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模式创新:“线上线下(O2O)”深度融合

当前,政务服务平台已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线下”政务服务历来基础良好,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后一公里”的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在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推进实体大厅建设过程中发现,材料重复递交,办事人多跑腿,跨地区、跨层级办理等问题还无法解决,迫切需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此,2016年7月,省政务办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江苏政务服务网的意见建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快推进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省政府成立了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推进协调小组,统筹推进建设工作。

(一)明确“一网一门一端一号一码”工作目标

按照“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的要求,江苏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省、市、县三级统一的江苏政务服务网,旨在打通各级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推进部门协同办理,大力精减办事申请材料,减少企业和群众跑动次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水平。同时,争创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省份,用1—2年时间,建成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端一号一码”,打造纵横全覆盖、事项全口径、内容全方位、服务全渠道、用户全参与、资源全共享、各级全衔接、跨区全支持、过程全监控、考评全实时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协同化,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提升一网。升级改造江苏政务服务网,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面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信用监管、绩效评价、公共资源交易等服务功能。

优化一门。整合优化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对接江苏政务服务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精简优化办事流程,强化业务协同办理,逐步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建设一端。建设江苏政务服务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对接江苏政务服务网,面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同项、数据同源的移动化服务。

整合一号。建设江苏12345在线服务平台,整合省各职能部门单位、各市县政务服务热线资源,力争实现全省一个号码对外,统一提供咨询、办理等服务。

使用一码。以居民身份证号作为自然人办事唯一标识,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法人办事唯一标识,构建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建设电子证照库,避免重复递交材料。

(二)建立“八统一”技术支撑体系

江苏政务服务网在总结各地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对实名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规范,建立了“八统一”的技术支撑体系。

统一的技术方案和业务规范。江苏作为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省份,在多评合一、多图联审、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基础上,结合江苏实际,制定了行政权力事项数据接口规范、办件信息库数据交换规范、法人信息库接口规范、电子证照库数据交换规范、物流信息接口规范、用户中心接口规范、旗舰店建设规范、应用服务接入标准等,实现全省统一的建设标准。

统一的政务服务门户。按照统一标识、统一栏目设置、统一搜索服务、统一咨询评议、统一身份认证的要求,建成江苏政务服务总门户,并与省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在加强“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省级部门和各地根据自身职能和地区特色,利用统一平台建设部门行业旗舰店和地方综合旗舰店,向群众和企业提供快捷、贴心且具有行业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服务,既统一又开放,既有标准化又有个性化。

统一的江苏政务服务客户端。以江苏政务服务App4.0、支付宝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和微信服务号为核心,打造指尖上的政务大厅。广泛应用场景式办事导航体系、智能检索、智能标签、电子地图、搜索优化等智能化互联网技术,提升网上办事服务的便捷度和使用率。各级、各部门将已建成的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应用整合或迁移至江苏政务服务客户端。

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综合运用身份证实名认证、社会保障卡认证、手机验证、第三方支付认证、企业数字证书验证、社会信用代码验证等技术手段,实现自然人和法人统一身份信息在线校验核对,逐步做到全省网上政务服务“一次认证、全网通行”,各地、各部门不再重复认证。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税务、民政等部门加快推进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按需向政务服务门户开放实时数据接口,完成全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实名认证”体系建设。

统一的公共支付平台。以开放便捷安全为原则,建设覆盖全省的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出台《非税收入电子缴款管理办法》,统一涉费收缴渠道,提供线上开票、线上缴款、电子对账、打包统付、电子钱包等功能。已对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银行及支付宝、银联、财付通(微信)。

统一的电子证照批文管理系统。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以公民身份号码和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构建省市两级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一次提交、多方利用”,满足政府部门审批过程中的证照审核、材料鉴别需要,提升网上申报便捷度。

统一的快递服务渠道。建立全省统一的快递物流平台,提供全省政务服务申请快递揽收和办理结果快递送达服务。江苏邮政EMS快递服务已进驻全省121个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

统一的企业和个人用户中心。依托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以居民身份证号码和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搭建用户空间,集合自然人、法人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政务服务信息,方便用户统一管理、调取、查询和使用,创新政务服务形式,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网的用户体验

建设江苏政务服务网,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深刺激、强刺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实现了权力清单标准化、规范化、动态化,促进了风正气清的政务服务生态形成。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推倒信息壁垒,联通信息孤岛,推进部门协同办理,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努力实现群众和企业“不推一扇门,不见一个人,办成所有事”,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开设旗舰店,打造“政务天猫”“政务京东”。“综合服务旗舰店”是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的重要创新,各地各部门纷纷拆掉“篱笆”、打通“围墙”,建起各具特色的“旗舰店”。“旗舰店”犹如一个应有尽有的政务服务“大超市”,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专业专属服务。目前,江苏政务服务网旗舰店有185个,基本覆盖了大部分省级部门、13个设区市和绝大部分县(市、区),实现了应上尽上。对于提供的政务服务质量如何、服务效率高不高、办事进度怎样等问题,老百姓可以像对待其他商业网店一样轻点鼠标进行跟踪和评价。江苏在全国率先探索“好差评”制度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二是加大宣传推广,切实提高老百姓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依托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场所,以多种形式面向广大服务对象宣传推广江苏政务服务网,在相关服务项目的通知书、告知单、短信通知上,增加江苏政务服务网的办理、查询网址和二维码等内容。在部门网站、微信、微博等在线渠道,开展经常性的推广宣传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宣传政务服务网的服务功能、应用成效、典型做法。

三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数据分析。通过有效整合政务服务网上的权力清单、办事指南、群众与企业“数据脚印”、审批部门行为数据、电子证照库等资源,形成为群众服务的大数据资源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跨领域、跨渠道的综合分析,了解政务服务需求,丰富服务内容,做好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为更好地推进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江苏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省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事项。政务服务网建设也被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分值权重。同时,建立了江苏政务服务网首席信息主管(CIO)制度,各级政务服务部门设置首席信息主管,作为本地区、本系统、本部门的网上“店小二”代表——“店长”,抓好任务落实。 iKxx0oJVd6PBXvSWD4bTQQvt/laGxI1B8o/GSseFpyUEpOONraP3K/PuOjymO6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