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 ① ,自绝徼 ② 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 ③ ,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 ④ 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人 苟 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 ⑤ 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选自《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助读
①蓄:蓄养,收藏。②徼(jiào):边界,边境。③为园:建造园子。④芟(shān):割。⑤槁:干枯。
词卡点读
字形似人竖起耳朵听的样子,表示听话顺从的意思,引申为苟且、姑且等意思。
副词
①苟且。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②姑且,暂且。 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主旨品读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物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地区的人对相同的物也会有不同的观点,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思考练读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而所不能 致 者惟竹______________
(2)或芟而 去 焉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江南人对待竹的态度是________,京城人对待竹的态度是_________。从文中看,造成他们不同态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
4.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赏读
我曾经游览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收藏的东西,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的奇花异石没有买不到的,所不能得到的只有竹子。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把它当柴火。他们京城人建造园子也必定寻求购买海外的奇花异石,有人用千钱买一石,有人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花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而江南人甚至讥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