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如风,男女有别要记住

人之所以比其他生物更高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直立行走。毫不夸张地说,在人的一生中,谁也离不开行走。现代社会里,行走不仅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健身方式,更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日常修养。对行姿的要求虽未严格到“行如风”的地步,但至少要做到稳稳当当、大大方方。

同样,因为性别和生理特征不同,男性和女性在行走姿态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审美标准。

阳光男孩

男孩在走路时应表现出矫健稳重的阳刚之美,具体表现在:行走时姿势应昂首、闭口,表情自然放松,两眼平视前方,挺胸、收腹、直腰,上身不可随意扭动,以免给人重心不稳的感觉;两肩应保持平展,不随意摆动、摇晃,步态稳健;双脚交替迈出,基本上踩出一条直线,但不要特意走猫步。

温婉淑女

女孩的行走礼仪应以温婉为主,应表现出轻盈优美的娴雅之美和平静柔和的感觉。走路时应保持头部端正,轻抬但不宜抬得过高或低头;目光温和平静,直视前方;上身自然挺直,收腹;两手应该前后摆动,注意幅度不可太大;两腿尽量用力向上舒展伸直(这样能使自己的下肢显得修长、有挺拔感),穿裙子时最好走成一条直线。走路要稳重、步幅小,步态应该自如、匀称、轻柔。

有人要问了,我也想按照行走礼仪要求自己,但到底什么是步态啊?

作为青少年,有自我提高的要求和动力自然是好事,而且青少年走路时追求充满活力和朝气再正常不过。那么,要想彰显出自己充沛的活力、满满的阳光和朝气,就要在走路的时候掌握好自己的步态。步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步位,一个是步度。所谓步位,就是脚踏在地上以后应当落在的位置。我们走路时,两脚交替前行,踩出的脚印基本在一条线上,而不是两条平行线。如果踩两条线走路,脑补一下,那将是怎样尴尬的画面。步度,简而言之就是每一步的距离大小。一般的步度标准是,一脚踩出落地后,脚跟与未踩出的那只脚的脚尖距离恰好等于你的脚长。当然,这并非绝对正确,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否则就像本节后面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贻笑大方啦!

在欣赏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行走礼仪的一些基本规则。掌握了它们,你将成为一个优雅、端庄、人见人赞的孩子。

两人并行的时候,右者为尊;两人前后行的时候,前者为尊;三人并行,中者为尊,右边次之,左边更次之;三人前后行的时候,前者就是最为尊贵的。如果道路狭窄又有他人迎面走来,则应该退至道边,请对方先走。路过居民住房时,不可东张西望、窥视私宅。

街道行走礼仪

行走路线要固定

一个人独步街头,行走的路线应尽量成为直线。如果不是寻找失物,就不要在行进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遵守行走规则

步行要走人行道,行人靠右,并且让出盲道。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切忌图快捷翻越绿化带、隔离栏,过马路时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行走也要有风度

在街上行走的时候,如有年龄比自己小或者女性,则自己应该主动走在靠近街心的一边,让对方靠自己的右侧行走。如有随带物品,最好提在右手上。

约束不良行为

行走时不要吃食物。在路上不要久驻攀谈或是围观看热闹,更不能成群结队地在街上喧哗打闹。

上下台阶的礼仪

行走讲究次序

上下台阶,应注意一步一阶,不可并排而行挡住后面的人;上楼梯时,应让尊者或女士走在前面;下楼梯时,尊者或女士应走在一人之后。

上下注意安全

雨天地面潮湿,台阶容易湿滑,上下台阶时不可推搡前面的行人或硬行抢道。

小故事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他生活无忧,但总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自卑,总觉得衣服是别人的好,饭菜是别人的香,站相坐相也是别人的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却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

有一天,他在路上偶然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很优美,喜出望外,立刻前往邯郸学习当地人的步态。

少年到了邯郸,见那里的人走路的步法确实与寿陵的人不一样,比寿陵人要优美得多,因此觉得不虚此行。在那里,他感到处处新鲜,当看儿童走路轻快活泼时,他想学;看见成人走路稳健大方时,他也想学;看到妇女走路婀娜多姿时,他还想学。

于是他跟在各种人后面模仿着走,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学得不像。他就这样不停地边学边改,时间一长,邯郸人的步法没学好,还把自己原来在寿陵的步法也忘记了。为了回到家乡,他不得不爬回寿陵去。

这个故事虽带有夸张的成分,但它告诫人们,没有主见地一味模仿,不仅不能有所收获,还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麻烦。

学习礼仪也是如此,不可因为墨守成规而不知变通,成了掉书袋的书呆子,应该根据环境和场合的不同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以达到礼仪待人的目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为了礼仪规矩而失了体面。 Nkfaj5ul/hDBbA1FNsCnEZWawa6ag2BAp6Ris754hjVMcMt3D5/hlBjWj4BOuG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