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面审批”改革实践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数据共享问题,政务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不见面审批”改革深化的突出瓶颈。形成信息孤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门条块分割、碎片化的管理体制,导致各部门自建系统林立;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明显;对数据共享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一些部门将自己采集的数据视为私有财产,不愿分享;缺少统一的数据标准,各部门各自开发的数据系统标准、编码规则差异成为共享的一大障碍。
江苏以尽快实现“数据通、业务通、应用通”为目标,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数据共享。一要深化“清理”“整合”工作,形成“大系统”。各地各有关部门继续推动“僵尸”系统的清理,继续推动分散隔离的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除有特殊保密要求的部门外,原则上不再批准单个部门建设信息系统。二要加快建设全省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形成“大平台”。2018年7月省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线运行,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初步构建了国家、省、市三级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已具备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的基础支撑能力。持续推进整合后的“大系统”接入省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形成全省一体化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三要加快推进省内政务信息资源归集共享,形成“大数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数据意识,主动采集各类政务数据,建立政务数据库,构建全省集中统一、动态更新、共享校核、权威发布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全力配合按照目录归集、共享、挂接数据等相关工作,特别要推进是“一网通办”“信息共享责任清单”等重点工作所需数据的归集共享,加快形成政务“大数据”。四要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力度,形成“大应用”。各级各部门认真梳理业务、提出数据需求,利用好数据共享交换体系,解决跨地区、跨层级群众办事堵点问题。通过建设全省一体化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网站和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实现数据的统一共享开放,不断扩大数据共享应用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