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建设数字政府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和网络社会的崛起,给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显著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数字政府是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政府变革回应,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数字政府治理体系已成为政府改革的主旋律之一。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着力提升全省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数字政府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推进信息化、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同时,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任务相结合,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前所未有。

数字中国是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把“数字中国”建设和发展信息经济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细化了“数字中国”的建设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支撑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总的来说,自2012年以来,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和行动的实施,“数字中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为缩小数字鸿沟,释放数字红利,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支撑。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一大趋势。“数字政府”是对传统政务信息化模式的改革,包括对政务信息化管理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的重塑,通过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全面提升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履职能力,能够推进以公众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提高管理效率,改善服务体验,促进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价值。因此,数字政府不仅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现阶段大数据发展背景下政府转型升级的自觉之路。

国内外纷纷发布数字政府相关战略。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电子政务发展指数靠前的国家均发布了数字政府相关战略。美国数字政府战略以随时随地提供便捷服务与释放数据能量促进创新发展为目的,英国以“默认数字化”为核心,新加坡以走向协作型政府为目标等,这些都与各国不同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和实际需求有关。党的十九大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数字中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引领和支撑,部分省份已出台了数字政府规划或相关政策规定,如广东发布三年规划《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浙江发布《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总体方案》,湖北发布《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湖北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等。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与数字政府建设

当前,全球网上政务服务发展阶段已由以政府网站提供信息服务的单向服务阶段开始迈向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整合集成,提供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的整体政府阶段。据统计,联合国成员国中具有统一数字身份的国家接近100个,实现一体化在线服务的国家超过80个。

我国适时提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创新政府治理和优化政务服务的新方式、新渠道、新载体,也是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成效的领域。2016年,“互联网+政务服务”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层面先后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国务院也先后两次推行国务院部门及地方试点方案。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下,地方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成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亮点和建设“数字政府”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等要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以“不见面审批(服务)”为指引,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率先建设江苏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能力持续加强。2016年8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就“互联网+政务服务”作出批示,要求“整合资源、统筹建设,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要抓紧推进”。2017年4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年6月,江苏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江苏政务服务网的建设实现全省统一的技术方案和业务规范、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门户等八个方面的统一,是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基础性平台和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总枢纽和总入口。

二是创新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整体型数字政府。全面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前期参与起草文件,制定国家平台政务服务门户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等标准规范等,目前已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库、政务服务门户及移动端等八方面重点对接任务,示范开设江苏政务服务旗舰店等。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在江苏政务服务网上统一管理、分层分级维护、统一发布“三级四同”标准化的全省权力清单和规范化的办事指南,实现清单更新动态化,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支撑一体化。实现电子政务外网支撑,完成身份认证体系建设,加快电子印章系统建设,推进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加强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推进综合保障一体化。健全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加强网络和安全保障,完善平台运维服务机制,强化咨询投诉“一号答”,加强政务服务评估评价。

三是深化移动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办”成为新趋势。2018年6月28日,江苏政务服务App4.0成功上线,全国首家发布支付宝小程序,同步上线微信小程序,升级发布微信服务号,以此四大核心产品集中上线为标识,建立了较完善的江苏政务服务平台生态体系。以公安、医疗、人社、教育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适时推出中高考成绩查询、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提取、购房证明、不动产登记在线预约、婚姻登记预约、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市内户口迁移等热门应用,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三)政务数据共享与数字政府

在数字政府环境下,政务数据的流通与共享,能够有效促进政务服务的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打造政务服务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然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探索期“缺规划少标准”“重建设轻运维”“重硬件轻软件”“重宣传轻落实”等共性问题造成的“数据孤岛”“数据烟囱”等现象,导致数据利用不充分、数据共享不全面,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现状难以满足数字政府建设需求。

政务数据共享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已经提上国家政策与战略议程,面临重要的机遇与挑战。2015年9月,《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2016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2016年9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范了政务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2016年12月,《“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列入重点任务分工清单。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并全力推进,紧紧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遵循“立字当头、立破并举”的科学导向,实施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中心、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基础支撑能力和协同应用建设,整体有效推进整合共享工作。江苏省被国家列为9个试点省份之一,较好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主要任务,部分重点领域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有力地支撑了“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

一是强化组织部署,建立制度规范。成立省级层面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进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机制和合力。出台《江苏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规范,全面部署和落实全省整合共享工作的年度重点任务。

二是开展自查审计,实施清理整合。开展了政府部门政务信息系统自查和审计工作,实施省级30个重点部门驻点专项审计,摸清了数据资源底数,掌握了政务信息系统情况。以“审”“清”结合、消除“僵尸”信息系统为重点实施清理工作。以“数据共享、集约共建”实施信息系统整合工作。

三是对接数据供需,推进共享归集。已完成江苏省省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017版)编制工作,上报国家共享网站目录数位居全国前列,按照数据需求开展分期分批数据共享对接,建立健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持续推进共享和归集工作。2019年9月,为全面摸清本轮机构改革后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底数,开展江苏省省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019版)编制暨政务信息资源普查工作。

四是构建共享大平台,推进大数据融通。搭建江苏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试点省市中率先与国家平台对接联通。着力全面建成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的共享交换体系。截至2019年9月,56家省级部门和13个设区市已实现接入,累计调用超过2977万次。

五是开展“群众办事百项堵点问题疏解行动”,促进“放管服”改革协同应用。通过跨层级、跨地域、不同部门之间数据协同共享,江苏省前五批群众办事堵点100项问题全部解决,位居全国前列。一些重点示范应用服务内容和范围得到深化拓展。

为进一步解决好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所面临的问题,江苏谋划抓住技术支撑条件,发挥制度优势与政策红利,通过“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对数据背后的权力和利益进行调整,统筹全省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管理中心一体化建设与管理,深化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在执行层面,以标准化为切入点,逐步应用并完善云端共享平台,逐步融合机制与技术的创新,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政务服务数据的共享,促进政务服务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BxmBgKA+8u0Poc+QHk6qqx+PwxXgsWENHG+/9v+aYXbjDS0wD+O4DRpqJIi33RN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