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倾听的伦理

倾听与演讲同样重要,因为没有听众的演讲是不完整的。好的演讲者与好的听众,相辅相成,密不分可。

如本节所述,合乎道德的倾听者需要给予演讲者充分的关注,并对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做出适当的回应。

3.1 倾听的层次

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技能包括批判性聆听、批判性言说、批判性阅读、批判性写作和批判性推理,其中,聆听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基础能力。 HURIER模型(Brownell,2006)将聆听过程分为:聆听、理解、记忆、解释、评价和回应,六个组成部分。该模型将聆听描述为一个动态过程,即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不断变化的合作。

聆听 听觉是声音的物理接收。当你聆听时,你会有选择性地接收和注意声音和其他感官的刺激。有时,你会有意识地决定去听(或不听)别人说的话。然而当你接收到太多信息而无法以有意义的方式解释时,选择性地倾听有助于你从每天收到的所有信息中找出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理解 理解你所听到的。作为听众,有效的倾听需要你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演讲者身上,努力理解演讲者所传达的信息的意义;作为演讲者,要倾听并理解听众的提问与回答。

记忆 记忆可以让你思考和回忆听觉信息。要想回忆起你所听到和理解的东西,你的大脑必须先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即时记忆中,在记忆的这个阶段,你需要积极地参与并思考这些信息,以便将其保留在长期记忆中。

解释 当你在解释的时候,你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给你所听到的内容赋予意义。然而,解释性的倾听并不是一个完全个人化的过程,你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历帮助你解释信息。

评价评价是聆听过程中最高层次能力,需要批判性思维。为了提高评估的有效性,听众要关注演讲者的各个方面,包括手势、动作、声音质量、眼神交流和面部表情。此外,听众还要考虑演讲的环境和演讲者使用的辅助工具。

回应 作为聆听的最后一项能力,适当的言语和非言语反应表明你参与了演讲。微笑、眼神交流、点头表示同意,以及其他非言语暗示都表明你在倾听,你还可以在演讲结束后参与交流互动。

作为聆听者,你的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着上述每一个组成部分。你经常把你的想象力、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别人说的话上。发言者的语言、语调和肢体动作也会应吸纳你如何加工自己所听到的内容。

例如,当别人谈论他们的童年经历时,你往往会把他们所说的与你成长过程中的经历联系起来。

3.2 倾听的类型

听的原因不同,听的方式也不同。在移情倾听中,你想知道发言者所传达的感受和情绪。例如,当一位演讲者在致悼词时,你怀着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倾听着信息中的情感成分。在欣赏性倾听中,你倾听是为了享受,例如听一个相声或脱口秀。当你听内容的时候,你收集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在发言者的主要观点上,就像在听讲师讲课。最后,批判性倾听要求你评估发言者的可信度,并给出判断的依据。

大多数公共演讲场合都需要批判性倾听。例如,当你听一个劝说型演讲时,你可以试着找出促使演讲者选择该主题的感觉。当你回忆起类似的情景时,你也可能会对一个幽默的故事发笑。一旦你带着同情、欣赏和对内容的理解去倾听,你就做好建设性反馈的准备了。

3.3 有效的倾听

研究表明,听众在听完演讲后,可以立即回忆起的人内容只有50%。以下策略有助于提高你的倾听技巧,从而更好地对演讲内容做出评价。

设立目标 不同的公共演讲情境需要不同类型的倾听,设定与特定情境相对应的目标可以提高你的倾听能力。例如,饭后演讲通常是为了娱乐,所以听众的目标可能是简单地欣赏演讲;当演讲者在婚宴上向新婚夫妇敬酒时,听众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与该场合相关的感受上。然而,在大多数课堂演讲的情况下,听众的最终目标是批评演讲,作为你公共演讲课上的听众,倾听讲话者的情绪(移情倾听),欣赏讲话者的幽默感(欣赏倾听),并识别讲话者的诸多想法(内容聆听),记住你聆听的最终目标是作出评价。

杜绝分心 人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大约是说话人讲话速度的三倍,这使得听众有时间被内部和外部的噪音分散注意力。正如在第一章中所讨论的,当某些东西干扰了你对信息的理解时,就会产生噪音。内部噪音包括思想、情绪和身体感觉。想想你昨晚看的那部电影,或者注意到不吃早餐引起的饥饿感,都会让你无法把全部注意力转移到演讲者身上。外部噪音包括环境中干扰聆听外部声音的条件,狭窄的座位、不舒适的室温等,这些都会降低你的聆听水平。然而,通过杜绝分心,听众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演讲者所说的话上。

避免焦虑 正如演讲者在演讲时经历焦虑一样,听众有时也会变得焦虑。倾听焦虑源于对误解的恐惧,不完全的理解,不正确的回忆,或者对你可能听到的信息没有心理准备。例如,当学生知道他们要听一个关于考试的冗长的演讲时,常常感到焦虑。通过关注演讲者本身,清楚脑海中无关的想法,保持积极的态度来管理倾听焦虑。

勿妄下定论 有道德的听众首先倾听内容,保持同理心,然后评价发言者的信息。诸如公立学校性教育、死刑、福利政策和核能等有争议的话题会立即引发情绪反应。认识到这些回答,然后仔细聆听发言者的想法,即使它们与你自己的想法不符。此外,避免根据性别、种族背景、疾病或其他人口统计特征来判断说话人,而应专注于发言者提供的信息。

聚焦重点 在内容式倾听和批判性倾听中,把重点放在演讲者身上尤为重要。要评估演讲者所说的话,你首先需要了解演讲的主要观点。演讲者经常通过在开场白中陈述和在结论中回顾来提醒大家注意他们的要点。

善用笔记 听演讲时记下有效的笔记有助于你回忆发言者所说的话和准备好的问题,你的笔记不需要太多——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了。这里有一个促进有效听力的系统:把一张纸分成三列。在第一栏标上“要点”,第二栏“我的回答”,第三栏标上“我的问题”。当你听演讲的时候,把你的笔记写在适当的栏目里。

调动全部感官 为了提高你的倾听能力,请调动你所有的感官。注意发言者是如何说话的以及他们在说什么。当你倾听发言者的要点时,观察非语言的暗示,如手势和语调。你的感官会给你提示发言者对这个话题的感受。

有价值的提问 有道德的听众会问一些问题,帮助演讲者阐述或深化所提出的主要观点。即使你不同意演讲者的观点,也要把提问的焦点放在获取更多的信息上,而不是表达你的观点上。每个问题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总体而言,好问题一般有这样的特征:

·开放式问题 以“如何”、“为什么”、“什么”等开始。例如,问“你认为垃圾分类会对当地居民产生怎样的影响?”,而不是“垃圾分类会影响当地居民吗?”

·开门见山 直接问问题,避免冗长乏味的前言。例如,问“你认为人才落户政策在近三年会产生什么影响?”

·紧扣主题 如果你认为演讲者的论点有弱点,那就提问,但要确保它与演讲者的信息有关。例如,问“你讨论了与学校的新评估计划相关的一些弊端,教师和管理者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了什么?”与之相比,“我知道这与你所说的并不相关,但我想知道你对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的数量有什么看法?”

·友好互动 用友好、积极的态度进行提问可以促进沟通,相反,使用贬义性语言和故意歪曲发言者的信息会产生一种防御性的交流气氛。

作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提问可以鼓励发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比较这些问题:

1.“你提到了一些关于雾霾治理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是什么?”

2.“你提到的关于雾霾治理的统计数据肯定是错的,你用的是什么资源?我想查一下。”

在第一个问题中,听众恭敬地询问信息,给演讲者一个更准确地陈述信息来源的机会。在第二个问题中,听众攻击演讲者,演讲者则会感到被迫作出防御反应。对话消失了,一场关于谁“对”谁“错”的战争接踵而至。

有了好的问题,听众就可以继续演讲者开始的对话,在演讲中专心倾听,提出好的问题,促进思想的自由交流,这是一个有道德的听众的特点。

个案分析资料

2019年6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朗读者》节目制作人董卿,在厦门大学发表演讲——感谢所有用命写字的人,把光留给世界。

大家好!很久没有来厦门了,所以站在这里觉得很亲切。我出生在上海,但是来到厦门,我自然也就成了一个北方人。(笑)我记得俄罗斯作家赫尔岑曾说过:“人一到了南方,他就觉得自己的年纪变轻了。想哭,想笑,想唱歌,想跳跃。”来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变得年轻了。

今天站在这里,真正让我心中有感慨的是,一百年前,1919年的6月26日,我的同乡、上海人、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刚刚来到厦门,还没有安顿下来,就被陈嘉庚先生兴冲冲地邀请到演武场来参观厦大校址,站在那儿兴奋地畅想未来:“三年之后”“山坡上下,楼宇巍峨,弦歌之声,与海潮相答……”刚刚听着鼓浪文学社几代新老社员在那里讲述、朗读,我感慨万千。读书之声与海潮相答,一百年了,陈嘉庚先生对教育的热诚和奉献在这片土地上没有被辜负,所以请允许我郑重地向各位问候,厦门大学的老师们、同学们,厦门热爱朗读的观众们、读者们大家好!我是董卿,我们终于见面了!

我今天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两年走过的一些心路历程。

《朗读者》节目成功之后,很多人会问我一个问题:董卿,你怎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个节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总是很难用三言两语就把它回答好,所以我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和陈嘉庚先生几乎是同时代的人——英国的乔治·马洛里,他曾经就读于剑桥大学,也是英国著名公学查特豪斯的书院长、英国皇家地理学院的成员。他有着非常俊朗的外表,除去外在之外,还有一颗热爱探险的心。他在1920年、1922年、1924年三次攀登珠穆朗玛峰,非常不幸的是,1924年他在第三次登珠峰的时候遇难了。整整75年以后,人们在珠峰北坡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发现了他的遗体。至于他在遇难前是否有登顶,这成为登山界的一个谜,很多人愿意相信他登顶了,因为这不仅改变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而且似乎也为他短暂的只有38年的生命画上一个感叹号。其实在我看来,攀登珠峰对乔治·马洛里来说不止是一个结果,更多是尊崇内心的选择。在之前有美国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热衷于登珠峰的时候,他简短地回答了一句: Because it?s there,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我突然想,我可不可以借用他的回答——为什么要做《朗读者》?因为文章在那里。

中国古代的先贤早就对文学的本体有过阐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它的意思就是说人文来自于天文地文,圣人之所以伟大,就是秉承天地自然之道,以文施行教化。在刘勰之前,曹丕说“文章经国之大业”;在刘勰之后,杜甫说“文章千古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些重要的文字被忽略了,被遗忘了,被淡漠了,甚至被丢弃了,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科技的发展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电视在西方发达国家民众的生活里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就有一个社会学家说,电视让人们变成了遗忘症患者,我们只对二十四小时内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我们对过去几百年、几千年的事情知之甚少。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入木三分,不仅仅是电视,还有我们的电脑、手机,的确把阅读经典的时间大大地压缩了,而且这样的改变也影响了电视节目内容、视频内容的生产。

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大学生,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000年到2015年是各位的童年、少年、青春成长的阶段,你们印象深刻的节目有哪些呢?《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我不是说这些节目不好,我也很喜欢这其中的一些节目。我爸爸,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到今天依然是《非诚勿扰》忠实的观众,每到周末一定守在电视机前看《非诚勿扰》。我后来跟他开玩笑:你这种忠实的守护在我们业内分析来看,就叫补偿性收看心理。他的初恋就是我妈,大学认识的,结婚妻子也是我妈,从二十多岁一直到七十多岁,面对的唯一的女性,都是我妈。哪像现在一个男生对面可以站二十四个女生,相互沟通,充分了解,多么新奇。(笑)不过后来我采访孟非的时候,他也说,其实选择越多意味着失败就越多,未必现在的婚姻就比那个时候的婚姻更幸福。

我们回溯这么长的时间,你会发现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文化类的节目可以产生广泛的影响,这是一种缺失,所以2016年2月19日,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央电视台调研的时候说,中央电视台每天要面对数亿的观众,一定要多做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这句话对所有一线的电视工作者来说是鼓励、鞭策,也是一种警醒,《朗读者》就是在那个春天酝酿,经过整整一年的跋涉,到2017年2月和大家见面了,一经播出一下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一夜暴红的命运就说明了这一类节目的长期匮乏。我们只是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就是敢于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回归到丰富、深刻的文字世界里。每一次有这样的机会和你们面对面,我都心怀感激,有这样的相聚并不容易,我们可以谈谈文学、读读文章,是一种非常好的享受,这就像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我们可以彼此照亮、彼此鼓励,所以谢谢大家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来到这里,谢谢你们!

这两年来最感谢的人,是一位又一位走进我们的演播室,坐在我对面的那些朗读者。大家刚刚在短片里看到有超过130位朗读者,这里面既有薛其坤、潘建伟这样的科学家,一位是清华的副校长,一位是中科大的副校长;也有像贾平凹、贾樟柯这样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有像黄永玉这样弥足珍贵的大家,他们的到来让我们再次读懂了什么是大写的“人”——人的品格、精神、志向、灵魂,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

今天我站在厦门,我自然会联想到在节目中出现过的和福建、厦门有关的面孔,比如说余光中先生,他二十一岁在厦门大学就读,在这里发表了人生第一首诗,而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段电视影像,也留给了我们《朗读者》。我们可以一起看看。

这是2017年5月2日,我们到台湾去他家拍摄,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七个月以后他将会离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当时我听到他读这首民歌,“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可以歌唱”,我热泪盈眶。这首诗就像那一句妇孺皆知的“后来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一样,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对母亲、故乡、民族最深刻的眷恋和爱。我做这个节目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感恩,感谢这些所有用命写字的人,把光留给了世界,照亮了我们。

还有一个嘉宾是吴孟超先生,他是福建闽清县人,老先生是我们国家最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他一生给一万六千多名的肝癌患者开过刀,有多少人因为他的这双手逃离了鬼门关。我们国家曾经是肝癌的高发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时候医疗水平差,肝癌五年存活率不到14%,后来在吴孟超先生和同行、几代学生的努力下,探索、创新出一些新的手术疗法,肝癌术后五年存活率可以达到71%,非常了不起。

他在节目中提到了一件往事:在他八十六岁时,吴老遇到了一个病人叫甜甜,她是湖北人,肝脏患了海绵状血管瘤,有好几斤,没有一个医院,没有一个医生愿意收留她,因为风险太大了。后来女孩的母亲听说上海有一位吴孟超先生,如果他能够答应给孩子看病,说不定孩子还有救,妈妈就带着孩子到了上海。很快吴老就安排甜甜住院手术,当时跟了吴老三十年的护士长就跟他说,这样的病人也收吗?有多大的风险呢?一旦手术失败了,这会影响到你的名誉,属于晚节不保。吴老是特别温和的老先生,但那次他非常严肃地说,我吴孟超的名誉和一个人的命比,哪个更重要?

我当时听了醍醐灌顶。因为我个人在做第二季《朗读者》的时候,内心是有不少包袱的,因为第一季那么成功,很多人给予你赞美,你自己也会觉得真好,到了第二季的时候就会想,我还能获得这么多的鲜花和掌声吗?你会变得很焦虑、恐惧,听到这番话之后,我就幡然醒悟。

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耄耋老人,还可以淡然地看待名利,那我们呢?对于我们来说,记录时代人物,发掘文学宝藏,为观众构建一个能汲取一些养分和力量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去做就可以了。后来很巧,第一季节目开播的时候正好是节气“雨水”,第二季节目开播的时候又是一个节气“谷雨”,有人就说,你们是不是挑日子?不是,真是撞上。很多时候,做人做事都和农民差不多,你只需要踏踏实实,收成的事情就交给大地吧,这是《朗读者》这些嘉宾给我的感受。

刚刚陈伟鸿和台上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也说到,厦门真的是一个文人荟萃的地方,冰心、林语堂都在这里生活过,就算没有来过厦门也会知道那就是鲁迅笔下“永是这样的山,这样的海”“树和花草,也永是这样开着,绿着”的地方;是巴金心中永不忘怀的“南国的梦”;是郭小川所说的“这不过是祖国的一地,却凝聚了祖国的多少豪气”。在《朗读者》节目中,我们不止一次朗读过汪国真先生、舒婷女士的作品,我记得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专家顾问程不时先生,他当时朗读的就是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个九十岁的老人一辈子命运多舛,最后当他认认真真地读“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的时候,全场为之动容。

《朗读者》两季了,今天之所以和大家见面,是因为节目又一次回归到了图书,影像又一次回归到了文字,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它也会变成一个更加隽永、安静、私密的空间,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找到属于你的光。就像伏尔泰曾经说:“文学就像炉中火,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来火种,然后点亮自己,再去温暖他人。”

再次谢谢厦门的读者!谢谢大家!

分析和讨论的问题

1.董卿在演讲开始的时候,如果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你觉得如何?

2.董卿是如何与听众建立联系,引起共鸣的?就某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3.董卿是如何阐述自己做《朗读者》的原因的?你觉得她使用了怎样的技巧,效果如何?

4.如果你是听众,你会问董卿什么问题呢?

5.如果你给董卿提出改进建议,你会怎么说?

本章小结

演讲伦理是有效准备和发布公共演讲的基础,“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演讲者和听众都必须恪守伦理道德。

演讲者可以从对话伦理出发,努力建立一个支持性的交流环境,仔细研究主题,使用可靠信源,避免剽窃,精准引用,提升可信度。在演讲过程中,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多元文化,避免种族中心主义,拒绝性别歧视,以听众为中心,吸引听众积极参与。

倾听与演讲同样重要,符合伦理道德的听众往往会给予演讲者全神贯注的关注,尊重不同的观点,并使用不同的策略提高倾听技巧,从而更好地对演讲内容做出评价。

有效的倾听有助于帮助演讲者与听众互为补充,共同建立舒适的互动关系,相得益彰,进而提升公共演讲的体验和感受。

反思和讨论的问题

1.为什么伦理道德对公共演讲者来说很重要?

2.如果你是一名演讲者,面对听众的质疑,你会怎么做?

3.如果你是一名听众,当你发现演讲者出现明显错误,你会如何指出? pHJzMygn+0q0udPS2jr4bOFBBRO2wdnyf9V3knoA4HB5XrVYQc/xIagtkYmBMG6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