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子路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者不释棰策 也,操弓不反于檠 ,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学有 乎? 南山有竹,不揉 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 ,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助读

①棰(chuí)策:赶马的鞭杖。②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③揉:使木弯曲或变直的工艺。④犀革:坚固的皮革。犀,坚固。⑤栝(guā)而羽之,镞而砺之:在箭的尾端安上羽毛,在箭的头端用磨刀石磨尖。栝,箭的尾端。镞,箭的头端。

词卡点读

益 yì

字形似器皿中的水过多,溢流出来的示意图,由此产生水流出、漫出的意思,以此引申为增加、更、好处的意思。

1. 动词

增加。 有所广益(《出师表》)

2. 副词

更加。 香远益清(《爱莲说》)

3.名词

益处。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主旨品读

巧用所好,合理引导,这才叫因材施教。

思考练读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子路 孔子_______ (2)学岂 哉也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何学之有”是倒装句式,意思是“有什么可学的呢?”

B.本文通过对话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表现出孔子的教育艺术

C.子路借“南山有竹”进行类比说理,意在说明学习要通过实践

D.孔子能够说服子路,是因为告诉子路学习之后,对才能增长有益

4. 文中孔子的话语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赏读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用学问来增加天赋,难道还有人比得上你吗?”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赶马的鞭杖,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矫正弓弩的器具。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坚固的皮革,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禀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的尾端安上羽毛,在箭的头端用磨刀石磨尖,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v0NMgPCuxWK18AsSFh0gVn+Uwd2qge4zueCYFRuN2jnQ5grGYTbubVB/1/E8LPO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