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在我国沿海地区,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海内外人文交流,挖掘历史资源,推动当代文化传播,探寻中外民心相通的道路。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沿海历史上分布着许多重要港口,包括合浦、广州、泉州、福州等。港口城市是留存至今的丰富文化遗产,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现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有了近15个邮轮港口,东盟十国也多是沿海国家,非常适合做新的邮轮旅游目的地。
邮轮旅游是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国际载体,能促进亚洲各国教育、培训等服务业的合作。2011年11月23日,由上海市培训中心、亚洲邮轮协会和英国海贸国际邮轮学院三家单位共同组建成立的上海国际邮轮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启用,此基地主要是聚集上海邮轮人才培训、交流、政策等各方资源,为上海邮轮及水上旅游相关行业构建、打造开放式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邮轮及水上旅游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目前,培训基地已覆盖邮轮公司、邮轮码头和客运中心、相关国际旅行社、旅游院校等企事业单位 [1] 。而如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出,不仅在经贸方面提供了合作的平台,更加开通了亚洲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教育的道路。作为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首批项目之一的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学院,紧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大好机会,在2014年开始进行建设,预计2021年全面建成。该学院面向东盟,专门进行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开展海洋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建成之后必将成为海洋产业重点人才的输出基地。 “一带一路”倡议为港口高校开展海洋人才培养提供合作契机,联合办学合作、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等越发得到重视。
在全球造船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唯有邮轮建造业欣欣向荣,船厂邮轮建造订单应接不暇。我国的造船能力已经跃居世界大国之列,已全面进军邮轮设计和建造等上游产业链。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豪华游轮预计2025年左右在上海下水。嘉年华集团联手中船集团和中投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积极推动组建中国本土品牌邮轮船队,并计划建造6艘豪华邮轮。
由于邮轮制造对资金、技术和装修水平要求都非常高,目前世界邮轮制造业基本被德国、意大利、芬兰和法国垄断。在制造业强大的日本,也未制造出一艘现代豪华邮轮。“一带一路”提供给亚洲国家相互帮扶、合作的契机,若能借鉴欧洲的先进技术,强强联手,势必在邮轮制造业上更快取得新突破。
此外,借着“一带一路”的契机,亚洲原本单一的邮轮旅游产品出现了新生机。中国邮轮旅游经过高速发展的10年,已经面临航线和产品单一的问题。东南亚地区是很好的新的邮轮旅游目的地,东盟各国也都对旅游合作有很高的积极性。上海、新加坡等纷纷组建各种联盟和协会。中国香港地区旅游发展局已经与中国内地一些省市,特别是泛珠三角区域,以及澳门地区,合作推广“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现时在亚太区发展迅速的邮轮旅游业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香港一直积极推动区域合作,结合邻近港口的财政资源,组成了“亚洲邮轮联盟”,透过联合推广和共同参与邮轮业界的大型活动,发挥协同效应。同时,也在进一步推广至“一带一路”的其他港口,开拓特别的航线,带动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的发展。天津市旅游局也表示,希望津港联合打造“1+N”旅游产品,加强两地邮轮旅游合作,并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行销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