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于洋编撰的《瑞士多元文化建筑》,瞬间想起几年前于洋在米兰街头以及在洛桑劳力士学习中心率领我们一干人等看房子的情形。所到之处,身边都伴有于洋兴致盎然的声音。他会逐一介绍建筑的背景和他自己结识这栋建筑的机缘,然后针对要害问题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瑞士多元文化建筑》就是这么一本会说话的小册子。固然,任何建筑导游手册都有编撰者的声音,单作品遴选一项已经体现着编撰者个人的用意。不过,这类手册往往也就编多撰少,给足项目背景资料与地理信息,引述一些建筑史学家或是建筑师针对某个地区、某个时段、某种类型建筑的综述就罢手了。《瑞士多元文化建筑》的作者于洋不愿停在这一步,他几乎把小册子里每一个项目的评介都当成小论文写了一遍,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看来,他是把这本小册子当成自己七年瑞士生活的建筑学习心得来写的。他的那些思考,就呈现在那些看不见却听得到的声音里。
瑞士建筑的特质似乎无须多言。远观之,那里既有山峦谷地的乡村世界,也有以抽象著称的“瑞士盒子”。早在1914年,夏尔-爱德华·让纳雷(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在调查了瑞士各地民居状况之后,曾言瑞士民居的集体特点在于其中立的共存以及直面自然的态度。“瑞士人一直都在建筑作品身上戴上一个民族国家的徽章。这个徽章就是屋顶——石头、木瓦、面板、茅草、陶瓦或石板的屋顶。瑞士建筑的屋顶总是所有风格中最辽阔和夸张的——一顶瑞士帽。”这是他在“一战”前夕欧洲各地纷纷寻找建筑地域性与民族性时的话语;2001年,雅格·吕坎(Jacques Lucan)与马丁·斯坦曼(Martin Steinmann)在谈及“瑞士与现代建筑”时用了“形象之结构”“被造之物”“带有力度的场”这类词去描述瑞士当代建筑。而在这两段话语之间,绵延着近一个世纪的瑞士建筑具体发展状况。
现在,我们有了于洋的这本小册子,该书为21世纪甚至更久的瑞士当代建筑提供了一张可近观的案例地图。那就带着此书上路吧,有作者的评介陪伴,彼此可以随时交流,观点不一致没关系,走近他山,或许可以从瑞士回望自己的家乡建设。
城市笔记人
2017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