力,承继孔子道统,开创了儒家繁荣昌盛的全新局面。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的孟子。
孟子,是东方的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