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江苏公安建设“微警务”集群,打造便民服务“掌上公安”

一、总体介绍

为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更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大群众对警务服务的新期待,2016年4月,江苏省公安厅在先期开展试点、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全国公安机关创新推出“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服务新模式,省公安厅、13个设区市公安局、134个县级公安机关“微警务”平台全部上线运行,打造了全国首个省级全面覆盖、上下一体、界面统一、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1+13+N”的江苏公安“微警务”集群,统一上线户政、交管、出入境、消防等5类68项高频次服务事项,最大限度地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二、主要做法

(一)在目标任务上,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全覆盖”上有突破。通过建设,把“微警务”由部分警种覆盖到绝大多数警种;坚持“能上尽上”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各类服务项目纳入进来、上线运行,努力实现主要业务警种部门和办事项目“一网打尽”。二是在“全网办”上有突破。依托省厅“中控平台”、各市局“用户中心”,实现用户身份实名认证,打通全流程办理的关键节点,实现用户“一端认证、多端多业务”通用。三是在“全流程”上有突破。对内,整合警种数据资源与业务应用系统;对外,主动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商,争取支持与配合,有效解决内外部数据壁垒、行政缴费在线支付、跨市业务办理等难题,努力使更多的“微警务”服务项目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

(二)在项目开发上,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省厅必建项目与各地创新项目相结合。在完成必建项目的基础上,立足各地实际,探索推出能够体现本地特色、具有借鉴价值的创新项目。二是公安“给什么”与群众“要什么”相结合。遵循“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开发什么项目”的原则,将群众需求量多、业务办理频次高的项目进行优先开发、重点建设,确保推出的项目有用、管用、实用、好用。三是方便群众使用与便于民警操作相结合。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关注、使用的界面,做到办事流程简单便捷;从“方便民警”的角度出发,科学设计后台流程,优化内部流转环节,努力做到对外便于群众使用,对内便于民警操作。四是做到宣传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在做好服务项目的同时,要切实改进和提高“微警务”信息推送的质量,适应现代人“轻、浅、快”的阅读习惯,让群众对推送的信息愿意看、盼着看。

(三)强化数据共享,打造全省一体化的“掌上公安”

以江苏公安“微警务”集群为依托,建设成体系、全覆盖、高效率的“掌上公安”。第一,全省一体化规划建设。按照省公安厅统一规划、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分级建设,省公安厅通过建立“中控平台”打通对接通道,实现整体关联集成的建设路径,形成了全省一体化运作的整体平台集群,用户一点注册登录、身份全网通认、数据全网共享、请求全网响应。第二,强化数据共享。对内,和公安大数据中心、专业系统打通;对外,积极协调住建、人社、教育、卫健委、金融、保险等多个部门提供数据验证服务,保障跨部门服务项目的全程在线办理。第三,强化新技术应用。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可视化电子证件、人脸识别、热力地图等新技术运用到“微警务”建设,努力使“微警务”技术不仅领先于当前,也能随着科技发展进步,不断更新升级;同时依托最新的数据加密和内外网安全交换技术,在公安内网运行数据,只向用户推送结果信息,保证用户个人信息、警务数据安全。

三、取得的成效

江苏公安“微警务”平台获得全国公安、政务领域多个奖项,并在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审批(服务)的一个载体、联系群众的一座桥梁、“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的一张崭新名片。目前,江苏“微警务”集群统一上线户政、交管、出入境、监管等5类68项高频次服务事项,关注量达3100万,累计服务群众1亿人次。

(一)惠民、利企。遵循“群众需要什么服务,就开发什么功能”的原则,推出了一大批群众需求量大、办事频次高的项目。全流程项目实现“不见面、不跑腿”,共有27个,占39.7%。预受理项目实现“少排队、少跑腿”,共有30个,占44.1%。查询项目实现“早提醒、早知道、早准备”。此外,“微警务”还推出户口办理审批结果查询、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驾驶证记分查询、出入境办证进度、网点查询以及交通实时路况查询等查询服务,免去了群众“跑”和“问”的烦恼,给群众工作、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二)惠警、便警。江苏公安“微警务”集群整合了警务资源,减轻了基层民警负担。以“自助移车”为例,2017年,全省接报移车警情404万件,占总接报警数量的23%。“微警务”上线以来,自助移车请求服务已达120多万次,成功率超过90%,110移车警情环比下降21.4%,极大地分担了“110”报警台的压力;“交通违法曝光处理”和“出入境预约查询”功能上线后,办理机动车违法曝光80万起、出入境业务15万起,群众到窗口(现场)排队分别减少了30%和20%,极大地缓解了窗口民警的压力。

(三)促进内外监督。“微警务”服务项目从受理、办理到反馈都在网上运行,群众的外部监督、公安的内部监管公开透明,减少了“人情”干扰,遏制了权力“寻租”空间,也强化了民警的自律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有效促进了公安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提升了公安机关形象。

(江苏省公安厅) RgESXg5hBDIk0NO4kuIDH6yMKMAN8WyCUnVesnar7CHx280r4i9YVr6kVvBObN+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